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 這點毋庸置疑。 我們每天都要喝水, 但是, 你知道嗎?其實, 喝水也有講究哦!怎麼喝水才是健康的呢?今天, 微微健康網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吧!
人和水息息相關, 地球的表面, 為4/3海水所覆蓋;人體的組成成分, 70%是水。 隨著氣溫越來越高, 喝水這一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也愈發重要了, 無論是對於每天待在辦公室空調房裡的office lady, 還是對於經常在室外運動出汗的muscle man。
水對人體的作用, 僅次於氧氣。 人在咀嚼食物時, 需要唾液, 消化食物需要胃液等, 而這些消化液, 絕大部分都是由水組成的。 在人體的整個新陳代謝過程中,
水對人體的生理功能
1.水作為溶劑, 參與人體內的新陳代謝。
2.水是細胞和體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體的每個細胞及其基本單元均含有水分, 人體的各種腺體分泌物均為液體。
3.水保持著人體一定量的血容量。 人體的血液含水量約占80%。
4.水對調節人體體溫起到重要作用。
5.水對人體關節肌肉和體腔起到重要的潤滑作用。
水應該怎麼喝?
1.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水分
水果中的水分含有優質的有機礦物質, 因此比一般的水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體內的礦物質離子泵可以把水分供應到最需要的地方,
植物中的水分含有植物根莖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時吸入的鈣、鐵、硫、鋅、銅、錳、矽、硒等各種優質有機礦物質。 而且還含有抗氧化功能強大、能有效預防老化和疾病的植物性化學物質, 真可謂一石二鳥。
所以, 在運動後出了一身汗後, 吃一塊西瓜或是葡萄更解渴。
2.在食物中攝取水分是最好的途徑
與其在飯後補充水分, 細胞更喜歡在進餐時一同攝取所需的水分。 如果在消化食物的同時能夠吸收營養成分和所需的水分, 細胞可以在飯後30分鐘內獲得新鮮的細胞液和活力。
補充水分最理想的方法是通過食物直接攝取。 大部分的水果和蔬菜都含有豐富的水分。
蔬菜中, 白菜和生菜類所含的水分尤其豐富。 可以在吃飯時就著吃些包飯菜, 或者飯後吃些水果或蔬菜等含水量高的食物, 這些都是補充水分的良好習慣。 如此一來, 不僅能攝取水分, 而且食物中的膳食纖維可以給人飽腹感, 能降低總的飯量和攝取的熱量, 有助於減肥。
但是在吃飯途中喝水或喝湯的習慣反而會影響消化。 吃飯途中喝的水會稀釋消化液, 大量的醬湯可能導致鈉攝取過量。
一天喝水行程表
6:30
整夜睡眠後, 身體開始缺水, 起床後先喝250ml的水, 可幫助腎臟及肝臟解毒。 喝完水後, 別馬上吃早餐,
8:30
清晨從起床到辦公室的過程, 時間總是特別緊湊, 情緒也較緊張, 身體無形中會出現脫水現象, 所以到了辦公室後, 先別急著泡咖啡, 給自己一杯至少250ml的水!
11:00
在空調房裡工作一段時間後, 一定得趁起身動動的時候, 再給自己一天裡的第三杯水, 補充流失的水分, 有助於放鬆緊張的工作情緒!
12:50
用完午餐半小時後, 喝一些水, 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 不僅對健康有益, 也能助你維持身材。
15:00
喝上一大杯水, 除了補充在空調房裡流失的水分之外, 還能使頭腦清醒。
17:30
下班離開辦公室前, 再喝一杯水。 想要運用喝水減重的, 可以多喝幾杯, 增加飽足感, 待會吃晚餐時, 自然不會暴飲暴食。
22:00
睡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再喝上一杯水, 目標達成!今天已攝取2000ml的水量了。 不過別一口氣喝太多, 以免晚上經常上洗手間影響睡眠品質。
以上內容就是針對女人一天的健康科學飲水方案來介紹的。 其實, 很多我們認為莫名其妙的病並不是那麼莫名其妙, 有時候, 只是做到正確的喝水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喝水這個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隱藏著很大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