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
本文是少林七星拳拳譜及動作圖解。 少林七星拳是少林七星門的看家拳, 也是少林武術的基礎之一, 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少林七星拳拳譜及動作圖解, 供參考。起勢
動作要領:兩腿並步站立, 兩手成鉗子手, 置大腿兩側, 抬頭、挺胸、收腹。
1、鉗子手
動作要領:兩腿併攏屈膝成半蹲步, 左手護耳部, 右手護膝部, 目視前方。
易犯錯誤:兩腿屈膝下蹲, 膝間空隙過大。
糾正方法:兩腿屈膝併攏。
2、弓步沖拳
動作要領:兩腿成右弓步, 左拳前沖拳, 右拳抱至腰間, 目視前方。
易犯錯誤:抱拳不到位。
糾正方法:右臂屈肘,
3、回身崩拳
動作要領:兩腿屈膝成馬步, 左拳抱至腰間, 右拳護住膝蓋, 目視前方。
易犯錯誤:馬步過高。
糾正方法:馬步時兩腿成水準, 挺胸、抬頭。
4、三崩手
動作要領:兩腿成半蹲步, 再上步變成馬步, 右拳護膝, 重心前移, 再屈肘前頂, 成弓步扳手。
易犯錯誤:上下肢動作不清楚。
糾正方法:上下肢動作要協調一致。
5、縮身鉗子手
動作要領:兩腿彈擊時與手同時出擊, 兩腿呈半蹲狀, 右手護耳部, 左手護膝部, 目視前方。
易犯錯誤:彈腿不直, 力點不准。
糾正方法:彈腿時腳尖繃直。
6、雞形步
動作要領:左腳擊右腳, 轉身成半站立步, 右腳在前, 重心在後, 目視前方。
易犯錯誤:半站立步不準確, 身體前傾。
糾正方法:抬頭、挺胸、收腹, 兩腿站穩。
7、三步走
動作要領:提左膝推右手, 提右膝推左手, 再提左膝推右手, 共做三次, 目視前方。
易犯錯誤:提膝與推手動作不協調。
糾正方法:手與腳同時出擊。
8、縮身鉗子手
動作要領:起身站立, 右肘尖朝上, 左掌托住右拳成半蹲步, 左手護耳部, 右手護膝步。
易犯錯誤:半蹲步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屈膝半蹲重心要穩。
9、上步三沖拳
動作要領:上左腳沖左拳, 上右腳沖右拳, 兩腿成弓步站立。
易犯錯誤:沖拳無力。
糾正方法:兩臂沖拳用力伸直, 動作協調。
10、縮身鉗子手
動作要領:轉身提右肘朝上, 右肘尖向上頂, 左手在右耳部, 掌心向外。 右手護膝部, 兩腿成半蹲步。
易犯錯誤:力不順達, 動作不協調。
糾正方法:半蹲步要穩, 身體轉到位。
11、弓步沖拳
動作要領:兩腿成半蹲步,
易犯錯誤:擺腿不到位。
糾正方法:加強動作的分解練習。
12、三崩手
動作要領:轉身成馬步, 左拳抱於腰間, 右拳護膝蓋, 震腳崩拳, 頂肘成弓步扳手。
易犯錯誤:崩拳不到位。
糾正方法:拳緊握抱於腰間。
13、彈腿扳手
動作要領:手與腳同時打出, 兩腿成半蹲步, 右手護耳部, 左手護膝部。
易犯錯誤:手型錯誤。
糾正方法:五指分開用力。
14、二起腳
動作要領:起身擊腳, 兩腿成僕步, 轉身成弓步十字沖拳。
易犯錯誤:擊腳不響。
糾正方法:腳尖繃直, 用力拍腳。
15、縮身鉗子手
動作要領:落步收左腿成半蹲步, 右手護耳步, 左手護膝步。
易犯錯誤:手護耳不到位。
糾正方法:縮身並肘合肩。
16、馬步鉗子手
動作要領:上步沖拳, 先左拳, 後右拳, 轉身收右腳成馬步, 左手護下頜, 右手護襠部, 目視前方。
易犯錯誤:步行太高, 動作不協調。
糾正方法:多分解練習。
收勢
動作要領:收左腿起身擊掌, 拳收至腰間, 向左擺頭, 目視左側方。
少林七星拳介紹
少林七星拳是少林七星門的看家拳, 也是少林武術的基礎之一, 與長護心意門同屬小架拳類, 素有子母拳之稱, 七星拳短小精悍, 靈活多變, 且有拳打臥牛之地的特點。
七星拳是現在少林寺地區流傳最廣的套路。 它練起來動如貓, 行如虎, 參照天下北斗土星定位, 動作架勢以它獨有步型、步法而組成。 步型要求兩腳前後站在一條線上並齊, 稱為小縮身。 動作大開大合, 氣勢逼人。
步如雞形頭似猿, 身似蛟龍意在天, 藏有千斤有餘力, 借力還打瞬間, 臥牛之地展身手, 精巧敏捷七星拳。
養生之道網:
截拳道是李小龍一生的武術絕學, 桃李滿天下, 那麼李小龍的截拳道訓練方法是什麼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揭秘李小龍的截拳道訓練方法, 看看吧。課堂一
1、基本腳力(由準備好的位置)
(1)向前移動與落回:用以練習前進的步法與移後的步法。 如前滑步、衝刺步與後側步等等。
(2)向左右移動與落回:用以練習側移的步法, 如側閃步與斜進步等等。
2、側踢(放鬆腿部性質的動作)
3、熱身:熱身是身體各組織在做劇烈運動前, 欲使身體適應狀況, 產生敏銳的生理改變時所必需的過程, 但此
過程通常未能引起足夠重視, 這跟汽車剛起動時直接加到五檔一般,對你的車將是一種極大的損害。
4、踢擊:重點發展你的特踢法。
5、移動踢擊:練習步法與腿法的協調一致,例如前移踢擊、側閃踢擊與移後踢擊等等。
6、指戳攻擊:亦即標指,這是武道中最兇狠的一招。
(1)在發出“嘶”聲的同時進行準確攻擊。
(2)前移的同時進行攻擊並回復戒備式。
(3)移後的同時進行插擊並連接其它連續的反擊手段。
裝備需要:
1、空氣腳靶:用以練習腿擊的勁力,且不會挫傷持靶人。
2、紙片:用拳打或腳踢紙片來練習攻擊的準確度與自控能力。
3、拳腳靶:用以磨煉攻擊的力度、速度與準確性及連續攻擊能力。
挑選測驗:
1、敏捷性。
2、腿法攻擊的多面性:測踢、勾踢、前踢及弧度較大的旋踢。
3、用拳猛擊:直拳的各種用法,鉤拳的各種用法。
防守的解釋:放鬆,防守的同時進行反擊,防守後移的同時進行反擊。
步法的意義:是否已將此作為一項犀利的武器去運用。
課堂二
1、基本的健康:身體健康及充滿自信方可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2、熱身。
3、練習“滑動攻擊”:如墊步接側踢或後移步接側踢等等。
4、重點練習側踢:因為它是既安全又有效的踢法。
5、勾踢:
(1)用吊起的紙片去練習。
(2)由戒備式直接發出勾踢。
(3)由移動中去施展勾踢。
6、右手重拳練習:
(1)學會利用腳蹬地的反作用力去猛擊。
(2)學會利用強勁的腰力去重擊。
(3)學會在移動中發重拳。
課堂三
1、基本的健康。
2、重溫第二堂課中的勾踢。
(1)前移的同時勾踢。
(2)後移的同時勾踢。
(3)側移的同時勾踢。
3、重溫第二堂課中的“右拳重擊”。
4、向後移動的同時去反擊對方的側踢,而且已方的反擊武器則是勾踢。
5、用指插去反擊對手的“右拳重擊”(或者用勾踢去反擊,以及用側踢去反擊)。
6、練習左手拳法:由於左手距離目標較遠,故可在擊中目標之前不斷地增加打擊的衝力:
(1)利用杠杆原理去充分發揮身體的內在潛力。
(2)在前手的配合下突發左拳去重創對手。
(3)練習在移動中用左拳去狠擊對手。
課堂四
1、基本的健康。
2、重溫“左手拳法”(有步法移動)。
3、練習低位踢法:用以對付猛攻的對手(可利用木人樁前伸的腿去練習或踢擊在某一特定位置上的小沙包)。
4、練習阻止打擊法:用以對付對手的高位踢法,亦即截擊性腿法。
5、介紹並練習旋踢:
(1)由戒備式開始做基本動作。
(2)配合手法假動作做旋踢。
(3)跨步並旋轉攻擊。
攻擊:如鞭子抽擊般去猛擊對手。
課堂五
1、基本的健康。
2、重溫“旋踢”。
(1)作為一種攻擊手段。
(2)對付側踢(作為一種反擊手段)。
(3)對付對手的“腿法阻擊”(作為反擊手段)。
3、後拳攻擊:
(1)用以對抗對手的踢擊。
(2)在假動作引誘下去重擊對手(可閃至對手右邊再去打擊)。
4、“阻止踢法(攻擊):
(1)勾踢。(2)用側踢去追擊對手的快速後移。(3)用旋踢。
課堂六、一般重溫第一課的內容
1、低位元側踢
(1)攻擊(對手在右和左兩邊)
①直接踢。②作為阻礙。③可以是直線。④可打破對手的節奏。
(2)防禦(對手來自左右兩邊)
①作為防止踢。②作為一個阻礙踢。
2、後拳攻擊
(1)低位踢接後拳攻擊。(2)由對手右側攻入。(3)由對手左側攻入。
3、側踢
(1)右到左。(2)左到右。(3)腿阻擊之後(對手在右左)。
4、跑步練習練習腿的適應性。
5、仰臥起坐與躺地前舉腿(練習腹肌)。
6、阻止對手的側踢。
7、阻止對手的勾踢。
(1)側踢側跨步。(2)阻上旋踢。
8、阻止左刺(直)踢
9、左拳猛擊
(1)阻止對手的右直擊(踢)。
(2)阻止對手的右鉤拳。
(3)阻止對手的右後拳(對手此時左手居前)。
(4)阻止對手的左交叉拳。
(5)阻止對手的左擺拳。
課堂七、一般重溫第二課內容
1、勾踢
(1)攻擊。(2)對抗直刺踢。(3)對抗側踢。(4)對抗低位截擊。
2、直(前)踢
(1)右到右攻擊。(2)右到左攻擊。(3)防禦(或迎擊)。
3、旋踢
(1)作為攻擊手段。
(2)作為反擊手段:①側踢。②低防禦。
課堂八、組合腿法
1、前踢攻擊引路,側踢實踢。
2、前踢攻擊,後面的腿發起連續攻擊。
3、前腿勾踢,旋踢(後腿)連擊。
4、前腿側踢攻擊,前腿勾腿連擊。
5、低側踢佯攻,高位側踢實擊。
課堂九、黍手練習
這是截拳道中的核心技術,它可大大提高你在近距離搏擊上的能力。
課堂十、黍手練習基本的武器訓練。
基本的武器訓練:可根據情況去練習雙節棍或短棍。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的李小龍截拳道訓練方法,供參考。
養生之道網:
為什麼練太極拳膝關節痛?膝關節疼痛是太極拳練習者經常出現的問題,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那麼為什麼練太極拳膝關節痛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和解決辦法。為什麼練太極拳膝關節痛?
