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巧釣黑魚的方法

編者按:親們你們喜歡在放假時叫上幾個朋友到河邊垂釣嘛?因為垂釣時可以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 所以也是一種有氧的養生運動!今天小編在垂釣指南中看到了巧釣黑魚的方法, 不知道親們有沒有興趣學一下呢?

烏鱧性情有兩大特點:一是十分兇猛, 攻擊力強;二是愛子如命, 對其卵與幼魚十分愛護, 用一切力量加以保護。

(一)青窩:

一般在春夏之交, 在雜草叢生的水邊尋找有被咬斷的小草雜亂地浮在水面, 草根呈白色, 在碎草中間露出臉盆大小的亮水, 這就是“青窩”。 而在水的下麵必有一對烏鱧。

可取一隻活小泥鰍, 鉤尖由泥鰍脊部穿過, 用釣竿將鉤有節奏地朝“青窩”輕點水面, 注意不要有任何響聲, 以免驚走烏鱧。

泥鰍的活動必然激怒烏鱧, 從而撲向前去吞食。 這時不要急於提竿, 過三五秒鐘後猛地提竿並立即把魚提上來。 如魚過大則須遛乏後再拽上來。 一般先上鉤的是雄魚, 雌魚見狀急忙逃走, 約莫半小時後又會回來, 同樣釣法又可將雌魚釣上。 釣青窩一般應在早晨和晚上。

(二)黃窩:

一般是在初夏季節。 抓住烏鱧護卵的特點, 較易釣到。 仍可用泥鰍為餌, 持竿將餌在魚卵上慢慢動彈, 雄魚為保護魚卵, 立即出擊, 咬住魚餌, 可順勢將其拽出。 此時雌魚戀子不會逃走, 稍息片刻再下鉤, 雌魚很快也會上鉤。

(三)釣黑魚秧子:

一般在六——九月份, 黃窩的魚卵孵化成小魚, 大魚領著它們到處遊蕩, 這時用較長一些的竿和線, 追逐黑魚秧子, 將餌料砸向幼魚, 並耐心等待成魚性子發作, 吞咬魚餌, 這樣即可上鉤。

野釣鯽魚時應注意的問題

1.選點:要避開清澈見底的水域, 尋找微濁不見底的水域, 漲水釣灘, 避水釣潭, 近釣優於遠釣, 選擇水深為1.5米·2.5米左右、水色略深、底部為梯田或水草茂盛的水域為佳。

2.布窩:貴精不貴多, 野外水域遼闊, 魚群密度不及魚塘, 應在河流交叉口或主河道深淺交匯處尋找水草茂盛、水深適中的草窩邊打窩, 打窩不易過多, 以二三個為宜。 頭一遍打窩一定要多打, 還應適時補窩, 使窩中的魚長釣不衰。

3.底釣法:底釣優於浮釣,

野生魚大多是棲底魚類, 鯽魚也不例外, 底釣可增加魚獲量, 最好不要使用懸墜釣法, 雙鉤底釣建議調四釣五, 釣鈍可以避免因風吹或水流而引起走漂, 增強釣漂穩定性。

4.釣餌:拉餌不能過大, 應以豆粒大小為宜, 以便所釣鯽魚能夠J頃利吸食入口, 也可以稍換大一點兒鉤搓餌釣鈍, 這樣可以增加釣大魚的機率, 還可以誘魚入窩。

5.識漂:鯽魚因吃食習慣, 一般是竿尖先往下沉一點兒, 然後送浮, 或往下陰沉一二, 且應在漂尖停頓的瞬間果斷提竿, 很少出現拉黑漂的情況, 如果浮漂被緩慢拉入水中, 基本可以判定不是鯽魚, 可能是鯉魚或其他魚蝦, 如果浮漂不停地大幅度上下跳動, 這是小魚在作怪, 應不予理睬。

6.起魚:在釣中鯽魚後,

不應馬上把魚提出水面, 應把魚稍微斜拉, 出窩, 手臂再向上舉把魚拉出水面, 這樣不僅避免起魚過程中驚擾窩中留魚, 還延長了上魚時間。

總結:看完這篇文章親們都學會怎麼釣黑魚了嘛?利用黑魚愛子如命的特點我們就可以輕鬆的把黑魚釣上岸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