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類中藥不宜白開水送服
有些清熱藥性味苦寒,若用水來服用,很可能傷害脾胃;有些滋補類的藥適合用淡鹽水來服。 清熱藥宜用米湯服米湯湯味香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性味甘平,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用米
-
運用升麻皂刺之體會
《本草匯言》曰:“升麻……此升解之藥,故風可散,寒可驅,熱可清,瘡疹可透,下陷可舉,內伏可托,諸毒可拔。為瘡家聖藥。”在領會這段文字時,對“寒可驅,熱可清”句應加以分析,主要是指麻疹、癰疽初期階段有發熱、惡寒(或憎寒)的症狀而言,其本質仍
2017-03-11 18 -
夏季感冒用香薷
夏季感冒大多因受暑受濕、貪涼喜冷太過所致,中醫稱之為“暑濕感冒”。需要通過散寒清暑、解表化濕法治療,香薷正是對症良藥。香薷又稱香戎、蜜蜂草,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的帶花全草。其味辛,性微溫,具有發汗解暑、行水散濕、溫胃調中之功效,適用於夏季
2017-03-11 10 -
針刺走罐治療痹證
痹證的發生主要是由於素體虛弱,正氣不足,腠理不密,衛外不固的內因基礎上又外感風、寒、濕、熱等邪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誘發的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為臨床表現,且有漸進性及反復發作的特點的常見疾病。
-
荔枝核治病驗方
治氣滯胃痛: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枳實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2周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要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治疝
2017-03-11 10 -
活血養血減輕肩周炎症狀
肩周炎症狀的常見症狀是肩部疼痛、不適,有束縛感。尤其是夜間疼痛加重,個別患者痛得夜間不能入眠,嚴重時連日常生活中的端碗吃飯、穿衣伸袖都感到困難。中醫認為,肩周炎是與年老體衰,骨骼變弱、氣血不足以及感受風寒濕氣等,導致局部經脈不通、氣血凝滯
-
夏季積極預防5種皮膚病
夏季陽光強烈,氣候炎熱,不但易誘發許多皮膚病,而且還易使原有的皮膚病加重,是皮膚病高發季節,所以夏季尤其應積極預防皮膚病,其中常見的有以下五大類:光感類皮膚病:這是人體對陽光發生強烈反應所致,多見於皮膚白皙的人,對光敏感的機體,或攝入敏感
-
枳實與厚朴異同辨
《本經疏證》一書中對枳實與厚朴的異同作了清楚的鑒別,為研究《傷寒雜病論》和臨床用藥提供了借鑒。枳實向下 厚朴向表《傷寒雜病論》中用枳實之方十七,用厚朴之方十四,枳、樸聯用者八方,八方之中與大黃同用者六,不與大黃同用者僅二方,即枳實薤白桂枝
-
你會上耳藥嗎
耳道給藥是腔道給藥的一種,其劑型有滴耳劑、洗耳劑、耳用散劑、耳栓、耳用滴丸等,不同劑型用藥方式是有區別的。上耳藥時,應將患者頭倒向一側,病耳在上,向後上方(兒童應向後下方)牽拉耳郭,使耳道拉直,以便於上藥。上藥前,最好先用消毒棉簽輕輕擦淨
-
生脈散加味可治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悶、胸痛、頭暈眼花、氣短、動則汗出、口乾咽燥等症,符合中醫的氣陰兩虛證候。唐代孫思邈《千金方》一書中生脈散一方,由人參、麥冬、五味子組成,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固表止汗之功,是治療氣陰兩虛的良劑。多年來,筆
