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骨折後要注意出現的肌肉萎縮症狀

骨折後, 常常會出現一些肌肉萎縮的症狀, 這是由於骨折的治療中要求受傷部位少做運動所導致的。 對於比較輕的骨折, 肌肉萎縮的症狀也比較輕, 傷癒後多注意適量運動就好了, 對於比較嚴重的, 就需要注意預防了。

一般而言, 骨折的治療包括復位、固定、功能鍛煉三個基本步驟。 其中骨折的固定往往需要一個較長的時期, 這就意味著患肢將在數周、數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內被限定於某一體位而不能活動。 即使在骨折達到臨床癒合前, 某些可能影響骨折癒合的活動仍是被禁止的。 肌肉萎縮的症狀常常出現在這個時候。

同時, 由於疼痛, 一些必要的、適合的練功活動也不能為患者所採用。 結果, 患肢的骨骼肌因得不到足夠的力學刺激, 新陳代謝大大降低, 出現廢用性肌肉萎縮的症狀, 而骨骼肌的萎縮又限制了關節用肢體功能的恢復。 因此, 在治療骨折的同時, 必須積極採取有效措施, 預防肌肉萎縮的發生。

預防肌肉萎縮的症狀出現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早期功能鍛煉, 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最大限度減輕肌肉萎縮的症狀。 一般情況下, 骨折癒合後, 隨著全身情況的改善和積極的功能鍛煉, 肌肉萎縮的症狀就會減輕至消失。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