1、下肢承擔重量
練太極拳強調全身肌肉放鬆,關節鬆開。但這種放鬆必須建立在保持各關節的正常功能和正確位置的基礎上。練太極拳時,由於全身重量都由下肢承擔,所以少有人訴說上肢疼痛的,說膝關節疼痛者居多。如果肌肉鬆懈,姿勢又不中正合規,很多人甚至會關節損傷。
練拳架的過程中拳架下盤未達到正確要求,下肢在運動過程膝關節與腳尖方向不一致,導致膝關節內兩條交叉韌帶所承受的負荷不平衡,而引起的膝關節炎(多為髕前滑囊炎),此種情況在練完拳後的感覺尤為明顯,感到關節酸痛、酸脹,嚴重者患側關節可比健側關節腫脹,但休息過後可緩解。
2、練拳姿勢過低
練太極拳姿勢越低,膝關節承受的壓力越大,必然調動更多的肌纖維參與工作,才能支持膝關節維持支撐。所以我們說,以健身養生為目的,練太極拳姿勢高一些為好,不要蹲得太低,也儘量避免一足承重,虛步的兩足承重可三七開,即前足三分後足七分。
練習者本身下肢肌肉力量尤其是在耐力及控制力方面仍有所欠缺,但練拳時卻要求過高,拳架練的很低,負荷過重引起,此種情況有的人在膝關節稍上方的股四頭肌肌腱一段的酸痛會比較明顯,膝關節囊的酸脹感沒前種情況那麼明顯。
3、腳的位置不對
各式太極拳對腳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弓步,楊式太極拳要求,前腳順,即腳尖向前,後腳外撇約四十五度角。而吳式太極拳要求所謂“川字步”,兩隻腳尖都朝前,虛步也如此。如果做錯了,就都會造成膝關節損傷。
練太極拳膝關節痛怎麼辦?
有人對某地堅持練太極拳者做過一次抽樣調查,發現近30%的人膝關節半月板有程度不同的損傷。損傷的原因是練拳時姿勢不正確。所以要婚介膝關節痛,就要糾正錯誤姿勢。
1、練拳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姿勢的要求,膝關節與足尖方向要一致,練拳先要慢慢練,放鬆練,即使是發力的動作如掩手弘錘也不要發力打出,只要打出發力的意念就好了。
2、如果年紀較大或身體瘦弱者或平時缺乏體育鍛煉者,建議先從高架練起,即拳架不必要求太低,只要能做到重心的虛實變化就可。
3、可以練習站樁作為輔助練習,初時每次站樁的時間不用太長,適可而止,慢慢增加練習時間。
4、把注意力放在腰胯的轉換,襠開膝合,架子不要過低,全身的力儘量放到腳底,不要停留在膝蓋。
5、膝之後部疼痛是拉筋拉傷了,要小心保護十字韌帶。膝之上部及大腿部份是四頭肌,練拳酸痛是正常的事,注意強度就可以了,沒關係的,太酸痛時按摩下及休息一兩天就無事了。
6、中老年人在行架之前都有個熱身的過程,不要採取硬抻、猛壓、快轉、強下等方式,很容易致傷。在膝關節疼痛期間,不但熱身時按摩,練完拳按摩,要多按摩。
7、凡向前走勁時,勁向必須與腳尖、膝尖平行,三者不可出現夾角。勁力分叉,不但形成勁力的自耗,而且傷神。
8、行架過程中多是一腿負重,膝關節既要承受自身體重的壓力,還得承受運使勁力的衝擊。所以在主觀上減輕膝關節的壓力是十分必要的。
9、主要是在轉身時負重扭轉不要過度,腳尖與膝尖不要形成夾角,要始終保持在一個方向上。
10、做弓步時,前弓步的膝尖應落在腳面以內,小腿最好不要越過與地面的垂直線。
為什麼練太極拳膝關節痛,練太極拳膝關節痛怎麼辦,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的內容,供參考。
養生之道網:
本文是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少林大悲拳大悲陀羅尼拳是佛門密宗修心、養性、練身的一種修持功法,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25.伯牙撫琴
(1)弓步插掌
右腳前進與左腳並齊,再上一步,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同時,兩掌相合立掌前插(圖1-112、圖1-113)。
(2)轉身撫琴
右腳裡扣,身體左轉成馬步。同時,兩掌分開,掌心朝下由右向左平抹至左側,再收於腹前。同時,左腿收回與右腳並齊。隨後兩掌由身體兩側舉至頭上方,掌指相對(圖1-114a、圖1-114b、圖1-115)。
要點:兩臂平抹,掌心向下,小臂要持平,速度均勻,以腰帶臂,眼隨手轉
26.劈渡斬浪
(1)弓步雙劈掌
兩臂由體側下落,向前後分劈,力達掌根。同時,右腿向右側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式。目視右掌(圖1-116)。
(2)進步揚掌
①右掌向上、再向左肩前弧形擺動,經體前向右下穿掌,並成右僕步(圖1-117)。
②接上動,身體起立,右腿屈弓。左腿伸直,順勢從右腿內側邁前一步。隨之右腿蹬直,左腿屈弓成左弓步。右掌上架,左掌向前撩擊(圖1-118)。
③上動不停,身體右轉,右腿屈膝前弓。右臂上架不動,左臂前伸,隨體右轉運行,掌心向上。目視前方(圖1-119)。
要點:進步揚掌動作要連貫進行,僕步要低,挑掌和撩擊要協調配合,左掌向前撩擊時要力達掌心。
27.羅漢拂塵
(1)進步撩掌
①接上動,右弓步不動,右手抱拳置右腰側,左臂稍屈,掌心向外(圖1-120)。
②上動不停,左手屈肘回摟,右手仰掌前穿(圖1-121)。
③上動不停,左腿僕步,左手立掌下穿(圖1-122)。
④上動不停,左腿屈弓,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左臂上挑,右臂平伸與肩平(圖1-123)。
⑤上動不停,右腳經左腿內側上一大步,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同時,左手屈肘上架,掌心向上,右掌向前撩擊(圖1-124)。
(2)馬步橫掌
①左腳略微內收,左腿屈膝,兩腿半蹲成馬步。同時,右手屈臂亮掌于頭上方,左掌下落於小腹前,掌心向下(圖1-125a、圖1-125b)。
②上動不停,左臂外旋直臂向左側橫擊,掌心向上。目視左掌(圖1-126)。
28.馭伏麒麟
(1)弓步雙劈掌
①兩臂上舉交叉,左內右外(圖1-127)。
②上動不停,右腿挺膝蹬直,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同時,兩臂向前後劈下,掌心向內,掌指向上。目視左掌(圖1-128)。
③右腳經左腿內側向前上一步,然後屈弓成右弓步。同時,右掌向前劈,下劈至肩平,力達掌根,左掌向後撩掌。目視右掌(圖1-129)。
(2)合腿切合掌
①右腿直立向右前方跨一小步,足尖點地。同時,右手由內向外畫一小弧(圖1-130)。
②上動不停,左腿由後向上直腿裡合。同時,左臂隨左腿上擺(圖1-131)。
③上動不停,左腿下落屈膝,左腳掌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右腿屈膝半蹲。左掌下插于左腿內側,右拳抱於右腰側(圖1-132)。
要點:左腿裡合速度要快,右腿支撐要穩,左腳落地時要輕,虛步儘量下低。
29.力劈華山
左腳向前邁步落實,屈膝成左弓步式。同時,兩臂先在身前交叉,然後雙掌由襠下向前後分割,左掌在前,右掌在後。目視前方(圖1-133、圖1-134)。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的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更新完畢,供參考。
養生之道網:
本文是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少林大悲拳大悲陀羅尼拳是佛門密宗修心、養性、練身的一種修持功法,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19.項莊舞劍
(1)右僕步推掌
左腿微向後移,屈膝下蹲,右腿伸直,平僕成右僕步式。同時,左臂屈肘回收至左肩前,拳心向外,右掌在左臂回收的同時向前下推按。目視右掌(圖1一85、圖1-86)。
(2)左僕步推掌
兩腿蹬地起立,右腿經左腿內側向後方跨一步,然後屈膝下蹲,左腿伸直平僕成左僕步式。同時,右臂屈肘外旋回收至右肩前,拳心向外。左拳變掌,在右拳回收的同時向前下推按。目視左掌(圖1-87)。
(3)並步下栽掌
右腿挺膝直立,左腿屈膝前弓,隨即右腳向左腳靠攏,兩腿屈膝半蹲。同時,右拳向前下直臂前沖,拳心向裡,力達拳面,左掌收回停於右臂內側(圖1-88、圖1-89)。
要點:撤步與挽臂推掌要靈敏協調,僕步時要頭正腰直,防止凸臀、拔跟。
20.童子亮捶
(1)雙拳內挽兩腿仍屈膝半蹲。左掌變拳,兩拳向內翻轉至拳心向下,兩拳十字交叉,兩臂微屈。目視前方(圖1-90a、圖1-90b)。
(2)立身亮捶
兩腿直立,挺胸收腹。同時,右臂由下向上直臂上舉,拳心向前。左臂向後撩,拳心向上。目向前平視(圖1-91)。
要點:右拳上沖與左拳後撩時兩臂要挺直。氣要沉,兩膀微松,頭正項直。
21.掌下飛花
(1)弓步沖拳
左腳向左前方邁一步,屈膝前弓,右腿蹬直成弓步。同時,右臂下落,臂內旋,拳心向下,停于左腋下。左臂外旋,拳心翻轉向上,由後向前,經右拳腕上方向前衝擊(圖1-92)。
(2)獨立如意手
①左拳變掌,臂內旋向上舉起,臂微屈,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右拳變三叉訣(圖1-93)。
