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鉤針技術的體位洗擇

治療時的體位, 分患者的體位和施術者的體位, 在此主要討論患者的體位。 治病時應當重視取穴的體位和姿勢, 必須嚴格掌握骨度分寸, 以平直及儘量使其自然安定為好。 因為體位、姿勢是否合適, 常會影響到能否正確的取穴和針刺能否“得氣”。 為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 應講究患者體位的選擇。 臨床常用的患者體位以臥位和坐位居多。

1、臥位

仰臥位, 便於對前身部位的腧穴進行施治;俯臥位, 便於對後背部位的腧穴進行施治;側臥位, 便於對側身部位的喻穴進行施治。

2、坐位

仰靠坐位, 便於對頭面、前額、頸部、上胸及肩臂、腿、膝、足踝等部位進行施治;坐位,

便於對頭項、肩背部等部位進行施治;側伏位, 適用於對側頭、頸項、耳頰等部位的臉穴進行施治。

3、上肢體位

屈肘仰掌位, 便於對肩臂、前臂側面及掌部等部位進行施治;屈肘俯掌位, 便千對肩臂、前臂仰側面及手背部等部位進行施治;屈肘側掌位, 便於對肩臂、前臂外側面、腕掌部等部位進行施治。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