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 葡萄味甘而酸, 性平, 具有補氣血、強筋骨、利水濕等功效, 可用於氣血不足、頭暈乏力、肺虛咳嗽、心悸、盜汗、風濕骨痛、腎炎、小便不利等病症的輔助治療, 非常適合秋天食用。
秋初時節, 溫燥襲人, 葡萄酸甘化陰, 能生津止渴, 潤肺除燥, 堪稱應季佳果良藥。 然而, 儘管葡萄有很好的藥用和保健功效, 但食用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多食葡萄生內熱。 《醫林纂要》記載:“多食生內熱。 ”因為葡萄含糖較高, 可為人體提供熱能, 所以進食過多可使人滋生內熱。
多食葡萄易腹瀉。 《本經逢原》言:“食多令人泄瀉。 ”葡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葡萄不能與牛奶同食。 因為葡萄裡含有果酸, 會使牛奶中的蛋白質凝固, 不僅影響吸收, 嚴重者還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因此, 應在喝完牛奶1小時後進食葡萄。
糖尿病患者忌食。 葡萄中含有大量葡萄糖, 食入後即可為人體吸收, 使血糖上升, 故而糖尿病患者須忌食。
孕婦不宜多食葡萄。 孕婦少吃葡萄可以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 而且葡萄含糖量高, 會使腹中的羊水增多。
吃完葡萄要漱口。 這是因為有些葡萄含有多種發酵糖類物質, 對牙齒有較強腐蝕性, 易造成齲齒。
洗淨葡萄有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