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 寒露到來, 俗話說:“白露不露身, 寒露不露腳”。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節氣, 寒露後, 氣候由熱轉寒, 萬物隨寒氣逐漸衰退。 中醫學認為, 寒露過後, 避免受涼, 對於身體保健十分重要。
中醫認為, 進入寒露後, 就不能再“秋凍”了, 夜晚溫度將會降得更低, 因此老人、小孩要特別注意保暖, 不要赤膊, 以防涼氣侵入體內。 最重要的是注意腳部的保暖, 以防“寒從足生”。
“寒露不露腳”, 正是這個道理。 腳離心臟最遠, 血液供應較少, 再加上脂肪層薄, 保溫性能差, 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 因此, 寒露過後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 還應當注意飲食作息, 保護肺胃。 多吃銀耳、蘿蔔、蓮藕、百合、沙參、梨等食品, 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作息方面宜早睡早起, 勞逸結合。 既要防止受寒感冒, 又要經常打開門窗,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寒露後風景蕭索, 容易使人出現悲秋的情緒, 特別是老年人容易感到抑鬱, 因此老年人如果身體狀況允許, 適宜到室外進行適當的郊遊疏解情緒, 同時還能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