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 睡眠的時間也短了, 經常失眠, 老年的入睡時間延長、易醒等情況經常發生, 一般到晚上也睡不好覺, 那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性因素:年齡越大, 睡得越少, 這是眾所周知神經細胞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 而睡眠是腦部的一種活動現象, 由於老年人神經細胞的減少, 自然就能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礙, 而失眠則是最常見的症狀。
(2)腦部器質性疾病: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 腦動脈硬化程度逐漸加重, 或伴有高血壓、腦出血、腦梗塞、癡呆、震顫麻痹等疾病, 這些疾病的出現, 都可使腦部血流量減少,
(3)全身性疾病:進入老年, 全身性疾病發生率增高。 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 以及其他退行性脊椎病、頸椎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木等。 這些病, 可因為疾病本身或伴有症狀而影響睡眠, 加重了老年人的失眠。
老年人為何到晚上睡不安呢?
(4)精神疾病:有關資料統計, 老年人中, 有抑鬱狀態及抑鬱傾向的比例明顯高於年輕人。 抑鬱症多有失眠、大便不通暢、心慌等症狀, 其睡眠障礙主要表現早醒及深睡眠減少。 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 後半夜睡眠障礙越來越嚴重, 主訴多為早醒和醒後難再入睡。
(5)心理社會因素:各種的心理社會因素, 均可引起老年人的思考、不安、懷念、憂傷、煩惱、焦慮、痛苦等,
(6)環境因素:這也是引起老年人入睡困難及睡眠不安的原因。 比如, 屋居臨街、鄰居喧嘩、周圍環境嘈雜等, 亦可使老年人難於入睡。 環境雜亂不甯, 還易將睡眠淺的老年人吵醒而不能再入睡。
(7)藥物因素:睡前服用了引起神經興奮的藥物, 如治療結核病的異煙肼, 治療喘息的麻黃素、氨茶鹼等, 易產生興奮而難以入睡。 另外左旋多巴、苯妥英鈉等都能引起老年人失眠, 左旋多巴能引起失眠, 而且還可引起惡夢, 擾亂睡眠。 夜間服用利尿劑會增加夜尿次數,
老年人為何到晚上睡不安呢?
(8)有的老年人對睡眠有恐懼感, 擔心一眠不醒, 一旦遇到失眠, 心情又十分緊張。 情緒一緊張, 反過來又影響睡眠;有時即使睡著了, 也是惡夢不斷, 形成惡性循環。 相反, 有的老年人認為, 自己的睡眠時間太少, 加上晚間無所事事, 覺得無聊, 所以一到天黑就早早上床睡覺, 到了夜裡3~4點鐘, 就已經睡了7~8小時;醒來以後, 想東想西, 使自己難以再度入睡。
(9)白天睡眠過多:老年人白天沒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所以白天小睡過多, 也是影響夜間老年人睡眠的原因之一。 老年人一般瞌睡多, 在環境安靜, 無所事事的情況下, 白天小睡容易增多。 適當控制白天睡眠, 則能明顯改善夜間的睡眠品質。
(10)夜尿增多:夜尿次數增多是老年人的普遍現象, 除了利尿劑會增加夜尿次數外, 老年人逼尿肌功能紊亂以及前列腺肥大, 膀胱內殘餘尿多, 也會導致夜尿次數增多, 從而擾亂睡眠。
老年人的睡眠有四個特點:
一是入睡的潛伏期要比年輕人延長;
二是午睡時間較長;
三是24小時中總的睡眠時間增加, 但夜間睡眠時間有所減少;
四是老年人在後半夜常出現覺醒, 大約有15%的老年人常于清晨5時以前醒來。 但大部分老年人把衰老過程中生理性的睡眠改變, 誤以為是失眠, 因而服用各種安眠藥, 久而久之對身體產生很多不良影響。
老年醫學研究證明, 老年人失眠有80%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20%是受身體因素影響,
總結:不要總吃些安眠藥來助睡眠, 大家應該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 早睡早起, 注意調節心理問題。 才能達到更好的睡眠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