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分泌因素
女性病人由於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質疏鬆, 男性則為性功能減退所致睾酮水準下降引起的, 骨質疏鬆症在絕經後婦女特別多見, 卵巢早衰則使骨質疏鬆提前出現, 提示雌激素減少是發生骨質疏鬆重要因素, 絕經後5年內會有一突然顯著的骨量丟失加速階段, 每年骨量丟失2%~5%是常見的, 約20%~30%的絕經早期婦女骨量丟失>3%/年, 稱為快速骨量丟失者, 而70%~80%婦女骨量丟失
2遺傳因素
骨質疏鬆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歐人種多見, 其次為亞洲人, 而黑人少見, 骨密度為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指標,
3營養因素
已經經發現青少年時鈣的攝入與成年時的骨量峰直接相關, 鈣的缺乏導致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 低鈣飲食者易發生骨質疏鬆, 維生素D的缺乏導致骨基質的礦化受損, 可出現骨質軟化症, 長期蛋白質缺乏造成骨機制蛋白合成不足, 導致新骨生成落後, 如同時有鈣缺乏, 骨質疏鬆則加快出現, 維生素C是骨基質羥脯氨酸合成中不可缺少的, 能保持骨基質的正常生長和維持骨細胞產生足量的鹼性磷酸酶, 如缺乏維生素C則可使骨基質合成減少。
4廢用因素
肌肉對骨組織產生機械力的影響, 肌肉發達骨骼強壯,
5藥物及疾病
抗驚厥藥, 如苯妥英鈉, 苯巴比妥以及卡馬西平, 引起治療相關的維生素D缺乏, 以及腸道鈣的吸收障礙, 並且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過度使用包括鋁製劑在內的制酸劑, 能抑制磷酸鹽的吸收以及導致骨礦物質的分解, 糖皮質激素能直接抑制骨形成, 降低腸道對鈣的吸收, 增加腎臟對鈣的排泄, 繼發甲狀旁腺功能障礙, 以及性激素的產生, 長期使用肝素會出現骨質疏鬆,
6其他因素
酗酒對骨有直接毒性作用, 吸煙能增加肝臟對雌激素的代謝以及對骨的直接作用, 另外還能造成體重下降並致提前絕經, 長期的大強度運動可導致特發性骨質疏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