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營養平衡 學四招就夠

營養平衡

胃腸疾病是節日期間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親朋好友相聚免不了大吃大喝, 雞鴨魚肉、煙、酒……享受了很多美味, 卻使胃腸負荷量嚴重“超載”, 從拉肚子到急性腸炎胃炎, 各種胃腸不適的情況便發生了。

醫學專家介紹, 應適時調整飲食結構, 排除油膩、清胃通腸, 避免疾病的發生。

1.清淡飲食、適當運動。 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質的攝入會延長胃的排空時間, 增加胃腸的負擔。 可以適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成分, 如大米、麵食等, 還要注意增加深色或綠色的蔬菜比例。 多喝粥和湯, 比如小米粥、麵條湯等, 可以再配點鹹菜,

這些湯湯水水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 讓你已經“不堪重負”的胃腸休息調整。 當然, 適量的運動健身也非常重要, 可以使人儘快恢復健康狀態。

2.喝茶水解疲勞。 大量的肉類食物和酒會對肝臟造成損害, 並且會破壞體內的酸堿平衡。 大吃大喝以後, 許多人感到發膩, 身體疲乏, 殊不知, 這就是“輕度酸中毒”的反應。 正常人體血液呈弱鹼性, 因此當食物中酸性食物與鹼性食物的比例為1:4時最為合適, 餐後會感到很舒服。 大凡富含蛋白質的魚、肉、海產品、貝類、蛋類等均屬酸性食物, 過多食用會使血液從弱鹼性轉呈酸性, 遂令人倦怠乏力, 重則記憶力減退、思維能力下降。 喝些茶水可以糾正這種酸性體質。 多喝白開水也可以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

減輕肝臟損害, 但要適量, 以1200~1500毫升為宜。 飲水太多會沖淡胃液, 降低胃液的消化能力和殺菌能力。

3.吃水果平衡消化。 煎炸食物容易引起脾胃熱滯, 導致便秘或肚脹。 要調整節日裡失衡的消化功能, 水果是相當有效的。 特別是橙汁、木瓜等, 均可在飯後一到兩小時後吃。 此外, 買點銀花、菊花、木棉花等煲水喝, 也可平衡消化功能。 甜品吃多了, 同樣可引起胸悶、腹瀉、胃口差等症狀。 多吃點蘋果可以減緩這些症狀。

4.多吃綠色蔬菜補充膳食纖維。 注意膳食纖維的補充, 是因為節日期間攝取的新鮮蔬果不足, 再加上節日期間運動量減少。 膳食纖維不足會出現便秘或排泄不順的情況。 所以, 要多吃新鮮的蔬菜,

少吃肉, 以補充足夠的纖維素, 如生菜、芥菜、胡蘿蔔、芹菜等新鮮蔬菜。 這些含葉綠素、胡蘿蔔素、維生素、纖維多的蔬菜不僅能和大量的肉、魚、蛋類均衡營養、還有調理腸胃的作用。

營養平衡講究細水長流, 在一段時間內某種營養物質攝入過多, 對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