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高燒怎麼辦
發燒是很常見的問題,發燒對人體健康損害很大,而且發燒後,如果不及時的治療,會使得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人體在出現發燒後,藥物是治療最佳選擇,不過對人群不同,藥物的選擇也是不一樣的,成人和寶寶在發燒的時候,治療方法也是有著一些區別,那發高燒怎
2014-06-09 15 -
肝膽管結石症狀
疾病的種類比較多,不同的疾病在症狀和病因上不同,所以在對疾病治療的時候,需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這樣對穩定患者疾病,才會有很好的幫助,那肝膽管結石症狀是什麼呢,對此也是很多人不太瞭解的。這類疾病對人體傷害很大,而且不及時治療,也是會誘發
-
中藥敷臍治嬰幼兒腹瀉
每年夏季是嬰幼兒腹瀉發生的高峰期。嬰幼兒腹瀉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輪狀病毒感染及其他細菌感染,促使腸蠕動增強,大便次數增加,腹部不適等。中醫學認為,腹瀉多由飲食不節,食滯胃腸或感受暑濕,致使濕熱阻於中焦,脾胃功能失調
2017-03-11 10 -
五月石榴花 入藥效用佳
每年五月,石榴花開,不僅鮮紅似火,可供觀賞,而且還能入藥。石榴花性溫,味酸,具有清熱解毒、澀腸止血的功效,臨床可治療多種疾病。鼻衄 可用鮮石榴花揉成小團,壓迫填塞;也可以用石榴花曬乾,研末吹鼻;還可以用石榴花9克,黃蜀葵花6克,每次3克,
-
補養脾胃要因人而異
胃病是三分治療七分養,慢性胃腸疾病尤如是。天氣涼,喝點生薑紅糖茶;人較瘦,胃張力低,胃排空差,屬脾虛,要健脾,煮點八寶粥喝,把黃芪、砂仁、神曲與烏雞煮湯飲用,西醫叫“優質蛋白易消化”。中醫理論,聽起來古奧,其實很多都與現代醫學相通。如董建
-
槐花涼血止血益心肺
每年五月,槐花飄香,不但皎皎如濯,清新可人,還是當季美味,更是一味良藥。槐樹是豆科落葉喬木,花、葉、實都可食用,也都能入藥。從古至今,槐花都是常用的止血良藥。宋代方勺在《迫宅篇》中記載了一則槐花止血的醫話:有一位書生,舌頭突然出血不止,許
2017-03-11 14 -
吸煙者不妨試試羅漢果
因為長期吸煙和熬夜加班,年僅三十的我身體健康頻頻出現報警信號,咳嗽次數增多,痰黃黏,大便幹結,腹部不知不覺堆滿贅肉。於是戒煙成了頭等大事,先是"零食戒煙",每當有吸煙的衝動時,就嗑瓜子,吃口香糖,結果煙沒少吸,體重反而直趨而上。後來看電視
2017-03-11 11 -
防尿路感染之茶水便方
尿路感染多表現為尿急,尿頻,尿痛等症狀,飲水過少是其致病因素之一。每天補充水分1500~2000ml,可預防或治療尿路感染。幾個茶水便方可聯合使用或變通使用:蜂蜜水:蜂蜜可潤滑腸道、減少大便秘結,從而減少便秘對下尿路和前列腺的刺激。蜂蜜中
-
長期服激素要加“佐料”
激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是常用藥物,具有強大的抗炎、抗過敏、免疫抑制等作用,而且價格低廉,使用方便,既可以靜脈注射、口服,也可以點眼、吸入。但是,激素是一把“雙刃劍”,長期大劑量應用可能帶來多種不良反應。臨床發現,與維生素合用,可減輕和
-
面癱辨治及用藥
面癱,即西醫之周圍型面神經麻痹。西醫學認為,本病多是由於感染病毒所致,治療上故多採用抗病毒、營養神經及激素治療;中醫治療面癱有針灸、按摩、內服中藥、局部外敷等治療手段,優勢明顯且療效卓著。本文就中藥治療該病做以下探討: 面癱初期 分
2017-03-11 11 -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驗