②上動不停,左腿直立,右腿屈膝前提,足尖下垂。同時,右臂微收,右手三叉訣順勢劃弧於右小腿內側。目視前方(圖1-94)。
要點:(1)獨立時支撐腿要直、穩,挺胸,直腰,不可彎腿。(2)右手掐訣時,用拇指壓住中指和無名指,其餘二指伸直挺腕。
22.白猿獻果
(1)右腳前落,屈膝前弓,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同時,右臂屈肘回收,右掌立於右肩上方。左臂由下向上略抬至與肩平,再向前立掌劈出,掌指向前,掌腕微提(圖1-95)。
(2)左臂屈肘收回,左掌立于左肩前,然後迅速臂外旋向前平砍,掌心向上,力達掌根。目視左掌(圖1-96、圖1-97)。
23.犀牛望月
(1)弓步雙劈掌
身體向左轉體約90度,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式。兩臂前後掄劈,掌指向上(圖1-98)。
(2)拗步分掌(夜叉巡視)
①兩腳不動,上體儘量向左轉。同時,右臂向上、向前劈出,左臂也向上、向後劈出,掌心均向左側。目左視(圖1-99)。
②上動不停,兩臂屈肘收抱於腹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身體前傾(圖1-100a、圖1-100b)。
③上動不停,兩臂同時前後分開,左手向後托打,右手向前擊打,力達掌背。目視左手(圖1-101)。
要點:弓步雙劈掌時,兩掌均向上舉起劈下,力達掌根。拗步分掌時,弓步要低,上體儘量左扭,左腳、左膝內扣,注意直腰落臀。
24.老君采氣
(1)弓步合掌
①右腿上前一步,面向運行前方,兩手同時下落置於兩胯旁(圖1-102)。
②左腳上一步,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式。同時,兩臂由兩側向前擺動,兩掌心相合。目視前方(圖1-103)。
(2)捧簫式
①左腳向右腳靠攏,兩腳向右碾轉使身體右轉90度。同時,兩臂屈肘,兩掌相對上抬于頭右前方(圖1-104)。
②左腳向左側伸腿平僕,右腿屈膝下蹲。同時,兩掌向前運行(圖1-105)。
③右腿蹬直,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式。同時,兩掌直臂前伸,兩掌相合。目視前方(圖1-106)。
(3)坐胯身仰
①身體向右轉約180度。同時兩臂伸直,兩掌心仍相合。右腿伸直,重心移至左腿,同時上體後仰約30度兩掌握拳,拳心向下收回腰間(圖1-107、圖1-108)。
②上動不停,左腳外擺,右腳內扣,身體後轉約1800度兩臂伸直,兩掌相合成左弓步,然後重心後移至右腿,上體後仰約30度,兩掌握拳,收回腰間(圖1-109、圖1-110)。
③上動不停,左腳前進半步踏實前弓,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同時,兩拳變掌前伸合掌,臂伸直。目視前方(圖1-111)。
要點:兩掌平抹與轉體要協調一致。重心後移時上體微向後仰,重心落於後腿,前腿伸直,足尖虛點地面,不可滯重。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的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供參考。
養生之道網:
本文是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少林大悲拳大悲陀羅尼拳是佛門密宗修心、養性、練身的一種修持功法,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13.落地生根
(1)側踹腿
①兩手不動,兩腿挺膝直立,兩掌合攏不變(圖1-53)。
②右腿向右側彈踢,力達足尖。目視右前方(圖1-54)。
(2)馬步撐掌
右腿屈膝收回,然後下落成馬步。同時,雙掌向左右分掌撐按。目視前方(圖1-55、圖1-56)。
要點:右腳向右側彈踢時要有力度,力達足尖。左腿站立要穩。馬步分撐時,兩腿儘量屈蹲,足尖向前。兩臂向兩側分撐,要力貫小臂和掌根。身正步穩。
14.天人展卷
(1)進步揚掌
①上體微左轉,左足尖外擺45度,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式。同時,右臂由下向右、向上弧形擺動(圖1-57)。
②上動不停,左腿深屈下蹲成右僕步式。右臂繼續由上向左側擺動,右掌立掌向右腳面上穿插,左臂向身後斜舉(圖1-58)。
③上動不停,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式。兩臂平伸,掌心向外,後臂略高(圖1-59)。
④上動不停,左腳向前上一大步,屈膝成左弓步式。同時,右臂上舉,左掌由後向下、向前撩擊,前臂微屈,掌心向上。目視前方(圖1-60)。
要點:僕步要低,平僕之腿不可彎曲,足尖裡扣,不可掀跟。
(2)天人展卷
①身體右轉約90度,兩腿屈蹲成馬步式。同時,兩手向懷中下按,掌心向下,左上右下(圖1-61a、圖l-61b)。
②上動不停,兩臂外旋使掌心翻轉向上,同時向左右兩側平分,兩臂端平(圖1-62)
15.金甲伏虎
(1)進步撩掌
①右掌由右向上再向左經左肩前再向右下穿掌,停於右足面上方。同時,兩腿由馬步變成右僕步。目視右掌(圖1-63)。
上動不停,左腿挺膝蹬直,右腿前弓。右臂由下向上停于正前方,左臂伸直,立掌於體左側(圖1-64)。
③上動不停,左腳向前上一大步,屈膝成左弓步式。同時,右臂上舉,左掌由後向下、向前撩擊,前臂微屈,掌心向上。目視前方(圖1-65)。
(2)提膝推掌
①接上動,重心移至右腿,右腿屈膝下蹲成左僕步。同時,兩掌向左弧形擺動,右臂上架,左直臂下按,掌心向下(圖1-66)。
②上動不停,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兩臂平伸立掌(圖1-67)。
③上動不停,左腿挺膝蹬直,右腿屈膝前提,足尖下垂。同時,右臂仰掌由後向下、向前抄出,左掌停於右小臂處,右掌變拳,拳心向上收於右腰間,左掌向前下推按(圖1-68、圖1-69)。
(3)歇步下沖拳
①上體不變,左腿挺膝蹬直,右腳向右側後擺動。左臂上抬至頭左方(圖1—70)。
②右腿向後再向左擺動,右腳落于左腳左後方,兩腿屈膝全蹲成歇步。右拳向前下衝擊,力達拳面,拳心向上。同時,左手收置於右大臂內側(圖1-71)。
要點:右腿擺動要平、要穩,支撐腿不得搖晃移動。
16.馭伏麒麟
(1)弓步劈掌
①上動略停,兩腿直立,重心偏于左腿。同時,兩臂上舉,在頭頂上方交叉,兩掌心向上(圖1-72)。
②上動不停,右腳向右側邁一大步,右腿屈弓成弓步式。同時,兩臂立掌向前後劈下,立達掌根。目視右掌(圖1—73)。
(2)虛步刁擄
上動不停,右腳微向左前方前移,足尖點地,重心落于左腳。同時,右掌由左下向右上方掃擄。目視右掌(圖1-74)。
(3)合腿劈拳
上動不停,左腿由後向前上弧形擺動至體前下落,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左臂隨右腿下落直臂下劈,左掌變拳,拳眼向上,力達拳輪,右掌扶于左臂內側(圖1-75、圖1-76)。
要點:右手刁擄和左腿裡合劈拳要連貫進行,手、眼、身法、步同時完成。裡合腿要盡力高擺,支撐腿要直,不可彎腿彎腰。
17.普灑甘露
(1)弓步左插掌
接上動,左腿向前進步踏實前弓,右腿挺膝蹬直。同時,左拳變仰掌,右掌置左小臂處也仰掌。目視左掌(圖1-77)。
(2)進步雙插掌
右腿經左腿內側上步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同時,右臂向前,掌心向上。目視掌前(圖1-78、圖1-79)。
(3)並步撣手
左腳向右腳並步半蹲。兩掌同時從上向下,經體側輕撣,兩臂屈肘,小臂上抬,使兩掌置於兩肩前方(圖1-80a、圖1-80b、圖1-81a、圖1-81b)。
(4)甘露手
上動不停,兩腿並步直立。左臂伸直,小臂向前甩出,左掌下點,掌心向內。右臂屈肘,右掌扶于左臂上內側。目視左掌(圖1-82)。
18.雲燕歸巢
(1)並步架打
左腿向左前方跨一步,兩腿屈膝略蹲。同時,左掌變拳屈肘上架於太陽穴旁,右掌向左側運行,停于左小臂下(圖1-83)。
(2)右弓步沖拳
右腳向右前方跨一步,屈膝前弓,左腿挺膝蹬直,成右弓步式。同時,右臂屈肘上架於頭右上方,左掌變拳,經左腰側向右前方立拳衝擊,力達拳面。目視左拳(圖1-84)。
要點:注意挺胸塌腰,沉肩垂肘,不可彎腰、撅臀。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的少林大悲拳動作圖解,供參考。
養生之道網
:本文是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少林大悲拳大悲陀羅尼拳是佛門密宗修心、養性、練身的一種修持功法,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7.達摩指路
(1)緊接上動,兩腿起立半蹲。同時,右臂內旋、屈肘,使掌心翻轉向上,停于頭上方,左掌順勢向左下撐按(圖1-31)。
(2)上動不停,兩腿屈蹲成歇步。同時,兩臂在身前下落,停于左膝前,掌心向下,左掌變成劍訣式,掌指相對。目視前下方(圖1-32)。
