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寒論》之“寒”可否作“邪”解
《傷寒論》之“傷寒”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為“傷寒有五”(見於《難經·五十八難》),實則即為“傷邪”之意。“寒”是否有“邪” 之意?也就是說,如果傷寒含義為傷邪,溫病為某個時代外感病的總稱,則兩者可擺脫名相之爭,實現統一了。 “寒”在《傷
-
自擬方治痤瘡
藥物組成及服法(中藥配方顆粒,所列劑量相當於飲片劑量):丹參、薏苡仁、金銀花各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甘草6克,枳殼12克。上藥日1劑,將顆粒劑倒入杯中,加少量開水化開,分早晚飯後再加開水沖服。連服2~4周。 功能及主治:具清熱解毒,祛
2017-03-11 15 -
張學文釋溫病毒瘀
溫(瘟)病是中醫臨床常見的急症,對於溫病的認識,自古就認為與毒邪相關,治療多用清熱解毒之品。二版教材《溫病學講義》承傳統,提出了“風熱病毒”、“暑熱病毒”“、濕熱病毒”、“燥熱病毒”,但自三版教材起將“病毒”易為“溫熱病邪”。國醫大師張學
-
自製苦參膏治肛裂
中醫認為,肛裂多由燥火、濕熱蘊結肛門和血虛腸燥所致。主要症狀為大便疼痛,便後尚有持續疼痛,達數小時之久,並有少量出血。筆者臨床驗證,採用自製苦參膏治療肛裂有良效。 取苦參100克,研成極細粉末(可在藥店加工),加入凡士林500克制成20%
2017-03-11 12 -
識別牛黃真偽
牛黃又名犀黃,是牛膽囊、膽管、肝管中生成的結石,取自膽囊的稱為“膽黃”,取自膽、肝管的稱為“管黃”,是一味豁痰鎮驚的名貴中藥材。由於天然牛黃價格昂貴,且不易獲得,因此,一些不法藥販或以白泥和膽汁煉合,或以郁金、蒲黃等與膠液調和,凝結造假,
2017-03-11 10 -
連翹治病驗方
帶狀皰疹:連翹、 雄黃、枯礬各適量。將上藥共研細粉,用老陳醋調成糊狀,塗患處,每日兩次。 乳腺炎:連翹15克,蒲公英30克,王不留行9克,野菊花15克。水煎服,連用7天。 腸癰:連翹15克,黃芩、梔子各12克,金銀花18克。水煎服。每日一
-
升降散治療外感溫病
升降散為表裡雙解之方,如在外感溫病過程中出現表裡熱盛證候時可以取用。即使裡熱不盛,通過適當加減,加用涼散表熱之品,也可隨宜取用。 在治療以發熱為主症的上呼吸道感染時,除外傷寒、食積等證候,如果是常見的外感溫病,多採用升降散合銀翹散,或升降
2017-03-11 12 -
治肺燥咳嗽方
方藥:松子仁50克,胡桃仁100克。 用法:共研末,和熟蜜25克收之成膏。每次服10克,開水沖服。每日服3次,10次為1個療程。 說明:此方出自《玄感傳屍方》一書,名曰鳳髓丹,治肺燥咳嗽。松子仁含脂肪油74%,有養液、息風、潤肺、滑腸之功
-
經方治驗三則
經方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經方以其“藥少而精、出神入化、起死回生、效如桴鼓”而著稱,筆者有幸跟隨經方大家馮世綸教授學習,在恩師的指導下,臨床常運用經方治療常見疾病及慢性病,療效滿意。 桂枝湯 治療上呼吸道感染 桂枝湯為《傷寒論》開
2017-03-11 16 -
腎關開闔失度是蛋白尿的基本病機
現代醫學認為,蛋白尿的產生多由腎臟自病或他病及腎,腎小球濾過功能、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損,腎小球的電荷屏障與機械屏障失常而致。而中醫學則認為,蛋白尿的產生主要與腎關開闔有關,不論因實因虛、因寒因熱,凡損傷於腎,腎的氣化、固攝功能失常,導致腎
2017-03-11 28 -
愈梗通瘀湯治胸痹合併失眠案
