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後誤補案一則
陳某,女,32歲,2012年6月初診。患者產後一月余,食欲不振,頭暈噁心,四肢倦怠乏力,脘腹不適,經服藥治療未果。時有親戚送來紅參,其自認為產後體虛,服而補之,以求康復,以紅參30克分兩次燉服。服後出現心煩、易怒、失眠多夢、大便幹結、脅
-
強脊炎的中醫治療
強脊炎屬於風濕病範疇,是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中的一種。研究表明,該病原因尚不很明確,以脊柱為主要病變的慢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彎腰、行走活動受限,並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肌肉、骨骼的病變,也有自身免疫功能
-
利小便通陽治濕熱腎著
醫案舉例 熊某某,男,55歲,2014年4月1日首診,訴反復口腔潰瘍半年,伴見舌體麻木,灼痛,2月來出現腰部發冷,如坐水中,大便稀溏而不暢,小便尚可,舌紅胖,苔黃膩水滑,脈濡細。患者形體肥胖,顏面油膩光亮,平素長期大量吸煙,嗜酒。 曾定
2017-03-10 11 -
柳葉小驗方
柳葉性寒,味苦,無毒,具有清熱解毒、解毒透疹、利尿通淋的功效,用於治療痧疹透發不暢、白濁、疔瘡癤腫、乳腺炎、甲狀腺腫、丹毒、燙傷、牙痛等症。《日華子本草》載柳葉“治天行熱病,疔瘡,傳屍骨蒸勞,湯火瘡毒入腹熱悶;並下水氣;煎膏續筋骨,長肉
2017-03-10 10 -
灼口綜合征驗方
灼口綜合征是指發生在口腔黏膜、以燒灼樣疼痛感覺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該病以舌部為主要發病部位,又稱為舌痛症、舌感覺異常、口腔黏膜感覺異常等,常不伴有明顯的臨床損害體征,也無特徵性的組織學改變。該病臨床並不少見,在更年期或絕經期婦女中發病率高
2017-03-10 12 -
鎮肝熄風湯治高血壓
鎮肝熄風湯出自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第七卷·治內外中風方》,其組成為:懷牛膝一兩,生赭石一兩,生龍骨五錢,生牡蠣五錢,生龜板五錢,生杭芍五錢,玄參五錢,天冬五錢,川楝子二錢,生麥芽二錢,茵陳二錢,甘草錢半。本方為治肝陽上亢,氣血上逆之
2017-03-10 17 -
少陽病柴胡類證新解
根據少陽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點,少陽病大致可分為氣郁證、水郁證和氣水同鬱證。由於氣鬱的程度和時間的不同,氣鬱證還可分為氣鬱證、氣滯證和氣結證。 少陽氣鬱證 少陽氣鬱輕者如小柴胡湯證,其成因是人體氣血虛弱,正氣不能衛外,外邪乘虛侵入,與正
-
熊膽粉功效與運用
熊膽粉功效 熊膽粉,味苦性寒,歸肝膽心胃經。《藥性論》雲:“主小兒五疳,殺蟲,治惡瘡。”《新修本草》雲:“療時氣熱盛變為黃疸,暑月久利,疳匿心痛。”《日華子諸家本草》雲:“治疳瘡,耳鼻瘡,及諸疳疾。”《醫學入門》雲:“點眼去翳開盲,塗惡
2017-03-10 42 -
運氣證治方紫菀湯
運氣證治方“紫菀湯”載于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由紫菀、杏仁、人參、黃芪、桑白皮、地骨皮仁、白芍、甘草、生薑、大棗組成。 王旭高認為,本方可用治“遇六乙年,從革之紀,歲金不及,炎火盛行,民病咳逆上氣,身熱咳衄,汗出,肩背臂痛。為水所
-
升麻鱉甲湯治銀屑病
劉某,女,14歲,2011年8月4日初診:銀屑病急性期,皮損區可見皮膚潮紅,頭皮尤甚,舌紅,苔薄白,脈數。 處方:升麻25克,鱉甲10克,當歸15克,川椒6克(另包),雄黃6克,炙甘草10克。7劑水煎服。 二診(2011年9月9日):皮
2017-03-10 20 -
方證相應治崩漏