(3)上動略停,兩腿略起,以腳跟和腳掌為軸,向右碾轉一周,仍成歇步下蹲姿勢,臀部坐在左小腿上。兩手向右側平擺,右臂平,掌心向下。左臂屈肘收於胸前,左手仍為劍訣。目視右掌(圖1-33、圖1-34)。
(4)右臂由下向後再向上直臂弧形擺動至頭頂上方,掌心向上。同時,左臂直臂向前探指,劍訣手心朝下。左腿屈膝上提,成右獨立提膝式。目視劍指方向(圖1-35)。
要點:以上動作要連貫完成,並與左臂前指、左腿提膝同時完成,不可有先後之分。支撐腿要直,背要挺,頭要上頂,氣要下沉。
(5)左劍訣變拳,收回抱于左腰側,拳心向上。隨即左小腿伸直,足用力向前蹬踢(圖1-36、圖1-37)。
8.合掌禮佛
(1)僕步穿掌
左腿經右腿裡側向身後僕腿,成左僕式。同時,左臂直掌向下插至左腳上方,右臂斜上舉。目視左手(圖1-38)。
(2)弓步前指
右腿挺膝蹬直,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式。同時,左臂上抬向前探指。目視左手前方(圖1-39)。
(3)立正合掌
上動不停,右腳上步與左腳並齊,兩腿直立。同時,右臂由後向前與左掌合掌,掌指朝上。目視兩掌(圖1-40)。
要點:以上動作為一組連貫動作,僕步要低,腳跟不可掀起離地。並步合掌,上體略向前傾,凝神靜氣,氣沉丹田。
9.昆侖試劍
(1)錯掌僕步
①右臂不動,左臂屈肘回收將左掌收至右大臂裡側(圖1-41)。
②左臂直掌前穿至右臂手腕上方。同時,右臂屈肘收回,將右掌置於左肩內側,雙掌指向前(圖l-42a、圖1-42b)
③上動不停,右掌直臂向前穿至左掌上方。左腿向身後撤一大步,右腿下蹲成左僕步式。同時,左掌直臂下穿,使掌指置於左足上方。目視左掌(圖1-43)。
(2)青龍出水
①右腿蹬地直立,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式。同時,右臂由後向上、向前下落,左掌變拳抱于左腰側(圖1-44)。
②上動不停,右臂向胸前下落,右掌置於左胸側。同時,左拳經右臂內側上穿,拳面高與肩平。目視左拳(圖1-45)。
10.金剛護法
右臂內旋經左臂外側上舉于頭上方。右足蹬地,屈膝前提,足尖下垂,左腿挺膝伸直。同時,左拳先收於胸前,然後向前衝擊。目視左拳(圖1-46)。
要點:架掌、沖拳與提膝獨立要協調一致。
11.般若觀相
(1)接上動,右腳向前落下,腳掌踏地。同時,右掌下落,交搭于左掌上,兩掌心均向內(圖1-47)。
(2)上動不停,以兩腳掌為軸,向左碾轉至正後方(約90度),收腳踏實,兩腿直立,拔腰挺胸(圖1-48)。
(3)上動不停,兩腳繼續向左碾轉180度,面向正前方,兩腿交叉右後左前。同時,兩掌隨身體轉動仍停於面前(圖1-49)。
要點:兩腳向左碾轉時,交替以足跟足前掌轉動。旋轉時頭要正,身要直,不可前俯後仰,兩掌心向裡,意為照鏡也。
12.合掌禮佛
(1)長臂羅漢
兩腿不動,兩掌分開分別向下,經體側向上舉臂,至頭上方兩掌心相對。目視兩掌(圖1-50、圖1-51)。
(2)歇步合掌
兩腿屈膝下蹲成左歇步式。同時,兩掌合十徐徐下落於胸前。目視前方(圖1-52)。
要點:兩臂下落分掌上舉,由下向後、向上高舉要連貫圓活。合掌下落要與屈膝下蹲協調一致,不可有先後之分。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的少林大悲拳動作圖解,供參考。
養生之道網:
本文是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少林大悲拳大悲陀羅尼拳是佛門密宗修心、養性、練身的一種修持功法,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1.觀音合掌
(1)立正姿勢站好,頭正、項直、松肩、塌腰夕兩足並立,兩手下垂於體側。兩目向前平視,口微閉,舌頂上齶,呼吸自然(圖1-1)。
(2)右腳不動,左腳向左側跨半步,兩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圖1-2)。
(3)身體不動,兩臂由下向體側抬平,兩臂與肩平,同時兩掌徐徐變勾,勾尖朝下。目視前(圖1-3)。
(4)上動不停,兩勾手變立掌上挑,掌心向外,掌指向上。目視右掌(圖1-4)。
(5)上動略停,兩臂內收,使兩掌在胸前合掌,掌指向日盯。目視前方(圖1-5)。
(6)上動不停,兩掌由胸前向下合攏成立掌,掌指向上,停於胸前。目視前方(圖1-6)。
要點:上述動作需連貫完成,勾手時,五指不可捏得過緊。兩掌在胸前合掌時,掌心要緊貼,不可分離。兩肘要端平,兩腋下要空,使氣血流暢,心靜體松。
2.疊手摩掌
(1)兩掌由胸前向下翻轉使兩掌指朝下,並直臂下伸於小腹前(圖1-7)。
(2)上動不停,身體不動,兩掌互握,左下右上,停於腹前(圖1-8)。
(3)上動不停,兩掌心左右碾轉換位成左上右下握式(圖1-9)。
3.三叉訣
(1)右足跟微內收,右膝微屈略蹲。左腳向右腳內側靠攏,足尖點地,足跟提起。同時,兩臂向右側抬起,兩掌不變。目視右前方(圖1-10)。
(2)上動不停,右腿不動,左腳向左側蹬腿伸直,全腳掌著地,足尖內勾。同時,兩臂向右側伸直,兩掌心相搭前送,右手背朝外,左掌背朝內。目視前力(圖1-11)。
(3)兩足不動,上體微左轉。同時,兩掌心緊貼翻轉,使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圖1-12)。
(4)上動不停,右腿屈膝全蹲,左腿平僕,足尖內收成左僕步式。兩手分開,右掌下落於右膝前,左掌立掌向前下插伸于左腳面上。目視左手(圖1-13)。
(5)上體不動,兩腿仍成左弓步式。左手臂向前抬起,手與肩同高,食指和小指伸直,中指和無名指屈曲與大拇指指端相捏,成三叉訣手型。同時,右手向後下方伸展,食指與中指伸直,無名指與小指屈曲,拇指指端壓在無名指與小指的指甲上,成劍訣式(圖1-14)。
(6)上動不停,右腳蹬地屈膝前提,左腿伸直獨立。同時,左手上抬伸直,右手先收于左胸前,然後持劍訣向前平伸前指。目視前方(圖1-15)。
要點:三叉訣(1)-(6)動要連貫完成。弓步時後蹬之腿要伸直,不可彎曲。獨立式,支撐腿要挺膝蹬直,提膝之腿要儘量高抬,膝高過腰,足尖繃直,上體正直,不可前俯後仰或左右歪斜。
4.雙手托缽
(1)上體不動,兩手變掌,右手上抬與左手相合成十字手,右上左下,掌心向前上方(圖1-16)。
(2)上動不停,上體微左轉,兩臂向左、右兩側下落。同時,身體微向右轉,右腿前伸蹬出(圖1-17)。
(3)兩腿屈膝全蹲交叉成歇步式。同時,兩臂下落(圖1-18)。
(4)托缽式。兩臂屈肘內收,向右膝前包抄,兩手心向上,掌指相對。目視前方(圖1-19)。
(5)兩手上托至胸前。同時,左腿屈膝上提,足尖繃直下垂,成右獨立式。目視左前方(圖1-20)。
要點:兩腿歇步下蹲與兩臂下落包抄要緩,協調和順。提膝獨立與兩手上托要配合協調,支撐腿要伸直,提膝腿要高過腰。
5.轉身劈靠
(1)右腿屈膝下蹲,左腿下落,足尖虛點地面,成左虛步式。同時,左掌斜向右下插,掌心向上,停於右腰腹側。右掌向左上穿,掌指向上,停于左肩前。目視左前方(圖1-21)。
(2)上動不停,右腳不動,左腿挺膝伸直,足尖仍點地。同時,上身向後貼身,微向右轉。目視右前方(圖1-22)。
(3)上動不停,左腳向左邁步落實,左腿屈膝前弓,右腿挺膝蹬直成左弓步式。同時,上體微左轉,兩臂右下、左上向前後分靠,右掌心向下,左掌心向上。目視左掌(圖1-23)。
要點:虛步抱臂,右腿儘量屈蹲蓄力,然後擰身右靠,力貫兩臂。
6.天王鎮魔
(1)僕步穿掌
①左足尖內扣,挺膝伸直,重心移至右腿,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式。同時,左手臂內旋,掌心向下經胸前下按,停於右大腿上方。右臂外旋,掌心翻轉向上亮掌,掌心向上。目視前方(圖1-24)。
②上動不停,右腿全蹲,左腿平鋪成左僕步式。同時,左臂伸直,掌指向前下插,掌心向外,右臂向右側伸直,兩臂成一斜線。目視左掌(圖1-25)。
(2)提膝推按掌
上動不停,右腿蹬地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式。同時,左臂上挑,右臂自然下落(圖1-26)。
(3)上動不停,右臂由後向前上抄,高與肩平,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內翻,掌心向下,停於右大臂上(圖1-27)。
(4)上動不停,左腿挺膝直立,右腿屈膝前提,足面繃直。同時,右手握拳收抱於右腰側,左掌向前下推按,掌指向右。目視前掌(圖1-28)。
(5)歇步掄掌
上體和兩臂不動,右腳側蹬,然後右腿向右再向後弧形擺動,落于左腿左後側,兩腿屈膝全蹲成歇步,臀部坐於右腿上。同時,兩臀屈肘在身前相抱,掌心上下相對(左上右下)。目視前方(圖1-29、圖1-30)。
要點:以上動作應連貫完成,一氣合成。僕步要低,提膝要高過腰。站立要穩,上體微向前傾,頭要正,腰要直,膝要挺,左掌前推要有力。不可搖擺歪斜。
養生之道網:
孩子幾歲練跆拳道好?現在很多家長都傾向于讓孩子學習跆拳道健身且可以自衛,那麼孩子幾歲練跆拳道好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分析孩子幾歲練跆拳道好,看看吧。兒童練跆拳道有什麼好處?