愈梗通瘀湯由陳可冀院士研製。方藥看似平淡,而精義深在,由生曬人參、生黃芪、丹參、赤芍、延胡索、川芎、藿香、佩蘭、陳皮、半夏、酒大黃組成,功在益氣行氣化痰濕、通瘀絡而止痛,常用於冠心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若對證的話,治療失眠療效頗佳。 愈梗通
2017-03-11 13 -
溫補心腎愈胸痹
年逾70的男性;夜間發作性胸部憋悶伴頭昏;持續時間短暫,幾分鐘可自行緩解;入冬以來畏寒,膝蓋以下冰冷。發作性胸部憋悶,為時短暫,可自行緩解,不伴汗出,此乃典型的心絞痛發作。心絞痛屬中醫“胸痹”範疇,引起胸痹的常見原因一為心脈痹阻,一為心氣
2017-03-11 14 -
升降散治內傷病
升降散本為治療溫疫而設,治療伏氣溫病、外感溫病以及內傷病,俱屬方劑的擴展應用。當代醫家趙紹琴教授使用升降散不僅治療溫病,同時廣用於內傷雜病,可謂善用升降散者。 趙紹琴教授在《溫病淺談》中指出:“火鬱當發。發,謂令其疏散也。重在調其氣機,可
-
溫陽散寒通絡治療雷諾氏症
雷諾氏症,亦稱肢端動脈痙攣症,是由寒冷激發的一種陣發性的肢體末端小動脈的痙攣性收縮。發病時皮膚即現蒼白、發涼、紫紺和疼痛症狀,得熱則舒適。認為此乃機體陽氣虛弱,不能溫煦肢體末端,血液循行不暢,導致上述症狀出現。據其發病機理,在臨床中用自擬
-
治病為何必求於“本”
《黃帝內經》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堪稱中醫思維的高度概括,那就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的“治病必求於本”。但是具體而言,“本”謂何也? 本,此指陰陽。因為陰陽是“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而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變化的
2017-03-11 26 -
重用連翹治青春期痤瘡
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乾燥果實,又名青翹、落翹。味苦,性涼。入肝、膽、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功效,臨床上多用治丹毒、斑疹、癰瘍腫毒、風熱感冒等疾病。筆者重用連翹治療青春期痤瘡療效顯著。 痤瘡是一種青春期常見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2017-03-11 24 -
蒼耳子散屬“以散為瀉者”
記得上《中藥學》課時,老師讓大家記住治療鼻淵的四大要藥:蒼耳子、辛夷、白芷、細辛。上臨床課時,學到了治療鼻淵的一張名方:蒼耳子散。當時對蒼耳子散的組成是這樣記憶的:治療鼻淵的四大要藥,去掉最熱的一味,即細辛,加辛涼解表藥中表散力最強的一味
2017-03-11 10 -
妊娠嘔吐不止 乾薑人參半夏丸主之
妊娠嘔吐屬熱者固有,而屬寒者也不少見。筆者認為,辨證當以口之渴與不渴,舌質之紅赤與否,嘔吐物之黏稠稀薄為辨。本例患者,嘔吐清水痰涎,口不渴,苔白滑,故以乾薑人參半夏丸治之。妊娠虛寒,實則胃中素有寒飲,胃有寒飲,則脾虛運化無權。脾虛不能為胃
-
治白帶異常方
方藥:鮮馬齒莧汁250毫升,雞子清2枚。 用法:微溫頓飲之,一日服2次。 說明:本方出白《集驗良方》。馬齒莧嫩苗,餘鄉里人以之為菜蔬,炊熟蘸蒜醬食用,其味甚美,且有預防痢疾、腸炎之功效,因其能清濕熱,其汁有興奮子宮的作用,治療因濕熱所致之
-
小柴胡湯解析與臨證
小柴胡湯是《傷寒雜病論》中治療少陽病的經典名方。在《傷寒論》中,小柴胡湯證的條文有17條,在《金匱要略》中,小柴胡湯證的條文有3條。柴胡湯的方藥及藥量配比為“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炙甘草、生薑各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