中醫認為類風濕屬於“痹證”的範疇,人體正氣不足時,風寒濕等外邪侵襲,導致經脈閉阻、氣血運行不暢,關節疼痛。近年來,隨著西醫病因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多數學者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據此,馬志堅常採用的方藥如下: 主 方
2017-03-11 59 -
桂圓養血安神補脾胃
桂圓又名龍眼,其形狀大如彈丸,肉薄于荔枝,白而有漿,味甜如蜜。梁代著名醫家陶弘景在他的著作《名醫別錄》中指出:桂圓久服“輕身不老”。明代醫家李時珍說“龍眼大補”,“食品以荔枝為貴,而滋益則龍眼為良。蓋荔枝性熱,而龍眼性和平也。”若與大棗
-
小青龍湯去麻辛法
歷代醫家中,不乏善用經方者。若論活用經方,真正做到“圓機活法”者,清代醫家葉天士當為其中之一。當代醫家程門雪曾有一句中肯的評語:“天士為善用經方之法者,歷來諸家之用經方,當以此翁為最善於化裁。”在葉天士醫案中,常有“小青龍湯去細辛”、“小
2017-03-11 14 -
治肺癰蘆根不可代葦莖
同源一植物蘆根,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蘆葦的地下莖,其地上部位之嫩莖即葦莖。鮮蘆根呈長圓柱形,或扁圓柱形,其節間長短不一,直徑約1~2cm不等,表面黃白色,有光澤,先端尖形似竹筍,綠色或黃綠色。全體有節,節呈環狀,有茅根和殘根。其質輕而韌
2017-03-11 18 -
論《內經》臟腑與時辰配屬
古代的計時,主要是根據太陽之升落、天色的明晦,而將一日分為不同的時段。“時”,指時段,有的是指瞬間現象,有的則較長,且一年四季晝夜的長短不一,故時域不等。“辰”,指十二辰,將一日分為十二等分,各辰時域相等,四季晝夜無別。《內經》認為時辰與
2017-03-11 14 -
手法治療胸椎後關節紊亂症
胸椎後關節紊亂症是指胸椎小關節、肋橫關節、肋椎關節由於扭挫或姿勢不良而導致骨關節關係失衡,以背痛為主要臨床症狀的一類疾病,屬於中醫骨傷科“傷筋”的範疇。患者多有脊柱前屈過久後突然背伸或搬提、舉重、扛抬、拋物過猛、扭轉身軀不協調以及長期從事
2017-03-11 19 -
中醫辨治血管性頭痛
肝鬱氣滯:頭痛或左或右,每遇情志變動即發,易怒脅痛,噁心嘔吐,兩目澀痛,眩暈善忘,舌紅苔白,脈弦。治宜疏肝解鬱,通絡止痛,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郁金、川楝子、決明子、青皮、合歡花、川芎、赤芍、丹參、桃仁、梔子、牡丹皮、白芷。濕熱蘊結:頭
-
蒲蓮益胃飲
組成 黨參5g,法半夏10g,生薑3片,蒲公英10g,甘草6g,黃連3g,紅棗2枚。功能 益氣健脾,降逆和胃,調理氣機。主治 脾胃虛弱,升降失常,寒熱互結于中焦的小兒胃脘痛。用法 每日1劑,飯前服用。方解 方中法半夏、生薑性溫味辛,辛可立
-
溫酒為“百藥之長”
《素問·風論》言“風者百病之長”,王冰注此曰:“長,先也。先百病而有也。”臨證可見寒熱燥濕諸邪每依附於風而侵襲人體,故風為外邪致病的先導。《漢書·食貨志》稱酒為“百藥之長”,可否理解為酒為諸藥發揮作用的先導呢?《冷廬醫話》記載:“同邑鄭拙
-
胃泛酸的防治
泛酸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像飲食過飽,或者甜食、辣食、酸食吃多了,都會出現泛酸的情況。一般只要持續時間不超過5分鐘,屬於基本正常。如果持續時間超過5分鐘,或者幾十分鐘、幾個小時,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對於患有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食管反
2017-03-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