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吃晚飯之後喜歡午睡或者看電視, 然而, 在午飯之後做一些正確的運動不僅能夠促進腸胃消化, 還能夠健身強體, 對我們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那麼飯後做什麼運動對身體好呢?下面, 讓我為大家介紹最適宜飯後的4種養生運動。
飯後多久可以運動?
按運動強度來說, 散步、走路、廣場舞、太極拳等輕度運動, 飯後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可以進行。 慢跑、減肥操、騎自行車等中度運動, 可在飯後一個小時至兩個小時進行。 長跑、跳繩、踢足球、打籃球等高強度運動, 宜在飯後兩小時至三小時再進行。
按用餐量來說,
飯後如何運動
飯後半個小時:在這半個校內, 以休息為主, 靜坐與家人朋友一起飯後的聊天, 多聊些茶餘飯後的開心的話題。 既保持良好的心情, 又保障了食物的最佳消化。
飯後1到1.5個小時:這個時候, 食物的消化的最高峰基本過去了, 一般的運動是沒有關係的。 諸如快走、慢跑之類的運動都可以慢慢展開。 俗話說“飯後走一走, 活到九十九”, 飯後散步能促進消化, 但是劇烈運動還是要節制。
以下幾種運動可作為大家午飯後鍛煉的參考:
練習蹲樁
動作:站立時, 兩腳與肩同寬, 兩臂自然下垂, 兩手掌輕貼於腿兩側, 眼平視前方。 左腿向左側邁出一步, 同時兩手臂抬起成抱物狀, 手高不過肩, 眼平視前方;兩腿屈膝下蹲約130度, 保持平穩, 上身挺直;兩手下按與肚臍同高, 保持半蹲姿勢15秒。 當下肢出現酸、麻、脹感時, 緩慢站起來, 自然呼吸。
作用:可使下肢、腰背肌肉得到鍛煉, 緩解肌肉的緊張。 以上運動, 應依照循序漸進、適可而止的原則, 從小運動量開始, 以運動後心率比運動前增加30%~50%為准。
太極推手
動作:面對太極推手器, 雙腳同肩寬, 雙膝略彎曲, 成馬步。 雙手張開, 分別放在兩轉盤同側的邊緣上, 轉動轉盤。
作用:能夠鍛煉上肢肌肉, 緩解書寫帶來的手臂肌肉緊張, 還能促進胃腸蠕動, 有利消化。 以上運動, 要注意動作緩和、均勻, 切忌用力過猛, 以免造成損傷。
光腳走
動作:選擇乾淨平滑, 鋪有鵝卵石的林陰小路, 光腳在小石子路上慢行。 時間掌握在30分鐘為宜。
作用:通過增加足底筋膜、韌帶、穴位及神經末梢與凹凸不平路面的接觸機會, 使足底的敏感區域不斷受到刺激, 這些刺激信號傳入相應的心臟器官以及與之相應的大腦皮層, 可調節身體各部分的功能,
變速運動
動作:一般來說, 慢走步行速度為25~30米/分, 快走步行速度為70~90米/分, 相當於每小時5公里左右, 慢跑速度為每小時6~7公里。 步速一般以勻速為佳, 亦可根據地形、地面結構狀況, 採用變速方式。 運動中, 心率應控制在110~130次/分。
作用:作為一種有氧運動, 它能改善心肺功能, 放鬆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