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脈經》選錄之呼吸沉浮定五臟脈

呼出心與肺, 吸人腎與肝, 呼吸之間, 脾受穀味, 其脈在中。 心肺俱浮, 浮而大散者心, 浮而短澀者肺。 腎肝俱沉, 牢而長者肝, 濡而來實者腎。 脾為中州, 其脾在中。

因指下輕重以定五臟。 即前所謂三菽六菽之重也。

三部所主。 寸為陽, 為上部, 主頭項以下, 至心胸之分也。 關為陰陽之中, 為中部, 主臍腹胠脅之分也。

尺部為陰, 為下部, 主腰足脛股之分也。 凡此三部之中, 每部各有浮、中、沉三候。 三而三之, 為九侯也。 浮主皮膚, 候表及腑。 中主肌肉, 以候胃氣。 沉主筋骨, 候裡及髒也。

凡診脈之道, 先須調平自己氣息, 男左女右, 先以中指定得關位,

卻齊下前後二指, 初輕按以消息之, 次中按消息之, 再重按消息之, 然後自寸關至尺, 逐部尋究。 一呼一吸之間, 耍以脈行四至為率, 閏以太息, 脈五至, 為平脈也。 其有太過不及則為病, 看在何部, 各以其部斷之。

凡診脈須要先識時脈, 胃脈, 與臟腑平脈, 然後及於病脈。 時脈謂春三月, 六部中俱帶弦;夏三月, 俱帶洪;秋三月, 俱帶浮;冬三月, 俱帶沉。 胃脈謂中按得之, 脈和緩。 臟腑平脈已見前章。 凡人臟腑脈即平, 胃脈和, 又應時脈, 乃無病者也, 反此為病。

診脈之際, 人臂長則疏下指, 臂短則密下指, 三部之內, 大小、浮、沉, 遲、數同等, 尺、寸、陰、陽, 高、下相符, 男、女, 左、右, 強、弱相應.四時之脈不相戾, 命日平人。 其或一部之內, 獨大、獨小、偏遲、偏疾,

左右、強弱之相反, 四時、另女之相背, 皆病脈也。 凡病脈之見, 在上日上病, 在下日下病, 左日左病, 右日右病。 左脈不和, 為病在表, 為陽, 在四膚, 右脈不和, 為病在裡, 為陰, 主腹髒, 以次推之。

凡取脈之道理各不同, 脈之形狀, 又各非一, 凡脈之來, 必不單至。 必日浮而弦, 浮而數, 沉而緊, 沉而細之類, 將何以別之。 大抵提綱之要, 不出浮、沉、遲、數、滑、澀之六脈也。 浮沉之脈, 輕手重手得之也。 遲數之脈, 以己之呼吸而取。 滑澀之脈, 則察夫往來之形也。 浮為陽, 輕手而得之也, 而芤、洪、散、大、長、濡、弦皆輕手而得之之類也。 沉為陰, 重手而得之也, 而伏、石、短、細、牢、實皆重手而得之之類也。 遲者一息脈三至, 而緩、微、弱皆遲之類也。 數者一息脈六至, 而疾、促皆數之類也。

或日滑類乎數, 澀類乎遲, 何也?然脈雖是而理則殊也, 彼遲數之脈, 以呼吸察其至數之疏數, 此滑澀之脈, 則以往來察其形狀也。 數為熱, 遲為寒, 滑為血多氣少, 澀為氣多血少。 所謂脈之提綱, 不出乎六字者, 蓋以其足以統夫表、裡, 陰、陽、冷、熱, 虛、實, 風、寒, 燥、濕、髒、腑、血、氣也。 浮為陽, 為表, 診為風、為虛, 沉為陰、為裡, 診為濕、為實, 遲為在髒, 為寒、為冷, 數為在腑, 為熱、為燥, 滑為血有餘, 澀為氣獨滯也, 人一身之變, 不越乎此。

能於是六脈之中以求之, 則疚病之在人者, 莫能逃焉。 (《內經》以滑為血少氣多, 澀為氣少血多者, 蓋氣盛而血不能壅之則滑, 血壅而氣不能行之則澀也)。 持脈之要有三, 日舉、日按、日尋。 輕手循之日舉, 重手取之日按, 不輕不重, 委曲求之日尋。

初持脈輕手候之, 脈見皮膚之間者陽也, 腑也, 亦心肺之應也;重手得之, 脈附於肉下者陰也, 髒也, 亦肝腎之應也;不輕不重, 中而取之, 其脈應於血肉之間者, 陰陽相適, 中和之應, 脾胃之候也。 若浮中沉之不見, 則委曲而求之, 若隱若見, 則陰陽伏匿之脈也, 三部皆然。

察脈須識上、下、來、去、至、止、六字, 不明此六字則陰陽虛實不別也。 上者為陽, 來者為陽, 至者為陽;下者為陰、去者為陰、止者為陰也。 上者, 自尺部上于寸口, 陽生於陰也;下者, 自寸口下於尺部, 陰生於陽也;來者, 自骨肉之分, 而出於皮膚之際, 氣之升也;去者, 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 氣之降也, 應日至;息日止也。

明脈須辨表、裡、虛、實四字。 表, 陽也, 腑也, 凡六淫邪之, 襲於經絡,

而未入胃腑及髒者, 皆屬於表也;裡, 陰也, 髒也, 凡七情之氣, 郁于心腹之內, 不能越散, 飲食五味之傷, 留於臟腑之間, 不能通泄, 皆屬於裡也;虛者, 元氣之自虛, 精神耗散, 氣力衰竭也;實者, 邪氣之實, 由正氣之本虛, 邪得乘之, 非元氣之自實也。 故虛者補其正氣, 實者瀉其邪氣, 經所謂邪氣盛則實, 精氣奪則虛, 此大法也。

凡脈之至, 在肌肉之上, 出於皮膚之間者, 陽也, 府也;行于肌肉之下者, 陰也, 髒也。 若短而見於皮膚之間者, 陰乘陽也;洪大而見於肌肉之下者, 陽乘陰也, 寸尺皆然。

東垣雲, 不病之脈, 不求其神, 而神無不在也。 有病於脈, 則當求其神之有無, 謂如六數、七極、熱也, 脈中(此中字浮中沉之中)有力(言有胃氣)即有神矣, 為泄其熱。 三遲二敗,寒也,脈中有力,(說並如上)即有神矣,為去其寒。若數極遲敗中,不復有力,為無神也,將何所恃邪!

苟不如此,而遣泄之、去之,人將何所依而生耶!故經日:“脈者氣血之先,氣血者人之神也”。

三遲二敗,寒也,脈中有力,(說並如上)即有神矣,為去其寒。若數極遲敗中,不復有力,為無神也,將何所恃邪!

苟不如此,而遣泄之、去之,人將何所依而生耶!故經日:“脈者氣血之先,氣血者人之神也”。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