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自我調護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是口腔科的常見病, 多發病, 發病原因比較複雜, 一般人認為與精神因素、咬合因素、關節負荷過重、單側咀嚼習慣有關, 其他如突然的寒冷刺激、兩側下頜發育不對稱, 也常常是本病的誘發因素。

臨床表現主要有下頜運動異常, 開口及咀嚼運動時關節區或關節周圍肌群疼痛, 關節彈響或雜音及頭痛。 其中關節區疼痛常是病人就診的最主要原因, 疼痛性質一般為鈍痛, 在開口及咀嚼時加重, 有的病人僅感覺關節區有酸脹感, 發沉、咀嚼肌疲勞不適等。 臨床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封閉療法及物理療法。

顳下頜關節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非常注意飲食方面的調護, 克服自己不良的咀嚼習慣, 以免加重顳頜關節疼痛。

(1)注意面部保暖, 在寒冷刺激後不宜作突然的咀嚼運動, 以防關節肌肉、韌帶損傷, 要先用毛巾熱敷, 或用手將兩側關節部位, 咬肌區搓熱後再開始咀嚼。

(2)患者平時應注意張口不宜過大, 必要時可戴特別的彈性帽加以限制, 彈性帽還可以限制不自主的大張口動作, 如打哈欠、大笑等。 吃飯時食品可撕成小塊, 直徑不宜超過2cm, 吃水果時可切成片狀食用。

(3)在飲食方面:患者應注意不要吃硬物, 儘量減少咀嚼次數和咀嚼力量, 防止突然用力咀嚼, 儘量吃軟食, 以免加重關節的負擔。 為此, 食品可做成小塊或泥、粥狀。

堅果類食品粉碎機打成粉做成醬, 多纖維的蔬菜可做成泥後食用;硬餅可做泡饃;肉類宜燉爛食用;主食宜選用軟饅頭、麵包、麵條等。 當然, 飲食還要注意營養的搭配。

(4)患者應注意不自主張閉口的不良習慣, 夜磨牙患者還應去醫院配戴牙含墊, 以減少對關節、肌肉的損傷;牙列不齊、咬合關係嚴重不良者, 應進行口腔正畸治療, 以免引發或加重顳頜關節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