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
不少老人有午睡的習慣, 但如果睡不好, 反而覺得難受。 午餐後要休息15~30分鐘再睡, 飯後不要立即躺下。 午睡時間也不宜過長, 以30~60分鐘為宜。 避免睡在風口上, 胸腹部要蓋點東西, 以免受風寒。 現在有種新的看法, 認為飯前午睡好, 只睡半小時甚至比飯後睡兩小時消除疲勞的作用還大。
瞌睡
打瞌睡乃正常生理現象, 人完全蘇醒狀態只能維持4個小時, 打瞌睡可以為生命充電。
夜睡
夜間萬籟俱寂, 是睡眠的好時機。 躺下不久即入睡, 對健康最有益。 如果患神經症而一時難以入睡, 要通過自我調節或借助安眠藥催眠。
睡眠姿勢多主張右側臥位, 冬日切不可用被子蒙頭睡, 以免吸入過多二氧化碳損害健康。
老年人頸椎病發病率高, 枕頭高低軟硬要適中, 以免加重病情。
冬日早起鍛煉易受涼, 則不宜起床過早。
睡醒
老年人睡覺醒來之後, 發生中風較多, 其原因是老年人機體逐漸衰退, 血管壁硬化, 彈性減弱。 當從睡眠的臥位迅速變為起床後的直立位元, 由靜態到動態, 血液動力學發生突變, 而生理功能不能很好調節, 引致血壓急劇起伏, 容易導致老化的腦血管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 老年人睡覺醒後不宜立即起床, 動作要慢, 要做到“三個半分鐘”, 即清晨或夜間醒來後, 平躺半分鐘, 在床上坐半分鐘, 雙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