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健身價值是多方面的:有身體上的, 也有精神上的, 還有藝術修養方面的。 太極拳外練全身的關節、骨骼、肌肉, 內練意識、精神氣質、神經功能。 起初練的是動作、姿勢、筋骨和皮肉, 深入進去練的是意念、內氣活動, 從而由外至內、由內向外鍛煉。 這種方式就不是簡單的活動了, 是在意念的支配下, 使人的神經系統、運動機能和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得到全面的改善, 它的健身價值是全面的、自然的、科學的。
一、 心靜用意、動靜結合對於改善神經系統, 工效卓著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緊張,經常練太極拳者氣血旺盛, 精神爽朗, 反應敏捷, 免疫能力較強, 很少得感冒。
二、 一動全動, 節節貫串, 促進消化功能和體內物質代謝
太極拳動作松柔緩慢, 隨著動作的引導呼吸功能的改善和神經系統對內臟器官的調節過程的改善,
三、 氣沉丹田, 八面支撐, 有助於減輕心臟負擔, 促進血液循環系統健康
堅持練習太極拳, 不僅鍛煉了肌肉、骨骼、關節, 而且由於意念的作用使精神、肢體全面放鬆, 使經絡通暢、氣血周流, 各毛細血管開放, 靜脈、淋巴回流加速, 從而減輕了心臟的負擔。 意守丹田、氣沉丹田、丹田內轉的練習形成了腹式呼吸,
四、剛柔相濟、連綿不斷, 加強了肌肉、骨骼和關節的韌性和彈性
練習太極拳要求松柔、螺旋的運動形式, 動作起來連綿不斷、剛柔相濟、快慢相間, 從而使得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群、肌纖維在反復絞轉、纏繞中都參加活動, 在意念的引導下, 動作、姿勢用意不用力, 筋骨、肌肉放鬆, 這就使得肌肉纖維能拉長到一般運動所不能達到的長度, 並且勻稱豐滿、柔韌而富有彈性。
五、靜極生動, 動中求靜, 達到暢通經絡, 延年益壽的目的
練習太極拳要掌握完整的太極功夫, 養成采氣、站樁、基本纏絲功和套路相結合的鍛煉方式, 才能達到通經絡、養氣血、練筋骨,延年益壽的目的。
太極拳重在練“意”,用意不用力;重在放鬆的品質上。松透則氣通,受阻則不通。阻力越小,通的品質越高。站樁求得是一個“靜”字,看似不動、簡單,實則不然,站久了才會有體會。在站樁的過程中是要找一個“松”字、一個“通”字,從上到下一遍一遍的找,一點一滴的找。采氣求得是一個“感”字,感覺、氣感,但不可強求,意念想到了氣就到了,想到熱它就熱了,不求自來。基本纏絲功則是太極拳的基礎,沒有扎實的單式練習基礎,細緻入微的研練,要想在動態過程當中,練好如此複雜的太極拳是不可想像的。有了前三步的長期、精細的配合練習,練出靜的心境、松的體態、精確的動作,你就可以進入高層次的太極功夫。內氣不動,外形寂然不動,內氣一動,催動全身,空松圓活,節節貫串,連綿不斷,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到那時,內氣充足,任你發放,任你走轉;氣血暢通無阻,根深葉茂,全身暖洋洋;青年人加大練功力度,練器械,抖大杆並結合推手練習,無往而不勝;中老年人以養為主,身體康健,百病不侵。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日前公佈的一項研究報告,練習太極拳有助於減輕成年人緊張性頭痛症狀,並可增強患者身體多個方面的機能。
報告說,研究人員組織緊張性頭痛患者進行為期15周的太極拳練習。經過練習,這些患者的頭痛症狀有所緩解。科研人員在對練
習者的身體各項功能進行測試後發現,患者的體力、社交能力以及精神狀態等方面也有很大改善。
研究人員說,精神過度緊張和壓力是引起緊張性頭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太極拳是一種靜中有動、使人放鬆的運動,能夠有效調節人們的身心和諧。練習太極拳可以提高練習者全身各系統器官的機能,增強體質,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作用。
研究人員指出,這一結論符合醫學理論,因為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和注意力集中,動作需要完整連貫,由眼神到上肢、軀幹、下肢,上下照顧毫不紊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這一切都要在大腦較緊張的活動下完成,對中樞神經系統起到間接的訓練作用,從而提高了中樞神經系統緊張度,活躍其他系統與器官的機能,加強了大腦的調節作用。
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新近出版的《補充和選擇醫學》期刊上。
才能達到通經絡、養氣血、練筋骨,延年益壽的目的。 太極拳重在練“意”,用意不用力;重在放鬆的品質上。松透則氣通,受阻則不通。阻力越小,通的品質越高。站樁求得是一個“靜”字,看似不動、簡單,實則不然,站久了才會有體會。在站樁的過程中是要找一個“松”字、一個“通”字,從上到下一遍一遍的找,一點一滴的找。采氣求得是一個“感”字,感覺、氣感,但不可強求,意念想到了氣就到了,想到熱它就熱了,不求自來。基本纏絲功則是太極拳的基礎,沒有扎實的單式練習基礎,細緻入微的研練,要想在動態過程當中,練好如此複雜的太極拳是不可想像的。有了前三步的長期、精細的配合練習,練出靜的心境、松的體態、精確的動作,你就可以進入高層次的太極功夫。內氣不動,外形寂然不動,內氣一動,催動全身,空松圓活,節節貫串,連綿不斷,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到那時,內氣充足,任你發放,任你走轉;氣血暢通無阻,根深葉茂,全身暖洋洋;青年人加大練功力度,練器械,抖大杆並結合推手練習,無往而不勝;中老年人以養為主,身體康健,百病不侵。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日前公佈的一項研究報告,練習太極拳有助於減輕成年人緊張性頭痛症狀,並可增強患者身體多個方面的機能。
報告說,研究人員組織緊張性頭痛患者進行為期15周的太極拳練習。經過練習,這些患者的頭痛症狀有所緩解。科研人員在對練
習者的身體各項功能進行測試後發現,患者的體力、社交能力以及精神狀態等方面也有很大改善。
研究人員說,精神過度緊張和壓力是引起緊張性頭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太極拳是一種靜中有動、使人放鬆的運動,能夠有效調節人們的身心和諧。練習太極拳可以提高練習者全身各系統器官的機能,增強體質,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的作用。
研究人員指出,這一結論符合醫學理論,因為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和注意力集中,動作需要完整連貫,由眼神到上肢、軀幹、下肢,上下照顧毫不紊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這一切都要在大腦較緊張的活動下完成,對中樞神經系統起到間接的訓練作用,從而提高了中樞神經系統緊張度,活躍其他系統與器官的機能,加強了大腦的調節作用。
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新近出版的《補充和選擇醫學》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