近年來,馮世綸先生侍診抄方,獲益匪淺。 馮先生常跟學生們強調,經方起源於神農時期,從單方方證到複方方證逐漸發展而來,與《黃帝內經》是兩個不同的醫學理論體系。要讀懂《傷寒論》,首先要明瞭六經實質。《傷寒論》所指六經與《黃帝內經》所指六經是
2017-03-10 13 -
單味丹皮解骨刺疼痛
治療經過 杜女,52歲。2008年8月19日就診。患者主訴:右足底疼痛,X線檢查示骨刺。疼痛以夜間為甚,影響睡眠,白晝行走亦足痛甚而難以著地,給生活帶來不便。舌嫩紅,苔中根黃膩,脈細弦。處方:丹皮40克,7劑。水煎服。 二診:足底日夜痛
2017-03-10 13 -
從肝脾論治慢性疲勞綜合征
陳某,男,42歲。疲勞乏力年餘。患者平時工作繁忙,性格內向,一年前因與家人爭吵後情志不舒,漸覺疲勞乏力、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發熱多汗、肌肉酸痛、困倦乏神、失眠多夢、食欲不振、寐不解乏。多方求治,查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頭顱CT、
-
調經重行氣血適寒溫
多種病因及病理因素皆可致月經不調,但寒、虛、瘀、鬱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無論何種證型月經不調,陳寶貴常加益母草、當歸二藥,誠以益母草為調經要藥,當歸為補血要藥也。 月經不調病因常分外感與內傷,具體包括氣滯、血瘀、寒襲、臟腑虛損等,病機主要是
-
調理沖任治痛經
婦女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後出現週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昏厥者,稱為“痛經”。痛經多因氣滯血瘀、寒凝胞中、濕熱下注、氣血虛弱、肝腎虛損等原因所致。本案證屬肝鬱腎虛,氣血不足。國醫大師路志正以益氣養血、補腎疏肝、調經止痛治之,使氣血
-
論柴胡桂枝乾薑湯
柴胡桂枝乾薑湯首見於《傷寒論》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在跟隨顧植山教授學習期間,筆者發現老師主要從運氣和三陰三陽開合樞理論來
2017-03-10 22 -
術後腹壁感染性竇道
李某某,女,53歲,2015年1月13日初診:患者因腹壁感染性竇道住院治療,因療效不佳,故來門診就診尋求中藥治療。患者2009年因腎功能衰竭於301醫院行右腎移植,2013年8月27日於301醫院行右腎輸尿管移行性細胞癌切除術。現長期服
-
橘核小驗方
橘核為芸香科植物橘子的種子,性平,味苦,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治療疝氣方中多用,現介紹其驗方。 乳癰初起未潰:取橘核15克(略炒),黃酒煎,去渣溫服,不能飲酒者,用水煎,略加黃酒服用。 腰痛:取橘核、杜仲各60克,炒後研末,每服6克,鹽
-
治療腰重四良方
腰重,指腰部有沉重感,首見於《中藏經·論腎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多由腎虛、水濕、寒濕、濕熱、風濕停滯所致。《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青娥丸,《金匱要略》之甘姜苓術湯,《辨證錄》之輕腰湯,《成方便讀》之四妙丸等均為治療腰重之良方。 青
2017-03-10 19 -
從痿證治療談辨證論治
疾病的發生是由於致病邪氣侵襲人體,人體正氣與之抗爭而引起的機體陰陽失調,臟腑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障礙的生命過程。疾病發生一般都有一定的發病原因和病理演變規律,有較固定的臨床症狀和體征,“疾病”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種疾病全過程的總體屬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