1、鍛煉右腦
練習過程不單是骨骼肌肉的收縮,而是空間感知、經驗、類型識別等右腦功能的綜合發揮,因此非常有利於發展兒童的空間轉換、形體感知等右腦功能,提高了形象思維和創造力。
2、提高柔韌
跆拳道的動作中有各種踢腿、手臂的上格、下截、拉伸等動作,可使幼兒的肌肉和力量得到增強,肌腱、韌帶、肌肉的彈性得以提高,從而增強兒童的體力和柔韌性。
3、減肥瘦身
跆拳道訓練可分解機體內多餘的脂肪,加快新陳代謝,起到很好的減肥瘦身功效,讓身體挺拔、修長、充滿青春活力。
4、促進長高
持續的訓練能促進骨骼的生長,提高心肺功能,據國際權威機構研究,從小參加跆拳道訓練的人,成年後比不參加訓練的人平均高出5-10釐米。
孩子幾歲練跆拳道好?
有的家長想讓孩子儘早學習,這種急於求成的心理要不得。兒童年紀小的話,由於身體和骨骼發育未完全,達不到練習跆拳道在平衡能力、肌肉力量方面的要求。同時,對孩子心理也會產生影響,低齡孩子的情緒自控能力較差,如果練習像跆拳道這樣的對抗性運動,容易出現暴力傾向,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不利。
研究發現,兒童三歲前都不適宜練習跆拳道,否則不僅不利於孩子鍛煉身體,反而容易造成傷害。養生之道網建議學齡前的兒童最好不要進行高強度、高難度的運動。
同時提醒家長,三歲以後的兒童,練習跆拳道,也需預防對其身體的安全隱患。因為孩子年紀還小,對危險的感知度不高,而且對危險的防範和對自身的保護也不足,進行高難度動作時可能造成損傷。
五六歲是開始學習跆拳道的最佳年齡,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身體發育已經正常,思想還是一張白紙,沒有形成不良習慣。而年齡再大一點就有一些比較穩定的思想了,要改變很困難。跆拳道講究的就是從小培養一個人的修養和美德。
最適宜跆拳道訓練的年齡是6-12歲,因為這個時候小孩子的骨骼尚未發育完全。韌帶也比較容易拉開來。最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小孩子剛開始記事,他所學到的東西不會輕易的忘記。但這個時候訓練的孩子以後有個缺點,就是會有些羅圈腿,即O型腿,需要家長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姿勢。
兒童練跆拳道有什麼好處,孩子幾歲練跆拳道好,看了以上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的內容,您清楚了嗎?
這跟汽車剛起動時直接加到五檔一般,對你的車將是一種極大的損害。4、踢擊:重點發展你的特踢法。
5、移動踢擊:練習步法與腿法的協調一致,例如前移踢擊、側閃踢擊與移後踢擊等等。
6、指戳攻擊:亦即標指,這是武道中最兇狠的一招。
(1)在發出“嘶”聲的同時進行準確攻擊。
(2)前移的同時進行攻擊並回復戒備式。
(3)移後的同時進行插擊並連接其它連續的反擊手段。
裝備需要:
1、空氣腳靶:用以練習腿擊的勁力,且不會挫傷持靶人。
2、紙片:用拳打或腳踢紙片來練習攻擊的準確度與自控能力。
3、拳腳靶:用以磨煉攻擊的力度、速度與準確性及連續攻擊能力。
挑選測驗:
1、敏捷性。
2、腿法攻擊的多面性:測踢、勾踢、前踢及弧度較大的旋踢。
3、用拳猛擊:直拳的各種用法,鉤拳的各種用法。
防守的解釋:放鬆,防守的同時進行反擊,防守後移的同時進行反擊。
步法的意義:是否已將此作為一項犀利的武器去運用。
課堂二
1、基本的健康:身體健康及充滿自信方可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2、熱身。
3、練習“滑動攻擊”:如墊步接側踢或後移步接側踢等等。
4、重點練習側踢:因為它是既安全又有效的踢法。
5、勾踢:
(1)用吊起的紙片去練習。
(2)由戒備式直接發出勾踢。
(3)由移動中去施展勾踢。
6、右手重拳練習:
(1)學會利用腳蹬地的反作用力去猛擊。
(2)學會利用強勁的腰力去重擊。
(3)學會在移動中發重拳。
課堂三
1、基本的健康。
2、重溫第二堂課中的勾踢。
(1)前移的同時勾踢。
(2)後移的同時勾踢。
(3)側移的同時勾踢。
3、重溫第二堂課中的“右拳重擊”。
4、向後移動的同時去反擊對方的側踢,而且已方的反擊武器則是勾踢。
5、用指插去反擊對手的“右拳重擊”(或者用勾踢去反擊,以及用側踢去反擊)。
6、練習左手拳法:由於左手距離目標較遠,故可在擊中目標之前不斷地增加打擊的衝力:
(1)利用杠杆原理去充分發揮身體的內在潛力。
(2)在前手的配合下突發左拳去重創對手。
(3)練習在移動中用左拳去狠擊對手。
課堂四
1、基本的健康。
2、重溫“左手拳法”(有步法移動)。
3、練習低位踢法:用以對付猛攻的對手(可利用木人樁前伸的腿去練習或踢擊在某一特定位置上的小沙包)。
4、練習阻止打擊法:用以對付對手的高位踢法,亦即截擊性腿法。
5、介紹並練習旋踢:
(1)由戒備式開始做基本動作。
(2)配合手法假動作做旋踢。
(3)跨步並旋轉攻擊。
攻擊:如鞭子抽擊般去猛擊對手。
課堂五
1、基本的健康。
2、重溫“旋踢”。
(1)作為一種攻擊手段。
(2)對付側踢(作為一種反擊手段)。
(3)對付對手的“腿法阻擊”(作為反擊手段)。
3、後拳攻擊:
(1)用以對抗對手的踢擊。
(2)在假動作引誘下去重擊對手(可閃至對手右邊再去打擊)。
4、“阻止踢法(攻擊):
(1)勾踢。(2)用側踢去追擊對手的快速後移。(3)用旋踢。
課堂六、一般重溫第一課的內容
1、低位元側踢
(1)攻擊(對手在右和左兩邊)
①直接踢。②作為阻礙。③可以是直線。④可打破對手的節奏。
(2)防禦(對手來自左右兩邊)
①作為防止踢。②作為一個阻礙踢。
2、後拳攻擊
(1)低位踢接後拳攻擊。(2)由對手右側攻入。(3)由對手左側攻入。
3、側踢
(1)右到左。(2)左到右。(3)腿阻擊之後(對手在右左)。
4、跑步練習練習腿的適應性。
5、仰臥起坐與躺地前舉腿(練習腹肌)。
6、阻止對手的側踢。
7、阻止對手的勾踢。
(1)側踢側跨步。(2)阻上旋踢。
8、阻止左刺(直)踢
9、左拳猛擊
(1)阻止對手的右直擊(踢)。
(2)阻止對手的右鉤拳。
(3)阻止對手的右後拳(對手此時左手居前)。
(4)阻止對手的左交叉拳。
(5)阻止對手的左擺拳。
課堂七、一般重溫第二課內容
1、勾踢
(1)攻擊。(2)對抗直刺踢。(3)對抗側踢。(4)對抗低位截擊。
2、直(前)踢
(1)右到右攻擊。(2)右到左攻擊。(3)防禦(或迎擊)。
3、旋踢
(1)作為攻擊手段。
(2)作為反擊手段:①側踢。②低防禦。
課堂八、組合腿法
1、前踢攻擊引路,側踢實踢。
2、前踢攻擊,後面的腿發起連續攻擊。
3、前腿勾踢,旋踢(後腿)連擊。
4、前腿側踢攻擊,前腿勾腿連擊。
5、低側踢佯攻,高位側踢實擊。
課堂九、黍手練習
這是截拳道中的核心技術,它可大大提高你在近距離搏擊上的能力。
課堂十、黍手練習基本的武器訓練。
基本的武器訓練:可根據情況去練習雙節棍或短棍。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的李小龍截拳道訓練方法,供參考。
養生之道網:
為什麼練太極拳膝關節痛?膝關節疼痛是太極拳練習者經常出現的問題,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那麼為什麼練太極拳膝關節痛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和解決辦法。為什麼練太極拳膝關節痛?
1、下肢承擔重量
練太極拳強調全身肌肉放鬆,關節鬆開。但這種放鬆必須建立在保持各關節的正常功能和正確位置的基礎上。練太極拳時,由於全身重量都由下肢承擔,所以少有人訴說上肢疼痛的,說膝關節疼痛者居多。如果肌肉鬆懈,姿勢又不中正合規,很多人甚至會關節損傷。
練拳架的過程中拳架下盤未達到正確要求,下肢在運動過程膝關節與腳尖方向不一致,導致膝關節內兩條交叉韌帶所承受的負荷不平衡,而引起的膝關節炎(多為髕前滑囊炎),此種情況在練完拳後的感覺尤為明顯,感到關節酸痛、酸脹,嚴重者患側關節可比健側關節腫脹,但休息過後可緩解。
2、練拳姿勢過低
練太極拳姿勢越低,膝關節承受的壓力越大,必然調動更多的肌纖維參與工作,才能支持膝關節維持支撐。所以我們說,以健身養生為目的,練太極拳姿勢高一些為好,不要蹲得太低,也儘量避免一足承重,虛步的兩足承重可三七開,即前足三分後足七分。
練習者本身下肢肌肉力量尤其是在耐力及控制力方面仍有所欠缺,但練拳時卻要求過高,拳架練的很低,負荷過重引起,此種情況有的人在膝關節稍上方的股四頭肌肌腱一段的酸痛會比較明顯,膝關節囊的酸脹感沒前種情況那麼明顯。
3、腳的位置不對
各式太極拳對腳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弓步,楊式太極拳要求,前腳順,即腳尖向前,後腳外撇約四十五度角。而吳式太極拳要求所謂“川字步”,兩隻腳尖都朝前,虛步也如此。如果做錯了,就都會造成膝關節損傷。
練太極拳膝關節痛怎麼辦?
