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型腦癱的特點是患者不能持續性姿勢控制, 協調運動障礙, 關節的位置覺喪失, 肌張力下降, 易疲勞, 伴有距離測定障礙, 眼球和肢體震顫, 可能有智力低下等。 根據其小腦損傷部位分為以下幾類:
軀幹共濟失調
軀幹共濟失調主要表現為患者的步態和姿勢平衡障礙, 如站立不穩、起坐不穩、行走不穩、閉目難立征陽性, 睜眼、閉眼不穩, 上肢共濟失調不明顯, 眼球震顫常無。 定位診斷主要在小腦蚓部受損害。
四肢協調性共濟失調
四肢協調性共濟失調主要表現為患者的肢體完成各項動作的平衡障礙,
全小腦共濟失調
全小腦性共濟失調病損部位在原始小腦、新小腦、小腦核團、小腦傳入、傳出纖維, 臨床表現為軀幹、肢體、步態的共濟失調。
其他共濟失調
部分患者有較明顯的周圍神經損害、脊髓後索損害, 表現有深感覺障礙性共濟失調。 其特點是沒有視覺輔助時, 共濟失調症狀更明顯, 行走時常常低頭視腳下路面, 不敢正視前方, 夜間行路更困難, 洗臉時身體易向臉盆方向傾倒, 患者閉目難立征測試在閉眼時更明顯不穩, 常伴有深感覺減低或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