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人養髒湯

真人養髒湯

方歌:真人養髒訶粟殼, 肉蔻當歸桂木香, 術芍參甘為澀劑, 脫肛久痢早煎嘗。

方義:久瀉久痢, 積滯雖去, 但脾腎虛寒、腸失固攝, 以致大便滑脫不禁, 甚至中氣下陷, 脫肛墜下;脾腎虛寒, 氣血不和, 故腹痛喜溫喜按;脾虛氣弱, 運化失司, 則倦怠食少。 病雖以脾腎虛寒為本, 但已至滑脫失禁, 非固澀則瀉痢不能止, 治當澀腸固脫治標為主, 溫補脾腎治本為輔。

方中重用罌粟殼澀腸止瀉, 為君藥。 臣以肉豆蔻溫中澀腸;訶子苦酸溫澀, 功專澀腸止瀉。 君臣相須為用, 體現“急則治標”, “滑者澀之”之法。 然固澀之品僅能治標塞流,

不能治本, 故佐以肉桂溫腎暖脾, 人參、白術補氣健脾, 三藥合用溫補脾腎以治本。 瀉痢日久, 每傷陰血, 甘溫固澀之品, 易壅滯氣機, 故又佐以當歸、白芍養血和血, 木香調氣醒脾, 共成調氣和血, 既治下痢腹痛後重, 又使全方澀補不滯。 甘草益氣和中, 調和諸藥, 且合參、術補中益氣, 合芍藥緩急止痛, 為佐使藥。

真人養髒湯的用法用量

組成:人參、當歸(去蘆)、白術(焙)各18g, 肉豆蔻(面裹, 煨)15g, 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24g, 白芍藥48g, 木香(不見火)42g, 訶子(去核)36g, 罌粟殼(去蒂萼, 蜜炙)108g。

用法:上銼為粗末。 每服6g, 水一盞半, 煎至八分, 去滓, 食前溫服。 忌酒、面、生、冷、魚腥、油膩。

現代用法:共為粗末, 每服6g, 水煎去滓, 飯前溫服;亦作湯劑, 水煎去滓, 飯前溫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加減:脾腎虛寒、手足不溫者, 可加附子以溫腎暖脾;脫肛墜下者, 加升麻、黃芪以益氣升陷。

真人養髒湯的功用主治

功用:澀腸固脫, 溫補脾腎。

主治:久瀉久痢, 脾腎虛寒證。 瀉痢無度, 滑脫不禁, 甚至脫肛墜下, 臍腹疼痛, 喜溫喜按, 倦怠食少, 舌淡苔白, 脈遲細。

運用:本方為治瀉痢日久, 脾腎虛寒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大便滑脫不禁, 腹痛喜溫喜按, 食少神疲, 舌淡苔白, 脈遲細為辨證要點。

真人養髒湯的禁忌

若瀉痢雖久, 但濕熱積滯未去者, 忌用本方。

真人養髒湯的文獻摘要

1.原方主治:《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6:“治大人小兒腸胃虛弱, 冷熱不調, 臟腑受寒, 下痢赤白, 或便膿血, 有如魚腦, 裡急後重, 臍腹絞痛, 日夜無度, 胸膈痞悶, 脅肋脹痛,

全不思食, 及治脫肛墜下, 灑毒便血, 諸藥不效者, 並皆治之。 ”

2.方論選錄:《醫方考》卷2:“下痢日久, 赤白已盡, 虛寒脫肛者, 此方主之。 甘可以補虛, 故用人參、白術、甘草;溫可以養髒, 故用肉桂、豆蔻、木香;酸可以收斂, 故用芍藥;澀可以固脫, 故用粟殼、訶子。 是方也, 但可以治虛寒氣弱之脫肛耳。 若大便燥結, 努力脫肛者, 則屬熱而非寒矣, 此方不中與也, 與之則病益甚。 ”

固經丸 固沖湯 壽胎丸 封髓丹 五子衍宗丸 桑螵蛸散 縮泉丸 水陸二仙丹 鎖陽固精丸 金鎖固精丸 四神丸 桃花湯 赤石脂禹餘糧湯 燥腸丸 九仙散 玉屏風散 牡蠣散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