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狀況最易影響睡眠 飲食療法可緩解失眠

失眠是指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 導致睡眠不足。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失眠?又應該如何調理失眠呢?看看下面小編介紹的針灸治療失眠方法。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失眠?

睡眠可看作是陰陽消長平衡的一個過程。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 《內經》記載的原因有三:

(1)其他病症影響, 如:咳喘、腹滿等, 使人不得安臥;

(2)為邪氣客于臟腑, 衛氣不能入陰所致;

(3)臟腑所傷, 陰陽不和, 則夜寐不安, 如《素問·病能》曰:“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 何也?……髒有所傷及, 精有所之寄, 則安。 故人不能懸具病也。 ”認為“寐…寤”是人體營衛之氣順應自然界晝夜變化的結果。

即衛氣“晝行于陽二十五周, 夜行于陰二十五周, 周於五臟”, 正是營衛相互協調, 實現臟腑安和, 目瞑而寐。

可見, 人的正常睡眠是陰陽之氣自然而有規律地轉化的結果, 如果這種規律一旦被破壞, 就可以導致不寐的發生, 而這種規律被破壞的原因主要由於外邪如火、熱、氣、血之壅塞, 干擾衛氣的正常運行, 內傷情志使五臟氣機失常、氣血不和及陰陽失調而致失眠, 病理因素多為氣、血、痰、瘀、火、鬱、濕、食等, 故七情所傷之失眠尤為重要。 張景岳在《景嶽全書·卷十八·不寐》中說:“蓋寐本乎陰, 巾其主也, 神安則寐, 神不安則不寐。 ”而這種神當是指心神, 即人體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的主宰者。 心是人體情志的發生之處和主宰者。

心主神志, 肝主情志, 脾志為思, 若情志不舒, 思慮過度, 不僅影響肝之疏泄, 出現肝鬱氣滯, 化火擾神, 而且進一步耗傷心血, 損傷脾運, 最後發展還會出現耗盡真陰真元, 心腎失交神志不寧, 致使五臟俱虛, 病情虛實膠結, 纏綿難愈。

那麼失眠怎麼辦?輕度失眠可以通過行為療法和飲食療法來矯正。

1、刺激控制療法

1)只有在有睡意時才上床。

2)如果臥床30分鐘不能入睡, 應起床離開臥室, 可從事一些簡單活動, 等有睡意時再返回臥室休息。

3)不要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活動, 如進食、看電視、聽收音機、思考複雜問題等。

2、睡眠限制療法

1)減少臥床時間, 使其和實際睡眠時間相符合, 並且只有在一周睡眠效率(實際睡眠時間/臥床時間×100%)超過85%的情況下才能增加15~20分鐘。

2)當睡眠效率低於80%的時候減少15~20分鐘的臥床時間。 效率在80%~85%之間時, 保持臥床時間不變。

3)避免日間小睡, 並且保持起床時間規律。

4)不管前晚睡眠時間多長, 保持規律的起床時間。

飲食療法

飲食調節白領失眠也不失為好方法。 有助於睡眠的食物有百合、蓮子、大棗、藕粉、桑葚, 這些食物具有寧心安神的效果, 因此, 白領日常飲食可以嘗試這些, 積極做好緩解失眠的工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