2017-03-11 32 -
夏令咳嗽治驗
夏日炎炎,天之熱氣下逼,地之濕氣上騰,此時人之腠理疏鬆,時令咳嗽增多,其大致仍為風邪所傷,但多夾雜暑濕之氣。如暑風襲肺,壯熱無汗咳嗽,可用新加香薷飲,合前胡、桔梗、杏仁、桑葉。也可以豆豉易扁豆花,取其解表宣化之力,得汗熱退。殘餘之熱留戀,
2017-03-11 10 -
急汗熱服 緩汗溫服
王好古在《此事難知卷上·太陽六傳》中講到九味羌活湯的服法時說:“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緩汗溫服,而不用湯投之也。”這充分體現了易水學派臨證風格的細膩,不僅強調方藥的應用,對於與方藥相適應的將息之法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同樣是風寒濕證,有平素
2017-03-11 19 -
自擬方治帶狀皰疹
在臨床實踐中,用自擬方治療帶狀皰疹,療效滿意。方藥組成:龍膽草、珍珠母(先煎)、金銀花、柴胡、丹參、板藍根各20克,梔子、黃芩、郁金、丹皮、紫草各15克,降香、生甘草各10克,大黃6克(後下)。若發于顏面加牛蒡子、野菊花各12克;發於腹部
-
鼻淵中醫辨治分五型
鼻淵是以鼻流濁涕、鼻塞、嗅覺減退,頭痛為特徵的病證。又稱腦漏。相當於西醫的急、慢性鼻竇炎,是鼻竇黏膜的非特異性炎症,為一種鼻科常見病、多發病。X線片及鼻竇部穿刺,是現代醫學診斷此病的關鍵技術。中醫通過辨證,多分以下五種證型治療。風熱襲肺:
-
應重視中醫流派傳承
余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餘年,幼承庭訓,家傳世醫,畢生以救死扶傷為己任,中醫事業的發揚光大是我畢生的追求。然縱觀中醫現狀,有經驗的老中醫日漸減少,大量的寶貴財富正在流失,中醫的傳承與發揚迫在眉睫。中醫學源遠流長,經歷了幾千年的傳承與歷代中醫
-
小柴胡湯療月經病
醫者熟知逍遙散、四物湯為調經要方,小柴胡湯治療月經病有必要特意拈出。王好古在《醫壘元戎》中指出:“易老雲:仲景治婦人經不調,盡在小柴胡調治條下,以此推之。”“小柴胡湯與四物湯各半一名調經湯”。王好古在《此事難知》中指出:“大凡治雜病,先調
2017-03-11 72 -
痰迷心竅證三證型鑒別
定義痰迷心竅證:多由痰濁內盛,蒙蔽心竅所引起的精神、意識障礙,甚則昏迷等症,無明顯熱象與虛象,稱為痰迷心竅證。癲證:屬精神異常的疾患,多因痰鬱氣結,阻蔽心神,心不自主所出現的意識癡呆,喜靜自語,精神抑鬱等症狀。癇證:是發作性神志異常疾病。
2017-03-11 33 -
雷雨前天氣易誘發哪些病
高溫、悶熱、潮濕的天氣還有利於細菌、病毒的生長和繁殖,人們易患感冒,其特點是起病急、發熱重、頭痛、鼻塞、流涕、咽喉腫痛、渾身酸痛乏力等,重者還會出現咳嗽、胸痛等症狀。空氣濕度大,風濕病人也不好過,中醫說“濕性黏著,濕邪困著,纏綿難愈”,這
-
重感冒可能增加帕金森氏症患病風險
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重感冒病人患上帕金森氏症的風險是健康人的兩倍。研究報告已發表在《運動障礙》雜誌的網路版上。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比了403名帕金森氏症患者及405名健康人的相關資料後發現,重感冒病人患上帕金森氏症的風
2017-03-11 36 -
中醫藥文化環境謹防同質化
中醫藥文化環境謹防同質化?最近幾年,各地的中醫醫院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加強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下,紛紛開拓思路,創新形式,把中醫醫院打造成傳播弘揚中醫藥文化的主陣地。特別是在中醫藥文化環境建設上,更是風格各異,精彩紛呈。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