有人對某地堅持練太極拳者做過一次抽樣調查,發現近30%的人膝關節半月板有程度不同的損傷。損傷的原因是練拳時姿勢不正確。所以要婚介膝關節痛,就要糾正錯誤姿勢。
1、練拳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姿勢的要求,膝關節與足尖方向要一致,練拳先要慢慢練,放鬆練,即使是發力的動作如掩手弘錘也不要發力打出,只要打出發力的意念就好了。
2、如果年紀較大或身體瘦弱者或平時缺乏體育鍛煉者,建議先從高架練起,即拳架不必要求太低,只要能做到重心的虛實變化就可。
3、可以練習站樁作為輔助練習,初時每次站樁的時間不用太長,適可而止,慢慢增加練習時間。
4、把注意力放在腰胯的轉換,襠開膝合,架子不要過低,全身的力儘量放到腳底,不要停留在膝蓋。
5、膝之後部疼痛是拉筋拉傷了,要小心保護十字韌帶。膝之上部及大腿部份是四頭肌,練拳酸痛是正常的事,注意強度就可以了,沒關係的,太酸痛時按摩下及休息一兩天就無事了。
6、中老年人在行架之前都有個熱身的過程,不要採取硬抻、猛壓、快轉、強下等方式,很容易致傷。在膝關節疼痛期間,不但熱身時按摩,練完拳按摩,要多按摩。
7、凡向前走勁時,勁向必須與腳尖、膝尖平行,三者不可出現夾角。勁力分叉,不但形成勁力的自耗,而且傷神。
8、行架過程中多是一腿負重,膝關節既要承受自身體重的壓力,還得承受運使勁力的衝擊。所以在主觀上減輕膝關節的壓力是十分必要的。
9、主要是在轉身時負重扭轉不要過度,腳尖與膝尖不要形成夾角,要始終保持在一個方向上。
10、做弓步時,前弓步的膝尖應落在腳面以內,小腿最好不要越過與地面的垂直線。
為什麼練太極拳膝關節痛,練太極拳膝關節痛怎麼辦,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的內容,供參考。
養生之道網:
本文是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少林大悲拳大悲陀羅尼拳是佛門密宗修心、養性、練身的一種修持功法,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25.伯牙撫琴
(1)弓步插掌
右腳前進與左腳並齊,再上一步,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同時,兩掌相合立掌前插(圖1-112、圖1-113)。
(2)轉身撫琴
右腳裡扣,身體左轉成馬步。同時,兩掌分開,掌心朝下由右向左平抹至左側,再收於腹前。同時,左腿收回與右腳並齊。隨後兩掌由身體兩側舉至頭上方,掌指相對(圖1-114a、圖1-114b、圖1-115)。
要點:兩臂平抹,掌心向下,小臂要持平,速度均勻,以腰帶臂,眼隨手轉
26.劈渡斬浪
(1)弓步雙劈掌
兩臂由體側下落,向前後分劈,力達掌根。同時,右腿向右側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式。目視右掌(圖1-116)。
(2)進步揚掌
①右掌向上、再向左肩前弧形擺動,經體前向右下穿掌,並成右僕步(圖1-117)。
②接上動,身體起立,右腿屈弓。左腿伸直,順勢從右腿內側邁前一步。隨之右腿蹬直,左腿屈弓成左弓步。右掌上架,左掌向前撩擊(圖1-118)。
③上動不停,身體右轉,右腿屈膝前弓。右臂上架不動,左臂前伸,隨體右轉運行,掌心向上。目視前方(圖1-119)。
要點:進步揚掌動作要連貫進行,僕步要低,挑掌和撩擊要協調配合,左掌向前撩擊時要力達掌心。
27.羅漢拂塵
(1)進步撩掌
①接上動,右弓步不動,右手抱拳置右腰側,左臂稍屈,掌心向外(圖1-120)。
②上動不停,左手屈肘回摟,右手仰掌前穿(圖1-121)。
③上動不停,左腿僕步,左手立掌下穿(圖1-122)。
④上動不停,左腿屈弓,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左臂上挑,右臂平伸與肩平(圖1-123)。
⑤上動不停,右腳經左腿內側上一大步,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同時,左手屈肘上架,掌心向上,右掌向前撩擊(圖1-124)。
(2)馬步橫掌
①左腳略微內收,左腿屈膝,兩腿半蹲成馬步。同時,右手屈臂亮掌于頭上方,左掌下落於小腹前,掌心向下(圖1-125a、圖1-125b)。
②上動不停,左臂外旋直臂向左側橫擊,掌心向上。目視左掌(圖1-126)。
28.馭伏麒麟
(1)弓步雙劈掌
①兩臂上舉交叉,左內右外(圖1-127)。
②上動不停,右腿挺膝蹬直,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同時,兩臂向前後劈下,掌心向內,掌指向上。目視左掌(圖1-128)。
③右腳經左腿內側向前上一步,然後屈弓成右弓步。同時,右掌向前劈,下劈至肩平,力達掌根,左掌向後撩掌。目視右掌(圖1-129)。
(2)合腿切合掌
①右腿直立向右前方跨一小步,足尖點地。同時,右手由內向外畫一小弧(圖1-130)。
②上動不停,左腿由後向上直腿裡合。同時,左臂隨左腿上擺(圖1-131)。
③上動不停,左腿下落屈膝,左腳掌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右腿屈膝半蹲。左掌下插于左腿內側,右拳抱於右腰側(圖1-132)。
要點:左腿裡合速度要快,右腿支撐要穩,左腳落地時要輕,虛步儘量下低。
29.力劈華山
左腳向前邁步落實,屈膝成左弓步式。同時,兩臂先在身前交叉,然後雙掌由襠下向前後分割,左掌在前,右掌在後。目視前方(圖1-133、圖1-134)。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的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更新完畢,供參考。
養生之道網:
本文是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少林大悲拳大悲陀羅尼拳是佛門密宗修心、養性、練身的一種修持功法,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19.項莊舞劍
(1)右僕步推掌
左腿微向後移,屈膝下蹲,右腿伸直,平僕成右僕步式。同時,左臂屈肘回收至左肩前,拳心向外,右掌在左臂回收的同時向前下推按。目視右掌(圖1一85、圖1-86)。
(2)左僕步推掌
兩腿蹬地起立,右腿經左腿內側向後方跨一步,然後屈膝下蹲,左腿伸直平僕成左僕步式。同時,右臂屈肘外旋回收至右肩前,拳心向外。左拳變掌,在右拳回收的同時向前下推按。目視左掌(圖1-87)。
(3)並步下栽掌
右腿挺膝直立,左腿屈膝前弓,隨即右腳向左腳靠攏,兩腿屈膝半蹲。同時,右拳向前下直臂前沖,拳心向裡,力達拳面,左掌收回停於右臂內側(圖1-88、圖1-89)。
要點:撤步與挽臂推掌要靈敏協調,僕步時要頭正腰直,防止凸臀、拔跟。
20.童子亮捶
(1)雙拳內挽兩腿仍屈膝半蹲。左掌變拳,兩拳向內翻轉至拳心向下,兩拳十字交叉,兩臂微屈。目視前方(圖1-90a、圖1-90b)。
(2)立身亮捶
兩腿直立,挺胸收腹。同時,右臂由下向上直臂上舉,拳心向前。左臂向後撩,拳心向上。目向前平視(圖1-91)。
要點:右拳上沖與左拳後撩時兩臂要挺直。氣要沉,兩膀微松,頭正項直。
21.掌下飛花
(1)弓步沖拳
左腳向左前方邁一步,屈膝前弓,右腿蹬直成弓步。同時,右臂下落,臂內旋,拳心向下,停于左腋下。左臂外旋,拳心翻轉向上,由後向前,經右拳腕上方向前衝擊(圖1-92)。
(2)獨立如意手
①左拳變掌,臂內旋向上舉起,臂微屈,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右拳變三叉訣(圖1-93)。
②上動不停,左腿直立,右腿屈膝前提,足尖下垂。同時,右臂微收,右手三叉訣順勢劃弧於右小腿內側。目視前方(圖1-94)。
要點:(1)獨立時支撐腿要直、穩,挺胸,直腰,不可彎腿。(2)右手掐訣時,用拇指壓住中指和無名指,其餘二指伸直挺腕。
22.白猿獻果
(1)右腳前落,屈膝前弓,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同時,右臂屈肘回收,右掌立於右肩上方。左臂由下向上略抬至與肩平,再向前立掌劈出,掌指向前,掌腕微提(圖1-95)。
(2)左臂屈肘收回,左掌立于左肩前,然後迅速臂外旋向前平砍,掌心向上,力達掌根。目視左掌(圖1-96、圖1-97)。
23.犀牛望月
(1)弓步雙劈掌
身體向左轉體約90度,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式。兩臂前後掄劈,掌指向上(圖1-98)。
(2)拗步分掌(夜叉巡視)
①兩腳不動,上體儘量向左轉。同時,右臂向上、向前劈出,左臂也向上、向後劈出,掌心均向左側。目左視(圖1-99)。
②上動不停,兩臂屈肘收抱於腹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身體前傾(圖1-100a、圖1-100b)。
③上動不停,兩臂同時前後分開,左手向後托打,右手向前擊打,力達掌背。目視左手(圖1-101)。
要點:弓步雙劈掌時,兩掌均向上舉起劈下,力達掌根。拗步分掌時,弓步要低,上體儘量左扭,左腳、左膝內扣,注意直腰落臀。
24.老君采氣
(1)弓步合掌
①右腿上前一步,面向運行前方,兩手同時下落置於兩胯旁(圖1-102)。
②左腳上一步,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式。同時,兩臂由兩側向前擺動,兩掌心相合。目視前方(圖1-103)。
