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僂病依據骨骼改變體征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與佝僂病體征相同而病因不同的疾病有低血磷抗維生素D佝僂病、遠端腎小管性酸中毒、腎性佝僂病等。
低血磷抗維生素D佝僂病
低血磷抗維生素D佝僂病多為性連鎖遺傳, 亦可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 佝僂病的症狀多發生於1歲以後, 因而2~3歲後仍有活動性佝僂病表現。
此病患者血鈣多正常, 血磷明顯降低, 尿磷增加。
遠端腎小管性酸中毒
遠端腎小管性酸中毒的病因是由於遠曲小管泌氫不足, 從尿中丟失大量鈉、鉀、鈣, 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患者表現為骨骼畸形顯著, 身材矮小, 有代謝性酸中毒, 多尿, 鹼性尿, 除低血鈣、低血磷之外, 血鉀亦低, 血氨增高, 並常有低血鉀症狀。
腎性佝僂病
腎型佝僂病是由於先天或後天原因所致的慢性腎功能障礙, 導致鈣磷代謝紊亂, 血鈣低, 血磷高, 骨骼呈佝僂病改變。
此病症狀多於幼兒後期逐漸明顯, 形成侏儒狀態。
肝性佝僂病
肝性佝僂病的病因是由於肝功能不良而影響維生素D吸收, 而且由於鈣皂形成, 進一步抑制鈣的吸收, 從而出現佝僂病體征。
此病症患者可出現低血鈣性、抽搐和佝僂病的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