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我們也會喝點鯽魚湯, 它是一種不錯的營養品。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也是鯽魚湯只是其中多添加了紫蘇,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下紫蘇鯽魚湯的製作吧。
紫蘇鯽魚湯
材料: 鯽魚250g, 豆腐150g, 鮮紫蘇8g, 薑5g, 蔥白3g, 料酒5ml, 油適量, 鹽2g。

做法步驟:
1、鯽魚去鰓, 清洗體內的餘血, 同時要清除魚肉上的黑膜;洗淨後的鯽魚瀝幹水, 兩面抹少許鹽, 放置15分鐘, 下鍋前將魚身上的水用廚房紙擦淨。
2、將配料的紫蘇葉切碎, 姜切成片, 蔥白切段;豆腐切成3釐米見方小塊。
3、開小火, 鍋用薑片擦抹(為防止煎魚時粘連), 倒適量油, 熱至冒微煙, 將鯽魚放入鍋內中小火煎, 一面煎黃後小心翻面繼續煎, 待魚身兩面均呈金黃色即可盛出。
4、鍋內留少許底油, 爆香薑片和蔥段;將魚加到鍋內, 加上足量清水大火煮, 投入紫蘇, 待水煮沸(此時已變白色)時, 倒入豆腐塊。
5、將鯽魚豆腐倒進砂鍋內小火慢燉15~20分鐘即可,
小貼士
1、魚湯要煮成濃白色, 則要將魚身兩面煎黃, 魚皮儘量完整不破碎, 所以一定要注意提前用薑汁擦鍋, 將魚身水分擦乾, 下鍋時熱鍋熱油。
2、豆腐種類較多, 選用口感較硬的北豆腐, 含鈣量更高, 但南豆腐嫩滑口感更好, 可根據喜好選擇。

紫蘇的功效與作用
發表, 散寒, 理氣, 和營。 治感冒風寒, 惡寒發熱, 咳嗽, 氣喘, 胸腹脹滿, 胎動不安。 並能解魚蟹毒。 用於感冒風寒, 發熱惡寒, 頭痛鼻塞, 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 本品能發散表寒, 開宣肺氣, 可與生薑同用。 兼有咳嗽者, 常配伍杏仁、前胡等, 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 多配伍香附、陳皮等, 如蘇散。 用於脾胃氣滯, 胸悶, 嘔吐之證。 本品具行氣寬中, 和胃止嘔功效。 偏寒者, 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 可與黃連同用。 偏氣滯痰結者, 常與半夏、厚樸同用。 又用於妊娠嘔吐, 胸腹滿悶, 常與陳皮、砂仁配伍, 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 用於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 單用或配生薑, 白芷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