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秋季正確進補法則

稍不注意就發胖

肥胖人人都不想, 既有礙形體美, 還會帶來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等“文明病”。 李主任強調說, 秋季是容易發胖的季節。 此時天氣轉涼, 人們的食欲旺盛, 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 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 再加上氣候宜人, 使人睡眠充足, 汗液減少。 另外, 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 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 因此, 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 這時應調節飲食, 多吃低熱量的食品, 如赤豆、蘿蔔、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 同時要增加活動量, 加強體育鍛煉。

春捂秋凍有道理

“春捂秋凍”是人們都知道的一句俗語,

但其中的含義卻未必人人都能領會。 大眾對於秋凍的理解, 不應只局限於不忙添衣上, 還應從更廣義的層面去看待。 “諸如運動鍛煉, 也要講求耐寒鍛煉, 增強機體適應寒冷氣候的能力。 ”不同年齡可選擇不同項目, 但都應注意一個“凍”字, 切勿搞得大汗淋漓, 只要周身微熱即可停止, 以保證不使陽氣外耗。 同時, 大眾秋季堅持冷水浴, 對於提升體質有明顯效果。

體育鍛煉注意多

秋季堅持體育鍛煉, 不僅可以調養肺氣, 提高肺臟功能, 而且有利於增強免疫功能和身體抗寒能力。 但是, 秋季早晚溫差大, 氣候乾燥, 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也有講究。 首先, 要注意防受涼感冒, 根據天氣的變化適時增減衣服。

鍛煉後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 容易著涼。 對於中老年市民來說, 尤其要當心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處的運動損傷。 因此, 運動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 李主任同時指出, 秋天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 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 選擇相對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另外, 秋季氣候乾燥, 市民鍛煉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 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 若出汗較多, 可適量補充些鹽水。

進補養身需得法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的原則, 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階段。 但進補不可亂補, 應注意“五忌”:一忌無病進補。 這樣既增加開支, 又不利健康。 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 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等。

二忌慕名進補。 “很多人喜歡服食人參, 其實濫服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孔流血。 ”三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 對症下藥, 市民進補前最好諮詢中醫師, 否則, 可能適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五忌以藥代食。 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 藥補不如食補。

秋補多吃“甘酸”少“辛辣”

立秋後, 雖然“秋老虎”的餘威尚在, 但畢竟日漸勢微。 食欲不振的苦夏過後, 人們的胃口漸開, 於是, 到大小飯館、火鍋店“貼秋膘”的食客多了起來。

“貼秋膘”的說法讓許多貪吃的人找到了藉口。 清朝時, 民間流行在入伏這天懸秤稱人, 當然大多是稱小孩, 與立秋時體重對比來檢驗肥瘦。 那時候,

人們對健康的評判還比較簡單, 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 人在伏天胃口差, 不少人都會瘦一些。

飲食“黑白配”助你安度寒燥秋

秋季的天氣變化往往會使人措手不及, 冷暖變化不規律使各種疾病多發, 最常見的有中風、支氣管炎、哮喘、胃病、咳嗽復發等等。 其主要原因是人體受冷空氣刺激, 導致交感神經興奮, 血壓升高, 促進了血栓的形成, 同時, 血液中的組氨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以及氣候乾燥所致。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男性秋季如何進補

    腎虛根據傳統的中醫理論,女性滋補主要在於滋陰補血,男性滋補則以補腎為主。因此補腎仍舊是男性冬補的重頭戲。進補方法:對於這類男性,冬季進補時應該多吃魚、蝦、牡蠣和韭菜等食品。這類食品富含牛磺酸、精氨酸...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