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健康調查顯示, 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殺手, 男人患上心血管疾病機率遠遠高於女人。 太極拳的好處軟化血管, 促進血液迴圈, 太極拳的特點柔和緩慢, 對血管具有按摩放鬆的作用, 下面我們先學習一下陳氏太極拳吧!
一、心血管疾病與膽固醇的關係
每天醫院都會接診很多因為心血管引起的疾病, 心血管已經嚴重威脅人類生命。 男人更是首當其衝, 因此, 想要做好預防工作就要練陳氏太極拳。
1.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 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僅次於惡性腫瘤的第二號殺手,
2.心血管疾病與膽固醇的關係
心血管疾病通常跟膽固醇有相關, 身體內膽固醇越多, 越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而觀察心血健康的指數, 一般常用血管順從度以及血管阻力來分析。 血管順從度的數據是越高越好;而血管阻力的數據則是越低越好。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 很多人每天都面臨著各種壓力, 整天都覺得心情不暢, 情緒低落, 而高血壓、高血脂更是現代人健康的標誌, 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前兆。
二、習練陳氏太極拳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1.“按摩”血管平滑肌
習練陳氏太極拳時, 立身中正,形神一致, 動作勻速緩慢, 似行雲流水, 連綿不斷, 動中求靜, 靜中有動, 虛實結合, 剛柔相濟。
習練太極拳, 可使全身的肌肉均勻收縮和放鬆交替進行的動力性運動, 其和順自然, 松柔緩慢, 全身肌肉纖維反復擰裹, 對自身的血管平滑肌起到自然“按摩”作用, 疏通經絡, 促使血管有節奏地收縮和舒張。
2.消除或降低膽固醇
長期習練陳氏太極拳, 可逐漸沖刷和消除膽固醇或減少膽固醇脂在血管壁的沉積, 能降低血管阻力, 改善了動脈血管壁粥樣硬化病變, 從而增加了血管系統中的血容量。
練習陳氏太極拳能增加血容量, 為心臟提供充足的血, 而且還可以降低血壓和血脂, 對心血管疾病起著實質性的預防作用。
為了研究陳氏太極拳對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有關專家對26位剛學陳氏太極拳和28位沒打陳氏太極拳以及16位練拳超過兩年的人進行比較, 這70人平均年齡在57歲到59歲之間。
結果發現, 只要打拳三個月, 體內就有變化, 平均來說, 膽固醇可以降低百分之八, 血管順從度, 也就是血流的順暢程度, 可以提升8.44%, 而血管阻力則降低6.39%。
打太極拳越久, 改善幅度越大, 有一位練陳氏太極拳幾十年的94歲阿伯, 看起來就像60歲, 整天還騎著摩托車到處跑呢。
3.改善動脈硬化
有關專家研究發現, 長期鍛鏈陳氏太極拳, 可以改善中老年人動脈硬化。 現代人飲食不當造成動脈硬化而導致猝死的危機。
專家以17位太極拳和20位陳氏太極拳初學者進行研究,
研究過程長達3 個月, 陳氏太極拳初學者經過為期3個月, 每星期鍛煉7次, 每次40分鐘, 結果有明顯的改變陳氏太極拳初學組在訓練後收縮壓和脈搏壓全部下降。
收縮壓從126.9±10.7mmHg下降為118.8±17.3mmHg, 脈搏壓從58.5±9.6mmHg下降為51.3 ±13.3mmHg。
4.改善血管彈性
陳氏太極拳可以改善動脈動脈硬化。 有關專家統計, 長期練習可使肱動脈血管彈性度從5.28±1.69%/mmHg上升為6.35±2.54%/mmHg, 血管變得更有彈性了。
太極拳動作符合傳統醫學醫理
太極拳吸收了傳統醫學的經絡、引導、俞穴、氣血、藏象等理論, 符合醫理, 具有健身作用。 如太極拳吸收引導的特點, 要求呼吸動作配合即“拳勢呼吸”;吸收了經絡的特點,
根據祖國醫學的經絡理論, 人身有六陰, 六陽十二條正經。 另有七經八脈。 經脈之間, 又有絡脈相聯, 遍佈全身內外。
經絡時練習身體內外的紐帶, 可以運行氣血、協調陰陽, 陰陽不平衡就會產生身心健康問題。 經絡還具有抗禦病邪的作用。
現代人為什麼容易患上高血壓、高血脂?這些都是因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不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 加上不愛鍛煉, 生命就是被這些不良習慣扼殺, 因此, 時常練練太極拳提高生命品質。
太極拳動作通過以腰為軸, 帶動四肢, 旋腰轉背, 螺旋纏繞, 意想勁力傳遞, 勁貫竅穴, 布流周身, 通任、督, 練帶沖脈, 促進氣血運行, 疏通經絡, 起到健身作用。
氣血周流,各毛細血管開放,靜脈、淋巴回流加速,從而減輕了心臟的負擔。意守丹田、氣沉丹田的練習形成了腹式呼吸,此種呼吸方式的形成。
促進了血液迴圈,加強了心機的營養作用,改善了心臟營養的過程,有助於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同時由於練拳時身體重心降低,增強了腿部血液迴圈的功能,也起到了減輕心臟負擔的作用。
