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天可適當吃酸喝辣

進入夏季以來, 北方天氣乾燥炎熱, 一些人出現了身體不適。 夏季是人體氣血壯大的季節, 猶如嫩葉變成繁茂枝葉。 故而飲食宜選用辛、溫食品, 以使陽氣壯大;可適當選用具有酸味、辛香的食物, 以增加食欲及補益肺氣;口味宜清淡, 忌食油膩、生冷及過熱的食物, 還要節制冷飲的食用。 以上為夏季的飲食總原則。

夏季飲食宜溫補陽氣

主食——宜選用玉米、糯米、大米, 有條件者可配煮赤豆、刀豆及川椒面。

赤豆, 又稱紅豆、赤小豆。 味甘、酸, 性平入心、小腸經。 可用其加工成細沙或煮粥。 民間將其與紅棗、桂圓熬粥用來補血。

刀豆味甘, 性溫, 入肺、脾、腎經, 有溫補脾腎的作用, 嫩時可煮食或制醬菜, 老刀豆可入藥, 對呃逆的治療有一定的療效。

【川椒面】 原料為:川椒6克, 白麵粉200克, 食鹽、豆豉各適量。 把川椒研粉, 與麵粉拌勻, 加食鹽、清水, 做麵條, 佐以豆豉下入鍋中, 煮熟即成。 本品又稱“椒面羹”, 用於脾胃虛弱、久患冷氣、心腹結痛、嘔吐不能下食者, 是治療脾胃虛寒常用方。 方中以川椒為主, 可溫中止痛止嘔;以麵粉、豆豉為輔, 可補益脾胃、下氣調中, 合而調味溫中。

蔬菜——推薦白菜、薺菜、芥菜, 有條件者可食用棗菇蒸雞、黃花魚、狗肉等。

白菜又稱菘菜, 味甘, 性平入胃、腸、肝、腎、膀胱經。 與肉同煮味美, 可養胃益人。

薺菜是野菜的一種, 又稱沙薺、護生草。 其味甘, 性涼。

現代藥理證明, 它具有興奮神經、改進呼吸功能、降血壓等作用。 薺菜又被稱為菜中甘草, 烹飪後味道鮮美, 口感柔嫩, 可作葷素餡。

【棗菇蒸雞】 做法:取淨雞肉150克, 水發香菇20克, 紅棗20克, 濕澱粉6克。 先將雞肉洗淨, 切成3釐米長、0.5釐米厚的條狀, 將香菇切絲, 大棗去核切成四瓣, 放入碗內, 加入醬油、鹽、白糖、味精、蔥絲、薑絲、料酒、雞清湯和濕澱粉, 拌勻, 上蒸籠蒸13~15分鐘, 蒸熟後取出, 用筷子撥開, 攤入平盤, 淋上麻油即可食用。

黃花魚、狗肉按常規做法即可, 可增加人體陽氣, 補益人體正氣。

果品——宜選用栗子、胡桃仁。

栗子又稱板栗, 味甘, 性溫入脾、胃、腎經。 《名醫別錄》中記載栗子“主益氣, 厚腸胃, 補腎氣, 令人忍饑”。 但消化不良、腹脹、濕熱較重的患者不宜多食。

產後、小兒、病人不宜多食。

胡桃仁又稱胡桃肉、核桃仁。 其味甘, 性溫, 入腎、肺經。 具有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排石的功效。 胡桃仁質潤並滋補, 適宜於老年人體虛、病後所致的大便秘結、頭暈耳鳴等症。

注意防範風熱感冒

立夏、小滿兩個節氣氣溫回升很快, 人們容易忽視高溫對身體的影響。 這時, 驕陽易侵襲人們的身體, 故風熱感冒是這一時期的好發病。 常表現為鼻塞、黃涕、怕風、自汗, 兼有頭痛、疲勞, 重者腹瀉。

應採取下面的辦法予以防治。 夏天太陽升得早, 清晨空氣清新, 應早起到室外參加活動, 如慢跑、打太極拳、做保健功、廣播操等, 以利於人體陽氣的升發壯大, 預防外邪的侵襲。 飲食上可早晚服用杏仁粥。 此粥可補益肺氣, 堅持服用可防病健身,

預防風熱感冒。 其做法:甜杏仁50克, 大米240克。 將甜杏仁研成泥, 加到淘淨的大米中, 用武火煮沸, 再改用文火煮爛, 即食即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