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人不難發現, 老人們湊在一起特別愛“顯擺”。 孫子考上大學了、兒子當上領導了, 就連女兒給自己買來一件新衣服, 也能說上好幾次。
老人的“顯擺”, 有時卻讓年輕人很為難。 最近, 婷婷的媽媽逢人就說“我閨女當了公務員, 有什麼要幫忙的儘管說”, 只是一個小職員的婷婷, 想制止怕傷媽媽的心, 不制止又怕大家產生誤解。
人到老年, 青春不再、又離開工作崗位, 心理越來越失落。 他們迫切需要找到一種方式填補心理空缺, 達到精神安慰。 把“與眾不同”的地方展現出來, 比如誇孩子有出息等, 自然是一種好方法。
因此, 老人的“顯擺”並無惡意, 還能促進老人之間的交流, 讓他們高興和滿足, 兒女不用過於緊張。 有時, 晚輩們甚至可以刻意“製造”一些機會, 讓老人有可以顯擺的“料”, 幫助他們獲得成就感。 比如帶老人聽個音樂會、外出旅遊一次, 讓他們在朋友面前可以說說自己的見聞;或者請老人給自己幫點忙、做點事情, 然後再趁機誇他們“寶刀未老”、辦事穩妥等;甚至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新鮮事、小笑話告訴老人, 讓他們可以和鄰居分享。 當然, 如果過分吹噓、炫耀, 子女最好適當制止、及時做出解釋, 比如提醒他們“過猶不及, 吹高了小心鬧笑話”等, 心平氣和地說明真實情況, 但態度一定不要過於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