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勞損是一種常見病, 也稱功能性腰病, 治療這種慢病要有耐心。 患有該病的人經常出現腰部酸痛或脹痛, 休息時減輕, 勞累後加重;適當活動或體位的改變可減輕疼痛, 一旦活動過度又加重;而且黎明時常被痛醒, 不能再睡。
多數患者的腰部外形、活動與常人無異, 也無腰肌痙攣及壓痛, 有時用拳擊叩腰部會感覺舒適, 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有受限, 並有壓痛點。 壓痛部位多在骶棘肌、髂脊後部或在腰椎橫突部。 此外, 也有 x 光片顯示部分患者有骨質增生、脊柱側彎、後突畸形等。
該病產生的原因有很多,
治療慢性腰肌勞損首先要找到是哪種病因引起的勞損, 然後予以糾正。 如工作姿勢不良、彎腰過久、肥胖、腰肌或腹肌力量不足, 需分別對症下藥。
對有壓痛點的患者, 可用局部封閉療法。 腰為腎之府, 腰肌勞損常歸於腎虛, 給以補腎壯筋骨之劑, 效果甚佳;如合併有風寒濕痹可加用抗風寒祛濕之藥物;如因外傷淤血可用活血化淤之劑。
還有一點很重要, 腰肌勞損是慢病, 不可心急, 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常做腰背肌及腹肌的功能鍛煉, 如常用“飛燕式”等方法加強腰背肌鍛煉, 腹肌弱的還可以加用仰臥起坐等, 均能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