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佛裡德曼教授經過研究以後,
對老年人的睡眠問題,
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
“老年人不要把覺少、失眠當成負擔,
而應該把睡眠少而淺看成是生理現象。
晚睡、早起,
減少在床上的時間,
完全打消安睡時間長才算養老那種陳腐觀念”。
佛裡德曼教授為了這項研究徵召了一大批有睡眠問題的男女老人,
平均年齡69歲。
他把這些老人分成兩組:甲組老人被要求改變睡眠習慣,
晚睡早起,
減少在床上的時間;乙組保持原習慣,
也不限制他們在床上的時間。
除此以外,
兩組的活動都相同,
同時集中在一起,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 人的睡眠不是越多越好, 老年人夜間有5小時睡眠, 中午再睡1小時左右, 就可以支援到晚上睡得更遲些。 同時說明多數老人的失眠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絕大多數老人的睡眠障礙無需藥物治療, 可以通過改善睡眠習慣和進行心理調適來達到目的。
睡眠專家們建議採取下列方法來改善老人的睡眠。
(1)調節好自己的睡眠時間, 按時睡覺、起床。
(2)每天下午能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 欣賞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3)每天有固定的時間運動, 睡前做2-4小時的輕微體力勞動, 對睡眠有利。
(4)晚飯不飲酒, 睡前數小時內不喝咖啡、濃茶, 可以少吃點零食或喝杯溫牛奶。
(5)睡前要回憶愉快的往事或編撰一個幻想的故事, 在愉悅的心情中入睡。
(6)最好每晚睡前做同樣的事情。
(7)應戒煙, 尤其不要在睡前或失眠時吸煙, 尼古丁是刺激劑, 會擾亂正常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