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岡下肌損傷小針刀療法

岡下肌損傷是臨床中的常見病, 且損傷多在起點。 其臨床表現除局部疼痛不適外, 還有向前、向下、向上肢的牽涉痛及反射痛。 當遠部的症狀比局部症狀明顯時, 臨床中常被誤診和漏診。 因其慢性損傷在臨床中最常見, 用一般的方法治療難以奏效, 而成為較為棘手的疑難病症。

本病屈中醫學“背痛”或“痹證”的範疇。 因肩關節活動受限, 又稱為肩凝症。 中醫學認為, 氣血漸衰易使岡上肌失去濡養而發生勞損。 加上肩關節感受風寒濕邪等合而為痹, 易使岡下肌腺產生損傷。

岡下肌損傷小針刀療法一

針刀定點:岡下窩治療點2~3個。

操作規程:疼痛在岡下窩時, 讓患者正坐, 彎腰, 兩肘撐在兩膝上。 在岡下窩選擇2~3個治療點, 使針體與肩胛骨平面垂直, 刀口線與岡下肌肌纖維平行, 剌骨面後先縱行疏通, 後橫行剝離。 如果粘連比較嚴重, 做切開剝離;如果粘連面積較大, 做通透剝離。 若壓痛處並無明顯粘連、針下無明顯阻力, 而患者的病程較長, 症狀較項者, 考慮可能為肩背部筋膜勞損增厚所致。 將針刀提起但不出皮膚, 在皮下“十”字切開增厚筋膜。

針刀術後, 給予相應的手法治療。 患者正坐位, 一手握住患側手腕向對側偏下方用力牽拉, 另一手用力下壓患側岡下肌。

操作間隔:每週一次, 直至疾病痊癒。

岡下肌損傷小針刀療法二

針刀定點:肱骨大結節的岡下肌止點。

操作規程:疼痛在肱骨大結節的岡下肌止點時, 讓患者正坐, 背微屈, 兩上肢肘部自然放於胸前桌上, 在肩部後上方壓痛點處取兩個進針點, 兩點沿肌纖維走向縱行排列。 兩點距離不超過1cm, 一點在肌腱上, 一點在岡下肌腱下滑囊, 使針體和上臂背面呈135°角, 刀口線和岡下肌纖維走向平行, 刺達骨面, 上點先縱行疏通, 後橫行剝離, 下點做切開剝離。 單純肌腱部損傷, 岡下肌胞下滑囊未損傷, 壓痛點局限, 下點可不取。

針刀術後, 給於相應的手法治療。 患者正坐位, 一手握住患側手腕向對側偏下方用力牽拉, 另一手用力下壓患側岡下肌。

操作間隔:每週一次, 直至疾病痊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