太極拳在松靜精微的運動中,外導內引,肌肉放鬆,血管不受壓迫,血脈通暢。由於意識的作用,神經刺激血管,特別是毛細血管,平時被封閉的微循環系統被打開,既中醫中所說的“掃通經絡”。
絡脈暢通,氣血旺盛,營養充足,廢物被及時排掉,就會增強免疫力,加快新陳代新,津液明顯增多,起到健身作用。如身體有病,“氣”不斷種疾病灶,血液充沛,病患漸除。
練陳氏太極拳對心腦血管的好處
1.鍛煉神經系統,提高感官功能
練習陳氏太極拳要求心靜用意。練拳時大腦皮質運動中樞和第二信號系統處於高度的興奮集中狀態,而皮質的其他大部分地區則處於抑制狀態,這對於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因為打破了病理的興奮灶,修復和改善了高級神經中樞的功能,某些局部的病灶也就逐漸減輕或消失了。
練習時的“眼隨手轉”和推手中的“推蕩往來”,有助於視神經和皮膚反應能力得到提高。
2.有助於心血管系統健康
練習陳氏太極拳要氣沉丹田,腹式呼吸時膈肌和腹肌收縮與舒張,促進血液迴圈。
同時,肌肉活動時毛細血管充分開放,加速靜脈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環,從而減輕心臟負擔,有助於保持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3.增強呼吸機能
深長細緩的呼吸特點,對提高肺部的通氣和換氣功能有良好作用。長期練習者,呼吸頻率會減少,肺活量和呼吸差會增大。
4.促進物質代謝
神經系統對內臟器官調節過程的改善,對腸胃也起到按摩作用,促進肝內血液迴圈,增強腎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體內的物質代謝。
長期練習陳氏太極拳,可以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降低膽固醇含量和軟化動脈。
5.加強肌肉骨骼系統運動
陳氏太極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弧線動作,也使得全身肌肉群和肌肉纖維運動加強,使關節囊和關節韌帶在肌肉的牽拉運動中得到良好鍛煉,加強了關節的穩固性、柔韌性和靈活性。
練陳氏太極拳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第一從調整情緒入手,逐漸培養練拳時的心境
有時練拳中的“不順”與自己的情緒有很大關係。在練拳中要拋開其他一切與之無關的東西,意守丹田,思想集中,去除雜念,心氣下降。
陳鑫《陳氏太極圖說》雲:“學者初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如此而後,可以學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練拳時將這些煩惱都扔掉,專心練拳,打完一套拳後,你會發現煩惱也不見了。長期的堅持你會感覺到更多的靈感。
第二加強理論學習從基本要領處找尋原因所在
基本要領對習練者非常重要,一切進步都來源於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刻苦鍛煉。我認為,單純理解和記住太極拳的基本理論談不上困難,但要真正掌握,並把它們切實融會貫通於拳架的演練之中確非易事。
在出現“不順”時,往往是基本要領沒有掌握好,或者有某些部分沒有掌握好,有顧此失彼現象。
出現這種情況時,應該沉下心來逐個去檢查核對,如可以從上到下進行核查,先看是否做到了虛領頂勁,再看是不是能夠松肩沉肘、含胸拔背、氣往下行、圓襠松胯、十趾抓地等,再從總體上看是否做到了周身放鬆、以意行氣等。
只要反復體會基本要領,就不難找到癥結所在,這樣找出的病因是很難忘記的,那感覺就好像從“山重水複疑無路”的迷茫,一下子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使人信心倍增,從而提高了練拳的興趣。
初學太極拳練習注意事項
速度要均勻
初次學習太極時不能過於著急,要擺好心態,慢慢的學習,俗話說的好,慢工出細活,因此一定要先掌握好基本的要領之後,再適當的放慢速度。
都要從頭到尾保持均勻。打一套“簡化太極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鐘,有的人慢練,可長達8~9分鐘,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極拳”為8~10分鐘, “八十八式太極拳"需要20分鐘左右。
架勢不可忽高忽低
初學時架勢可以高一點,也可低一點,但在“起勢”時就要確定高低程度,以後整套動作,要大體上保持同樣的高度(除“下勢”以外)。體弱者最好採用高一點的架勢練習,隨著動作的熟練和體質的增強,再練中型架勢或低一些的架勢。
結語:綜上所述,練習陳氏太極拳對心血管疾病起著實質性作用。男人是一個家庭的核心,也是時代發展的主力軍,男人的健康是重中之重。因此,練習陳氏太極拳的男人不僅大腦健全,身體也倍兒棒。
氣血周流,各毛細血管開放,靜脈、淋巴回流加速,從而減輕了心臟的負擔。意守丹田、氣沉丹田的練習形成了腹式呼吸,此種呼吸方式的形成。
