-
從“急下之”談“急汗之”
《普濟本事方》卷第八大柴胡湯方後講到:“仲景稱急下之者……謂才覺汗多,未至津液乾燥,便速下之,則為徑捷,免致用蜜兌也。若胸中識得了了,方可無疑。若未能了了誤用之,反不若蜜兌為穩也。”朱步先對此發微曰:“急下之證,未可遲疑,趁其津液未涸,元
-
真氣運行吐納法
真氣運行吐納法是以六字訣鍛煉為主的防病治病方法,該方法功效顯著。六字訣含義六字指的是:噓(xū)、呵(hē)、呼(hū)、呬(xì)、吹(chuī)、嘻(xǐ)。六字訣是一種祛病延年的吐納呼吸法,起源于晉唐,流傳至今。古代養生家在長期的實
-
怎麼看產婦要喝發汗湯
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產婦滿月要喝碗發汗湯以防月子病。但現在的發汗方式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已經不單是喝碗發汗湯那麼簡單。那麼應該怎樣看待產婦喝發汗湯的問題呢?中醫對產婦的調理有著久遠而深刻的認識,清代《履霜集》載“婦產後氣血內虛,外為風寒
-
手法治落枕
落枕又稱失枕、失頸、項強,是臨床比較常見的疾病,它的主要表現為頸項部疼痛,頭向一側歪斜,頸項活動困難,疼痛嚴重者可連及肩背和上肢,觸診時可在局部觸及筋結或筋塊,按之有壓痛,或者頸椎棘突向一側偏歪。落枕致病原因多樣,或因勞動時側頸過久;或因
-
從風火痰瘀毒治痤瘡
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臨床以顏面及胸背部發生丘疹,可擠出淡黃色的脂栓,伴皮膚油膩為特點,屬於中醫“肺風”、“粉刺”範疇。《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記載:“此症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於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
-
朱砂有毒須慎服
朱砂又名丹砂、辰砂,為天然的辰砂礦石。開採後利用浮選法淘洗,沉底的為丹砂,片狀稱為“鏡面砂”,塊狀者稱為“豆瓣砂”,碎未者稱為“朱寶砂”。其性涼,味甘,有毒,入心經,具有安神、定驚、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療驚癇、癲狂、心悸、失眠等症。外用可
2017-03-12 10 -
社區中醫應推行用經方
最近,經常遇到一些病人拿著在社區衛生機構開出的中醫處方來撿藥,大多數的中藥味數都在25味左右。毫無疑問是“標準的大包圍處方”,有的處方完全違背中醫的“組方原則”,寒熱不分、補瀉不稱、攻補過度、用量超大、甚有毒味。由此,筆者想到經方,真心呼
2017-03-12 16 -
中醫診治疾病的基本原理(下)
(三)中醫分析判斷疾病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中醫根據診察瞭解收集到的患者的症狀資料,通過邏輯思維分析,即可分辨“藏於內,現於外”的“藏象”所反映的人體的內部變化,作出“病”、“證”的診斷結論。1、由“感性的具體”到“理性的具體”通過“司外揣內”
-
小柴胡湯中的人參
關於人參,在《神農本草經》中列於“上品”第一位,具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之功,有“久服輕身延年”之效。後世多將人參用作補氣養身之品,固脫救急之用。但如此一味常用藥,對其“氣”的認識竟不能明確,可謂從古爭
2017-03-12 16 -
發展中醫先淡化玄學
玄學一直伴隨著中醫而存在,從最初的醫巫不分到後來的道家煉丹長壽和氣功大發展,以及在現代語言環境下的陰陽五行理論和經絡學說,都被打上了玄學的印痕。也正因為此,中醫屬性一直置身於科學與偽科學的辯論中,究竟中醫是不是科學?是不是偽科學?目前沒有
-
治療銀屑病 中醫有優勢
銀屑病是皮膚科的常見病,易診難治,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精神影響甚大,因而深入研究治療本病的有效措施是世界矚目的重大課題。而中醫藥治療銀屑病有很大的優勢。目前認為,銀屑病發病機制較複雜,其發病是在多基因遺傳背景下,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主要
-
補血調血四物湯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通知,將板藍根分散片等29種中成藥由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其中就有由四物湯研製開發的四物顆粒。四物湯是中醫補血、養血、調血的經典藥方,來源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藥組成,具有補血
-
中醫提醒 六個部位出汗要警惕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夜晚一睡著
-
益心活血透邪治風濕性心臟病
對於風濕性心臟病,當代中醫多按其臨床表現,歸屬於“心悸”、“水腫”等範疇。根據風濕性心臟病的病理特徵和臨床表現,認為本病屬中醫“心痹”,是邪氣內伏所致。本病在發病之初,主要是關節發生病理變化,表現為關節紅腫、疼痛、活動受限,是風濕熱邪毒乘
2017-03-12 12 -
小柴胡東加減治療咳嗽
通常認為,小柴胡湯治療寒熱往來而咳嗽者。近代醫家唐容川著《血證論》,稱和法為“血證之第一良法”,在血證的治療中廣用小柴胡湯。《血證論·咳嗽》:“《內經》雲:五臟六腑皆有咳嗽,而無不聚於胃關於肺,上條分肺胃治已詳。茲有一方,可以統治肺胃者,
2017-03-12 27 -
從痰瘀論治老年性癡呆
老年性癡呆是老年人腦功能失調,以智力衰退和行為及人格變化為特徵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病變。病機為痰阻、血瘀,或肝腎虧虛。患者素不養慎,失於調攝,或形體氣衰,脾失健運,痰濁內生,鬱久化熱,痰熱內結,阻滯氣機,痰瘀互滯,痹阻腦絡。故痰瘀同治貫穿其治
-
小兒腹瀉的辨證護理
小兒腹瀉是夏秋季常見疾病,多因餵食不當,內傷乳食,損傷脾胃,致脾胃對水穀之腐熟運化功能失調,水穀不分,下迫大腸,則成泄瀉。小兒腹瀉臨床除有效治療外,精心護理非常重要。以下是幾種泄瀉的辨證護理方法。傷食泄瀉主症:微熱或無熱,噁心、不思食、嘔
-
因時制宜慎用藥
人所處的外部環境如變化明顯,人體則易受其波動影響,並發生相應改變,即“因時制宜”,以“四時為宜,補瀉勿失,與天地如一”為宗旨,突出了“用寒遠寒、用熱遠熱”的治病思想。人體體質有偏寒、偏熱的不同,疾病病性也有寒、熱偏重等週期性特性。“用寒遠
-
防治汗斑有諸方
汗斑即中醫的紫白癜風,相當於西醫的花斑癬。花斑癬是由正圓形糠秕孢子菌(俗稱花斑癬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淺表性真菌病。這種菌為正常人皮膚上常見的腐物寄生菌,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致病,只有在某些特殊體質或條件下才會發病,如易發於多汗、多油脂的青壯年男
2017-03-12 17 -
論診絡脈
絡脈為人體經絡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除具有經絡所共有的通行氣血,溝通表裡等作用之外,還具有滲濡灌注、溝通表裡經脈、貫通營衛、津血互滲等作用。《靈樞·經脈》雲:“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絡脈從經脈分
2017-03-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