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是荔枝大量上市的季節, 多吃荔枝容易“上火”。 很多人因此對荔枝“愛恨交加”。 其實荔枝除了直接食用外, 也可科學配搭其他食材做膳食, 既可品嘗荔枝鮮味, 也可補益身體。
一顆荔枝三把火
按照中醫學理論, 荔枝屬於溫熱性, 多吃易上火不消化, 濕熱體質或胃腸機能不佳者, 不宜多吃。 特別是空腹食用荔枝有可能引起低血糖。 而且荔枝含有大量天然葡萄糖、蛋白質、檸檬酸等, 多吃會使果糖充盈在血液中, 肝臟又來不及轉化為葡萄糖, 致使口渴出汗、頭昏腹瀉, 腸胃較弱的更會導致肚痛。
食療方1:糯米糍荔枝鹹蛋滾節瓜
功效:清熱生津, 荔枝熱氣, 下了鹹蛋黃後降火, 去肺火下陰火。
材料:荔枝15~20個(主要是瓜湯, 節瓜才重要, 荔枝只是陪襯, 為讓味道香口些), 鹹蛋2個, 節瓜500克, 生薑3片。
做法:荔枝剝殼去核, 鹹蛋打開後留蛋白液, 取蛋黃, 切為小粒狀。 節瓜刮皮切塊, 在鑊中加入清水1250毫升, 約5碗量。 大火滾沸後下節瓜和蛋黃, 滾至剛熟後下荔枝。 片刻, 將蛋白均勻推入, 下適量的鹽與油便可。
食療方2: 荔枝元肉燉雞
功效:養顏益氣、健脾保。
材料:荔枝400~500克、龍眼肉乾10~12個、光鮮雞半隻、豬肉50克、生薑3片。
做法:荔枝剝殼去核, 龍眼肉稍微浸泡, 雞去尾部和內臟, 洗淨切塊, 同豬瘦肉一起下燉盅, 加6~7碗水, 加蓋隔水燉兩個半小時, 飲時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