促進了血液迴圈,加強了心機的營養作用,改善了心臟營養的過程,有助於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同時由於練拳時身體重心降低,增強了腿部血液迴圈的功能,也起到了減輕心臟負擔的作用。
太極拳在松靜精微的運動中,外導內引,肌肉放鬆,血管不受壓迫,血脈通暢。由於意識的作用,神經刺激血管,特別是毛細血管,平時被封閉的微循環系統被打開,既中醫中所說的“掃通經絡”。
絡脈暢通,氣血旺盛,營養充足,廢物被及時排掉,就會增強免疫力,加快新陳代新,津液明顯增多,起到健身作用。如身體有病,“氣”不斷種疾病灶,血液充沛,病患漸除。
練陳氏太極拳對心腦血管的好處
1.鍛煉神經系統,提高感官功能
練習陳氏太極拳要求心靜用意。練拳時大腦皮質運動中樞和第二信號系統處於高度的興奮集中狀態,而皮質的其他大部分地區則處於抑制狀態,這對於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因為打破了病理的興奮灶,修復和改善了高級神經中樞的功能,某些局部的病灶也就逐漸減輕或消失了。
練習時的“眼隨手轉”和推手中的“推蕩往來”,有助於視神經和皮膚反應能力得到提高。
2.有助於心血管系統健康
練習陳氏太極拳要氣沉丹田,腹式呼吸時膈肌和腹肌收縮與舒張,促進血液迴圈。
同時,肌肉活動時毛細血管充分開放,加速靜脈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環,從而減輕心臟負擔,有助於保持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3.增強呼吸機能
深長細緩的呼吸特點,對提高肺部的通氣和換氣功能有良好作用。長期練習者,呼吸頻率會減少,肺活量和呼吸差會增大。
4.促進物質代謝
神經系統對內臟器官調節過程的改善,對腸胃也起到按摩作用,促進肝內血液迴圈,增強腎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體內的物質代謝。
長期練習陳氏太極拳,可以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降低膽固醇含量和軟化動脈。
5.加強肌肉骨骼系統運動
陳氏太極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弧線動作,也使得全身肌肉群和肌肉纖維運動加強,使關節囊和關節韌帶在肌肉的牽拉運動中得到良好鍛煉,加強了關節的穩固性、柔韌性和靈活性。
練陳氏太極拳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第一從調整情緒入手,逐漸培養練拳時的心境
有時練拳中的“不順”與自己的情緒有很大關係。在練拳中要拋開其他一切與之無關的東西,意守丹田,思想集中,去除雜念,心氣下降。
陳鑫《陳氏太極圖說》雲:“學者初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如此而後,可以學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練拳時將這些煩惱都扔掉,專心練拳,打完一套拳後,你會發現煩惱也不見了。長期的堅持你會感覺到更多的靈感。
第二加強理論學習從基本要領處找尋原因所在
基本要領對習練者非常重要,一切進步都來源於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刻苦鍛煉。我認為,單純理解和記住太極拳的基本理論談不上困難,但要真正掌握,並把它們切實融會貫通於拳架的演練之中確非易事。
在出現“不順”時,往往是基本要領沒有掌握好,或者有某些部分沒有掌握好,有顧此失彼現象。
出現這種情況時,應該沉下心來逐個去檢查核對,如可以從上到下進行核查,先看是否做到了虛領頂勁,再看是不是能夠松肩沉肘、含胸拔背、氣往下行、圓襠松胯、十趾抓地等,再從總體上看是否做到了周身放鬆、以意行氣等。
只要反復體會基本要領,就不難找到癥結所在,這樣找出的病因是很難忘記的,那感覺就好像從“山重水複疑無路”的迷茫,一下子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使人信心倍增,從而提高了練拳的興趣。
初學太極拳練習注意事項
速度要均勻
初次學習太極時不能過於著急,要擺好心態,慢慢的學習,俗話說的好,慢工出細活,因此一定要先掌握好基本的要領之後,再適當的放慢速度。
都要從頭到尾保持均勻。打一套“簡化太極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鐘,有的人慢練,可長達8~9分鐘,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極拳”為8~10分鐘, “八十八式太極拳"需要20分鐘左右。
架勢不可忽高忽低
初學時架勢可以高一點,也可低一點,但在“起勢”時就要確定高低程度,以後整套動作,要大體上保持同樣的高度(除“下勢”以外)。體弱者最好採用高一點的架勢練習,隨著動作的熟練和體質的增強,再練中型架勢或低一些的架勢。
結語:綜上所述,練習陳氏太極拳對心血管疾病起著實質性作用。男人是一個家庭的核心,也是時代發展的主力軍,男人的健康是重中之重。因此,練習陳氏太極拳的男人不僅大腦健全,身體也倍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