(2)捧簫式
①左腳向右腳靠攏,兩腳向右碾轉使身體右轉90度。同時,兩臂屈肘,兩掌相對上抬于頭右前方(圖1-104)。
②左腳向左側伸腿平僕,右腿屈膝下蹲。同時,兩掌向前運行(圖1-105)。
③右腿蹬直,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式。同時,兩掌直臂前伸,兩掌相合。目視前方(圖1-106)。
(3)坐胯身仰
①身體向右轉約180度。同時兩臂伸直,兩掌心仍相合。右腿伸直,重心移至左腿,同時上體後仰約30度兩掌握拳,拳心向下收回腰間(圖1-107、圖1-108)。
②上動不停,左腳外擺,右腳內扣,身體後轉約1800度兩臂伸直,兩掌相合成左弓步,然後重心後移至右腿,上體後仰約30度,兩掌握拳,收回腰間(圖1-109、圖1-110)。
③上動不停,左腳前進半步踏實前弓,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同時,兩拳變掌前伸合掌,臂伸直。目視前方(圖1-111)。
要點:兩掌平抹與轉體要協調一致。重心後移時上體微向後仰,重心落於後腿,前腿伸直,足尖虛點地面,不可滯重。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的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供參考。
養生之道網:
本文是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少林大悲拳大悲陀羅尼拳是佛門密宗修心、養性、練身的一種修持功法,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13.落地生根
(1)側踹腿
①兩手不動,兩腿挺膝直立,兩掌合攏不變(圖1-53)。
②右腿向右側彈踢,力達足尖。目視右前方(圖1-54)。
(2)馬步撐掌
右腿屈膝收回,然後下落成馬步。同時,雙掌向左右分掌撐按。目視前方(圖1-55、圖1-56)。
要點:右腳向右側彈踢時要有力度,力達足尖。左腿站立要穩。馬步分撐時,兩腿儘量屈蹲,足尖向前。兩臂向兩側分撐,要力貫小臂和掌根。身正步穩。
14.天人展卷
(1)進步揚掌
①上體微左轉,左足尖外擺45度,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式。同時,右臂由下向右、向上弧形擺動(圖1-57)。
②上動不停,左腿深屈下蹲成右僕步式。右臂繼續由上向左側擺動,右掌立掌向右腳面上穿插,左臂向身後斜舉(圖1-58)。
③上動不停,左腿挺膝伸直,右腿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式。兩臂平伸,掌心向外,後臂略高(圖1-59)。
④上動不停,左腳向前上一大步,屈膝成左弓步式。同時,右臂上舉,左掌由後向下、向前撩擊,前臂微屈,掌心向上。目視前方(圖1-60)。
要點:僕步要低,平僕之腿不可彎曲,足尖裡扣,不可掀跟。
(2)天人展卷
①身體右轉約90度,兩腿屈蹲成馬步式。同時,兩手向懷中下按,掌心向下,左上右下(圖1-61a、圖l-61b)。
②上動不停,兩臂外旋使掌心翻轉向上,同時向左右兩側平分,兩臂端平(圖1-62)
15.金甲伏虎
(1)進步撩掌
①右掌由右向上再向左經左肩前再向右下穿掌,停於右足面上方。同時,兩腿由馬步變成右僕步。目視右掌(圖1-63)。
上動不停,左腿挺膝蹬直,右腿前弓。右臂由下向上停于正前方,左臂伸直,立掌於體左側(圖1-64)。
③上動不停,左腳向前上一大步,屈膝成左弓步式。同時,右臂上舉,左掌由後向下、向前撩擊,前臂微屈,掌心向上。目視前方(圖1-65)。
(2)提膝推掌
①接上動,重心移至右腿,右腿屈膝下蹲成左僕步。同時,兩掌向左弧形擺動,右臂上架,左直臂下按,掌心向下(圖1-66)。
②上動不停,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兩臂平伸立掌(圖1-67)。
③上動不停,左腿挺膝蹬直,右腿屈膝前提,足尖下垂。同時,右臂仰掌由後向下、向前抄出,左掌停於右小臂處,右掌變拳,拳心向上收於右腰間,左掌向前下推按(圖1-68、圖1-69)。
(3)歇步下沖拳
①上體不變,左腿挺膝蹬直,右腳向右側後擺動。左臂上抬至頭左方(圖1—70)。
②右腿向後再向左擺動,右腳落于左腳左後方,兩腿屈膝全蹲成歇步。右拳向前下衝擊,力達拳面,拳心向上。同時,左手收置於右大臂內側(圖1-71)。
要點:右腿擺動要平、要穩,支撐腿不得搖晃移動。
16.馭伏麒麟
(1)弓步劈掌
①上動略停,兩腿直立,重心偏于左腿。同時,兩臂上舉,在頭頂上方交叉,兩掌心向上(圖1-72)。
②上動不停,右腳向右側邁一大步,右腿屈弓成弓步式。同時,兩臂立掌向前後劈下,立達掌根。目視右掌(圖1—73)。
(2)虛步刁擄
上動不停,右腳微向左前方前移,足尖點地,重心落于左腳。同時,右掌由左下向右上方掃擄。目視右掌(圖1-74)。
(3)合腿劈拳
上動不停,左腿由後向前上弧形擺動至體前下落,足尖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左臂隨右腿下落直臂下劈,左掌變拳,拳眼向上,力達拳輪,右掌扶于左臂內側(圖1-75、圖1-76)。
要點:右手刁擄和左腿裡合劈拳要連貫進行,手、眼、身法、步同時完成。裡合腿要盡力高擺,支撐腿要直,不可彎腿彎腰。
17.普灑甘露
(1)弓步左插掌
接上動,左腿向前進步踏實前弓,右腿挺膝蹬直。同時,左拳變仰掌,右掌置左小臂處也仰掌。目視左掌(圖1-77)。
(2)進步雙插掌
右腿經左腿內側上步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同時,右臂向前,掌心向上。目視掌前(圖1-78、圖1-79)。
(3)並步撣手
左腳向右腳並步半蹲。兩掌同時從上向下,經體側輕撣,兩臂屈肘,小臂上抬,使兩掌置於兩肩前方(圖1-80a、圖1-80b、圖1-81a、圖1-81b)。
(4)甘露手
上動不停,兩腿並步直立。左臂伸直,小臂向前甩出,左掌下點,掌心向內。右臂屈肘,右掌扶于左臂上內側。目視左掌(圖1-82)。
18.雲燕歸巢
(1)並步架打
左腿向左前方跨一步,兩腿屈膝略蹲。同時,左掌變拳屈肘上架於太陽穴旁,右掌向左側運行,停于左小臂下(圖1-83)。
(2)右弓步沖拳
右腳向右前方跨一步,屈膝前弓,左腿挺膝蹬直,成右弓步式。同時,右臂屈肘上架於頭右上方,左掌變拳,經左腰側向右前方立拳衝擊,力達拳面。目視左拳(圖1-84)。
要點:注意挺胸塌腰,沉肩垂肘,不可彎腰、撅臀。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的少林大悲拳動作圖解,供參考。
養生之道網
:本文是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少林大悲拳大悲陀羅尼拳是佛門密宗修心、養性、練身的一種修持功法,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7.達摩指路
(1)緊接上動,兩腿起立半蹲。同時,右臂內旋、屈肘,使掌心翻轉向上,停于頭上方,左掌順勢向左下撐按(圖1-31)。
(2)上動不停,兩腿屈蹲成歇步。同時,兩臂在身前下落,停于左膝前,掌心向下,左掌變成劍訣式,掌指相對。目視前下方(圖1-32)。
(3)上動略停,兩腿略起,以腳跟和腳掌為軸,向右碾轉一周,仍成歇步下蹲姿勢,臀部坐在左小腿上。兩手向右側平擺,右臂平,掌心向下。左臂屈肘收於胸前,左手仍為劍訣。目視右掌(圖1-33、圖1-34)。
(4)右臂由下向後再向上直臂弧形擺動至頭頂上方,掌心向上。同時,左臂直臂向前探指,劍訣手心朝下。左腿屈膝上提,成右獨立提膝式。目視劍指方向(圖1-35)。
要點:以上動作要連貫完成,並與左臂前指、左腿提膝同時完成,不可有先後之分。支撐腿要直,背要挺,頭要上頂,氣要下沉。
(5)左劍訣變拳,收回抱于左腰側,拳心向上。隨即左小腿伸直,足用力向前蹬踢(圖1-36、圖1-37)。
8.合掌禮佛
(1)僕步穿掌
左腿經右腿裡側向身後僕腿,成左僕式。同時,左臂直掌向下插至左腳上方,右臂斜上舉。目視左手(圖1-38)。
(2)弓步前指
右腿挺膝蹬直,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式。同時,左臂上抬向前探指。目視左手前方(圖1-39)。
(3)立正合掌
上動不停,右腳上步與左腳並齊,兩腿直立。同時,右臂由後向前與左掌合掌,掌指朝上。目視兩掌(圖1-40)。
要點:以上動作為一組連貫動作,僕步要低,腳跟不可掀起離地。並步合掌,上體略向前傾,凝神靜氣,氣沉丹田。
9.昆侖試劍
(1)錯掌僕步
①右臂不動,左臂屈肘回收將左掌收至右大臂裡側(圖1-41)。
②左臂直掌前穿至右臂手腕上方。同時,右臂屈肘收回,將右掌置於左肩內側,雙掌指向前(圖l-42a、圖1-42b)
③上動不停,右掌直臂向前穿至左掌上方。左腿向身後撤一大步,右腿下蹲成左僕步式。同時,左掌直臂下穿,使掌指置於左足上方。目視左掌(圖1-43)。
(2)青龍出水
①右腿蹬地直立,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式。同時,右臂由後向上、向前下落,左掌變拳抱于左腰側(圖1-44)。
②上動不停,右臂向胸前下落,右掌置於左胸側。同時,左拳經右臂內側上穿,拳面高與肩平。目視左拳(圖1-45)。
10.金剛護法
右臂內旋經左臂外側上舉于頭上方。右足蹬地,屈膝前提,足尖下垂,左腿挺膝伸直。同時,左拳先收於胸前,然後向前衝擊。目視左拳(圖1-46)。
