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致癌被世界各國所公認, 吸煙與許多種癌有關, 如肺癌、口腔癌、舌癌、唇癌、鼻咽癌、喉癌、食道癌、胃癌、膀胱癌、腎癌、子宮頸癌等。 新近研究已表明, 吸煙之所以能致癌, 主要有下列3個起作用的因素:
(1) 放射性損傷:煙草在生長過程中, 較其它植物容易從土壤、肥料和空氣中吸收放射性物質, 致使煙草中含有較多的放射性核素。 其中危害較大的是一種叫做釙的放射性物質, 這種物質在人們吸煙時揮發, 並隨著煙霧流入人體, 而在體內積累, 不斷地放出我們肉眼看不見的α射線, 損傷機體組織細胞。 據估計,
(2) 損傷免疫功能:吸煙可損傷人體的免疫功能, 這種損傷與吸煙者感染和腫瘤發生率升高呈正相關。 人體免疫系統之所以能發揮其免疫功能, 是因為該系統中有一種自然殺傷細胞--NK淋巴細胞, 它可直接抑制和殺滅癌細胞。 而吸煙則會導致NK細胞活性降低, 吸煙越多, 其活性就越低。 有關資料表明, 每年累計吸煙150包以上的重度吸煙者, NK細胞活性比不吸煙者的明顯下降。
(3) 破壞細胞基因:煙草中含有許多致癌物質, 如尼古丁、吡啶、氫握酸、氨、煙焦油、一氧化碳、芳香類化合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