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掌握跳繩技巧很重要

跳繩是一種大眾化的健身專案, 雖然簡單易學, 不過要掌握跳繩的技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方面, 主要的還是要多練習, 自己從中總結經驗;下面是一些技巧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跳繩的技巧:

跳繩主要是手腕用力。 這樣能節省體力, 跳得再多也不會累。 有些人跳多了小臂會酸痛, 那是因為小臂也隨著繩子甩動。 再者兩手心不可朝上, 儘量向下或者相對。 手心朝下更能發力。 還有一點相當重要, 就是兩大臂自然下垂, 不可向兩側張開, 兩手在身體前側(向後跳時兩手略往後靠), 不離開身體。

這樣能把手臂的力量全都集中於手腕爆發出去。 初學者無法覺察到此二點的重要性, 因為單搖和雙搖的技術含量不高, 練到難度較高的三搖或四搖時便能體現出來。 手臂張開容易泄力, 手心向上沒法發力。

跳繩要從基本動作開始。 剛練跳繩時要有意識的把動作改回來, 將雙臂往裡收, 但不可太緊張, 身體挺直但不要僵硬, 兩眼直視前方。 養成了習慣才有可能突破高難度的動作。

學會了手的動作剩下的就是腳了。 起跳和落地都用腳尖, 同時腳尖和腳跟需用力協調, 防止扭傷。 切記不能用腳後跟著地, 否則長時間跳躍會損傷大腦、腳踝和脊柱等。

膝蓋微曲, 這樣可以緩和膝蓋和腳踝與地面接觸時的衝撞, 防止受傷,

最重要的是避免跳起後兩腳往前伸, 否則跳高難度的動作後無法連跳, 甚至出現危險。 跳繩時不必跳得過高, 以能讓繩子通過為宜。

當躍起時, 不要極度彎曲身體, 要成為自然彎曲的姿勢。 跳時, 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有人認為跳繩是一項很容易傷害膝蓋的運動, 但根據專家研究報告指出, 跳繩對膝蓋的衝擊力量只有跑步的1/7至1/2。 而且只要你能掌握跳繩的技巧, 微曲膝蓋, 用腳尖和腳掌著地, 就能降低對身體的衝擊。

光會動作並不能很連貫地連跳。 初學者學會雙搖時往往不能掌握節奏, 一口氣跳十多個後便亂了步伐, 其實雙搖是很簡單的動作, 跳完一個雙搖需要有停頓的時間, 之後再快速甩動繩子, 起跳後繩過腳兩次,

間歇停頓, 再起跳……同樣, 想連起三搖以上的動作也需要很強的節奏。

掌握好節奏跳繩就會比較輕鬆, 利用間隙還可以有節奏地呼吸, 跳多了也不會有累的感覺。 協調性的練習其實很簡單, 不拿繩子空跳, 但手要有跳繩的動作, 雙搖就空甩兩圈, 三搖甩三圈。

劇烈的跳繩運動後不要立刻停下來, 應繼續比較慢的速度跳繩或步行一段時間, 讓血液迴圈恢復正常後再停。 之後記住要做一些伸展、緩和的動作, 才算是真正結束運動。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有了正確的方法精湛的技藝再加上合理的設備才能最大程度開發你的潛能。 跳繩所需物其實只有鞋子和繩子, 我們先說說鞋子。

目前市場上尚未有專門的跳繩鞋, 跳繩對鞋有兩點要求:第一鞋子要儘量避免有較粗的橫向花紋或橫溝;第二鞋尖部位不能有突出的橫道或橫向花紋。

這樣可避免因鞋擋繩掛繩造成失誤。 縱向或斜向花紋最好。 綜合起來, 選擇抗震力強的, 無橫紋的輕質運動鞋是比較理想的。

溫馨提示:掌握了跳繩的技巧後, 大家就可以學點花式跳繩來豐富自己每天的鍛煉了, 花式跳繩更具挑戰性, 大家要做好準備哦。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