要點:架掌、沖拳與提膝獨立要協調一致。
11.般若觀相
(1)接上動,右腳向前落下,腳掌踏地。同時,右掌下落,交搭于左掌上,兩掌心均向內(圖1-47)。
(2)上動不停,以兩腳掌為軸,向左碾轉至正後方(約90度),收腳踏實,兩腿直立,拔腰挺胸(圖1-48)。
(3)上動不停,兩腳繼續向左碾轉180度,面向正前方,兩腿交叉右後左前。同時,兩掌隨身體轉動仍停於面前(圖1-49)。
要點:兩腳向左碾轉時,交替以足跟足前掌轉動。旋轉時頭要正,身要直,不可前俯後仰,兩掌心向裡,意為照鏡也。
12.合掌禮佛
(1)長臂羅漢
兩腿不動,兩掌分開分別向下,經體側向上舉臂,至頭上方兩掌心相對。目視兩掌(圖1-50、圖1-51)。
(2)歇步合掌
兩腿屈膝下蹲成左歇步式。同時,兩掌合十徐徐下落於胸前。目視前方(圖1-52)。
要點:兩臂下落分掌上舉,由下向後、向上高舉要連貫圓活。合掌下落要與屈膝下蹲協調一致,不可有先後之分。
以上就是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的少林大悲拳動作圖解,供參考。
養生之道網:
本文是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少林大悲拳大悲陀羅尼拳是佛門密宗修心、養性、練身的一種修持功法,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少林大悲拳全套動作圖解。1.觀音合掌
(1)立正姿勢站好,頭正、項直、松肩、塌腰夕兩足並立,兩手下垂於體側。兩目向前平視,口微閉,舌頂上齶,呼吸自然(圖1-1)。
(2)右腳不動,左腳向左側跨半步,兩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圖1-2)。
(3)身體不動,兩臂由下向體側抬平,兩臂與肩平,同時兩掌徐徐變勾,勾尖朝下。目視前(圖1-3)。
(4)上動不停,兩勾手變立掌上挑,掌心向外,掌指向上。目視右掌(圖1-4)。
(5)上動略停,兩臂內收,使兩掌在胸前合掌,掌指向日盯。目視前方(圖1-5)。
(6)上動不停,兩掌由胸前向下合攏成立掌,掌指向上,停於胸前。目視前方(圖1-6)。
要點:上述動作需連貫完成,勾手時,五指不可捏得過緊。兩掌在胸前合掌時,掌心要緊貼,不可分離。兩肘要端平,兩腋下要空,使氣血流暢,心靜體松。
2.疊手摩掌
(1)兩掌由胸前向下翻轉使兩掌指朝下,並直臂下伸於小腹前(圖1-7)。
(2)上動不停,身體不動,兩掌互握,左下右上,停於腹前(圖1-8)。
(3)上動不停,兩掌心左右碾轉換位成左上右下握式(圖1-9)。
3.三叉訣
(1)右足跟微內收,右膝微屈略蹲。左腳向右腳內側靠攏,足尖點地,足跟提起。同時,兩臂向右側抬起,兩掌不變。目視右前方(圖1-10)。
(2)上動不停,右腿不動,左腳向左側蹬腿伸直,全腳掌著地,足尖內勾。同時,兩臂向右側伸直,兩掌心相搭前送,右手背朝外,左掌背朝內。目視前力(圖1-11)。
(3)兩足不動,上體微左轉。同時,兩掌心緊貼翻轉,使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圖1-12)。
(4)上動不停,右腿屈膝全蹲,左腿平僕,足尖內收成左僕步式。兩手分開,右掌下落於右膝前,左掌立掌向前下插伸于左腳面上。目視左手(圖1-13)。
(5)上體不動,兩腿仍成左弓步式。左手臂向前抬起,手與肩同高,食指和小指伸直,中指和無名指屈曲與大拇指指端相捏,成三叉訣手型。同時,右手向後下方伸展,食指與中指伸直,無名指與小指屈曲,拇指指端壓在無名指與小指的指甲上,成劍訣式(圖1-14)。
(6)上動不停,右腳蹬地屈膝前提,左腿伸直獨立。同時,左手上抬伸直,右手先收于左胸前,然後持劍訣向前平伸前指。目視前方(圖1-15)。
要點:三叉訣(1)-(6)動要連貫完成。弓步時後蹬之腿要伸直,不可彎曲。獨立式,支撐腿要挺膝蹬直,提膝之腿要儘量高抬,膝高過腰,足尖繃直,上體正直,不可前俯後仰或左右歪斜。
4.雙手托缽
(1)上體不動,兩手變掌,右手上抬與左手相合成十字手,右上左下,掌心向前上方(圖1-16)。
(2)上動不停,上體微左轉,兩臂向左、右兩側下落。同時,身體微向右轉,右腿前伸蹬出(圖1-17)。
(3)兩腿屈膝全蹲交叉成歇步式。同時,兩臂下落(圖1-18)。
(4)托缽式。兩臂屈肘內收,向右膝前包抄,兩手心向上,掌指相對。目視前方(圖1-19)。
(5)兩手上托至胸前。同時,左腿屈膝上提,足尖繃直下垂,成右獨立式。目視左前方(圖1-20)。
要點:兩腿歇步下蹲與兩臂下落包抄要緩,協調和順。提膝獨立與兩手上托要配合協調,支撐腿要伸直,提膝腿要高過腰。
5.轉身劈靠
(1)右腿屈膝下蹲,左腿下落,足尖虛點地面,成左虛步式。同時,左掌斜向右下插,掌心向上,停於右腰腹側。右掌向左上穿,掌指向上,停于左肩前。目視左前方(圖1-21)。
(2)上動不停,右腳不動,左腿挺膝伸直,足尖仍點地。同時,上身向後貼身,微向右轉。目視右前方(圖1-22)。
(3)上動不停,左腳向左邁步落實,左腿屈膝前弓,右腿挺膝蹬直成左弓步式。同時,上體微左轉,兩臂右下、左上向前後分靠,右掌心向下,左掌心向上。目視左掌(圖1-23)。
要點:虛步抱臂,右腿儘量屈蹲蓄力,然後擰身右靠,力貫兩臂。
6.天王鎮魔
(1)僕步穿掌
①左足尖內扣,挺膝伸直,重心移至右腿,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式。同時,左手臂內旋,掌心向下經胸前下按,停於右大腿上方。右臂外旋,掌心翻轉向上亮掌,掌心向上。目視前方(圖1-24)。
②上動不停,右腿全蹲,左腿平鋪成左僕步式。同時,左臂伸直,掌指向前下插,掌心向外,右臂向右側伸直,兩臂成一斜線。目視左掌(圖1-25)。
(2)提膝推按掌
上動不停,右腿蹬地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式。同時,左臂上挑,右臂自然下落(圖1-26)。
(3)上動不停,右臂由後向前上抄,高與肩平,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內翻,掌心向下,停於右大臂上(圖1-27)。
(4)上動不停,左腿挺膝直立,右腿屈膝前提,足面繃直。同時,右手握拳收抱於右腰側,左掌向前下推按,掌指向右。目視前掌(圖1-28)。
(5)歇步掄掌
上體和兩臂不動,右腳側蹬,然後右腿向右再向後弧形擺動,落于左腿左後側,兩腿屈膝全蹲成歇步,臀部坐於右腿上。同時,兩臀屈肘在身前相抱,掌心上下相對(左上右下)。目視前方(圖1-29、圖1-30)。
要點:以上動作應連貫完成,一氣合成。僕步要低,提膝要高過腰。站立要穩,上體微向前傾,頭要正,腰要直,膝要挺,左掌前推要有力。不可搖擺歪斜。
養生之道網:
孩子幾歲練跆拳道好?現在很多家長都傾向于讓孩子學習跆拳道健身且可以自衛,那麼孩子幾歲練跆拳道好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分析孩子幾歲練跆拳道好,看看吧。兒童練跆拳道有什麼好處?
1、鍛煉右腦
練習過程不單是骨骼肌肉的收縮,而是空間感知、經驗、類型識別等右腦功能的綜合發揮,因此非常有利於發展兒童的空間轉換、形體感知等右腦功能,提高了形象思維和創造力。
2、提高柔韌
跆拳道的動作中有各種踢腿、手臂的上格、下截、拉伸等動作,可使幼兒的肌肉和力量得到增強,肌腱、韌帶、肌肉的彈性得以提高,從而增強兒童的體力和柔韌性。
3、減肥瘦身
跆拳道訓練可分解機體內多餘的脂肪,加快新陳代謝,起到很好的減肥瘦身功效,讓身體挺拔、修長、充滿青春活力。
4、促進長高
持續的訓練能促進骨骼的生長,提高心肺功能,據國際權威機構研究,從小參加跆拳道訓練的人,成年後比不參加訓練的人平均高出5-10釐米。
孩子幾歲練跆拳道好?
有的家長想讓孩子儘早學習,這種急於求成的心理要不得。兒童年紀小的話,由於身體和骨骼發育未完全,達不到練習跆拳道在平衡能力、肌肉力量方面的要求。同時,對孩子心理也會產生影響,低齡孩子的情緒自控能力較差,如果練習像跆拳道這樣的對抗性運動,容易出現暴力傾向,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不利。
研究發現,兒童三歲前都不適宜練習跆拳道,否則不僅不利於孩子鍛煉身體,反而容易造成傷害。養生之道網建議學齡前的兒童最好不要進行高強度、高難度的運動。
同時提醒家長,三歲以後的兒童,練習跆拳道,也需預防對其身體的安全隱患。因為孩子年紀還小,對危險的感知度不高,而且對危險的防範和對自身的保護也不足,進行高難度動作時可能造成損傷。
五六歲是開始學習跆拳道的最佳年齡,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身體發育已經正常,思想還是一張白紙,沒有形成不良習慣。而年齡再大一點就有一些比較穩定的思想了,要改變很困難。跆拳道講究的就是從小培養一個人的修養和美德。
最適宜跆拳道訓練的年齡是6-12歲,因為這個時候小孩子的骨骼尚未發育完全。韌帶也比較容易拉開來。最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小孩子剛開始記事,他所學到的東西不會輕易的忘記。但這個時候訓練的孩子以後有個缺點,就是會有些羅圈腿,即O型腿,需要家長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姿勢。
兒童練跆拳道有什麼好處,孩子幾歲練跆拳道好,看了以上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的內容,您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