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的X線診斷

1)顳下頜關節面改變提示關節盤損傷變性、關節滑膜炎或關節囊炎, 在病理三期上均可出現, 不同時期均可發生關節腔周圍的炎性滲出, 關節面增生、破壞, 造成關節面異常影像改變。

2)髁突及關節窩骨質改變是本病典型徵象, 也是診斷、預後的關鍵。 文獻報導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中12.2%有骨質改變[5], X線檢出者大多為三期患者。 早期病理改變為骨細胞消失、骨陷窩空虛、骨紋理結構粗糙、骨小梁微裂, 當髁突及關節窩表面軟骨組織破壞後, 繼續發展可使骨皮質變薄、斷裂, 發生骨破壞。 有時部分骨皮質增厚、小梁變粗發生隨腔纖維化或骨緣唇樣增生。

顳下頜關節骨質改變有幾個特點:①為慢性遷延疾病, 所以骨改變出現吸收、侵蝕、囊變、破壞與硬化、鈣化、增生、變形等, 表現為多樣性。 ②髁狀突前斜面為功能負重區, 早期骨破壞常發生於此。 ③關節窩及髁突骨贅形成、變平或硬化的退變, 可提示關節盤脫位或穿孔。 ④骨質改變同樣可以見於顳下頜關節炎, 兩者需要鑒別診斷。 ⑤髁狀突短小為髁狀突長期創傷、磨耗形成, 需與先天性髁狀突發育不良鑒別。 ⑥關節窩形態改變為慢性病變損傷修復形成, 這種異常需要和特異性關節炎及顳骨畸形鑒別。

3)髁狀突運動度變化:包括關節結節高度、斜度、關節窩深度及寬度, 以及髁突形態不對稱,

兼有生理功能改變, 導致髁狀突動度加大或受限。 該變化在不同病理時期均可出現, 單純的運動度變化可提示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一期(功能紊亂期)。 本組病例提示髁狀突運動度變化在X線測量中與臨床症狀並不符合, 說明X線髁狀突動度測量並不準確, 文獻報導這和不同人之間髁狀突水平角、垂直角差異較大有關[6], 另外投照角度及患者運動體位區別也是主要因素。 髁狀突動度測量可以通過加照矯正許氏位更準確的觀察。

臨床報導本病發生率相當高 人群中15%~35%的人患有此病[7]。 本組患者通過X線檢查分析診斷一期患者僅占9%, 說明普通X線攝影對功能紊亂期患者敏感性較低, 檢出者大多為二、三期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

更早期的檢查有賴於MRI或關節造影。

綜上所述, 普通X線檢查能良好顯示關節間隙情況、關節骨性結構的器質性改變以及關節形態、運動變化等, 對二、三期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敏感度高, 在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的診斷、鑒別診斷和預後判斷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