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 天氣陰晴不定, 霧霾是天天可見, 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威脅。 太極拳的好處能預防霧霾傷害, 防治呼吸道感染, 提高身體免疫力。 腹式呼吸等呼吸方式是太極拳的特點, 可強制對抗霧霾, 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太極拳教程吧!
練太極拳抵抗霧霾
這幾天, 醫院裡又出現了很多呼吸道疾病患者, 這些都是霧霾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練太極拳防治效果顯著。
又是一年霧霾季, 京城方圓數百公里, 無處藏身。 說到運動, 就不是搞搞笑就可以的啦, 雖然有人仍然以大無畏的精神在霧霾中身心放鬆的奔跑、打拳、踢毽子等等等等,
言歸正傳, 戶外是沒法練拳了, 但對於太極拳習練者來說, 這都不是事兒。 有清風明月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固然很好, 沒有我們也可以“拳打臥牛之地”, 就是說, 家裡地方再小, 不影響練拳, 畢竟家裡有空氣淨化器, 相對好一點。
站樁是太極拳的基礎, 也是入門功, 練太極站樁能提高身體抵抗力, 不再害怕霧霾侵襲。
首選的是站樁,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 遇到學拳的, 也是忙著把拳架學完, 然後開始就練, 以為這就是會了太極拳了, 殊不知, 如果能耐住寂寞, 先站樁定骨架、松關節肌肉。
讓自己野馬般的思緒慢慢的回歸、滌濾, 越來越少, 減至於三, 乃至於二,
通過站樁, 身體和思想深刻領會到無極、太極、陰陽、八卦的相互關係, 對以後的拳架習練有莫大的好處, 進境會更快。
練習站樁對身體有很多好處, 例如, 能穩固下盤, 使呼吸深長, 排泄身體毒素, 將體內霧霾毒素清除。
站樁有了一定的成效時, 身體思想恍恍惚惚, 似歸於無, 無我、無時、(似)無呼吸、無陰陽, 自然對空氣的要求就少了。 通過樁功放鬆, 可以打通閉塞的經脈和扭結的筋肉, 從而由不動而達到健身養生的目的。
當然, 先練拳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要修習到高級階段, 樁功似乎是個繞不過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借用一句話說明“出來混,
太極拳有很多其他運動沒有的優勢, 可以隨時隨地讓我們生活在太極世界中。 老祖宗說過:道不遠人。 道就在這裡, 是“人自遠之”。
霧霾有哪些危害
一、對呼吸系統的影響
霾的組成成分非常複雜, 包括數百種大氣化學顆粒物質。 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徑小於10微米的氣溶膠粒子, 如礦物顆粒物、海鹽、硫酸鹽、硝酸鹽、有機氣溶膠粒子、燃料和汽車廢氣等, 它能直接進入並粘附在人體呼吸道和肺泡中。
尤其是亞微米粒子會分別沉積於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 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氣管炎等病症。 對於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
霧霾天氣可使病情急性發作或急性加重, 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
二、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霧霾天氣空氣中污染物多, 氣壓低, 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急性發作。
練太極拳預防呼吸道感染
一、調節自然呼吸
自然呼吸, 也就是順其自然。 在初學太極拳時不可能兼顧到呼吸, 因為掌握動作拳架需要精力, 再者太極拳在編排上也不是按照呼吸規律編排的, 這時如果勉強兼顧呼吸則困難極大, 會造成精神緊張。
使形體難以放鬆, 肌體發生消極變化, 不符合太極拳的要求。 在太極拳修煉的初期階段, 只要求做到能通過調節呼吸消除緊張、緩解壓力、形體舒松自然,
二、調節深呼吸
深呼吸是指腹式呼吸, 是在不破壞自然呼吸的原則下自然調節, 要求呼吸深、細、勻、長, 不能勉強。 深呼吸的調節與走架的關係十分密切, 架子走得到位, 架勢熟練, 呼吸就能自動調節, 氣沉丹田。
深呼吸呼氣日寸小腹收縮, 吸氣時小腹膨脹。 這是一個人人能理解、人人能達到的呼吸方法, 便於太極拳的普及與提高。
延長呼吸, 提高肺的換氣率, 可以避免表淺呼吸所引起的胸悶, 對健身是積極的, 同時又能促進練拳水準的提高。 深呼吸是適應範圍較廣、使用較多的呼吸方法。
三、腹式逆呼吸
逆呼吸是氣隨形走、呼吸與動作配合一致的呼吸,是部分練拳者追求的呼吸方法,帶有明顯的層次性。它脫離了深呼吸深、細、勻、長的規律,感覺也跟深呼吸相反,呼氣時小腹鬆弛,吸氣時小腹收縮。
同時腹式逆呼吸也不像深呼吸那樣有節律,而是隨著練拳動作的升、降、開、合,小腹自然、自動有松有收,呼吸完全跟隨動作,配合動作,氣沉丹田,內氣運行。
這種感覺是練拳時無意中出現的,是突然和微弱的,這時如果對這種感覺不在意而仍在那裡順其自然,這種感覺馬上就會消失,等待第二次出現則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時如果馬上意識到這種呼吸的變化並抓住這種感覺,使自己的意識跟隨它,並有意識地運用它,很快就能掌握這種呼吸方法,使自己的呼吸與動作配合而令功夫上身。
這是調息比較艱難的一步,有的人練拳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仍是只知其理不會其功,如果沒有明師指點而是自作聰明、妄猜私忖,往往搞不通反而會走彎路。
四、拳式呼吸法
拳式呼吸也叫丹田呼吸,是逆呼吸的繼續與發展。因逆呼吸能較好地氣沉丹田、內氣運行而牽動腹肌,所以說拳式呼吸實際是腹肌運動呼吸,它的感覺是呼氣、吸氣時腹肌都收縮,鬆弛只在呼吸之間的瞬間。
練拳時不管是大開大合,還是急進急退,呼吸完全與動作合拍,這時呼也氣沉丹田、吸也氣沉丹田,內氣運行更充實。
這時動作與呼吸的關係是主與從的關係,呼吸緊跟動作、配合動作,是腹肌運動的結果。
腹肌運動加強了丹田氣,為“力由脊發”提供能源,這就是“腰為第一主宰,丹田為第一賓輔”,這就是虛其心、實其腹的表現。到這時太極拳三調中的調息就告完成,以後就要保持這種狀態堅持鍛煉。
太極拳健身祛病機理與特點
1、太極拳健身祛病機理
太極拳是武術拳技與氣功原理的有機組合,太極拳練好了,就是氣功,打太極拳就等於練氣功中的“動功”。太極拳作為有氧代謝運動,它強度適中、節奏分明、連綿流暢,加之意念導引、精神專注、動靜結合,松靜自然。
以及吐納調息,呼吸深、細、勻、長等,因而加強了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防禦功能。用中醫的理論來解釋,就是通過太極拳的鍛煉。
使人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精、氣、血、津液、神、智等生命指標參量達到內在的和諧平衡及自身與自然界外在的和諧平衡,使人進行生理、心理、病理的自我調控、自我修復,從而達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2、太極拳健身祛病特點
太極拳的強身健體以及對慢性疾病的康復治療作用,歸納起來有兩個顯著特點,即:“整體性” 和“全面性”。
所謂整體性,是指太極拳健身及醫療康復作用,是整體把握生命機能,注重“生命之樹”的培基固本,增益正氣(維繫生命的能量),而不是針對某些具體疾病或某個局部起作用的特殊療法。
太極拳是從整體上發揮作用,通過鍛煉強化和旺盛生命機能,使之自我調控、對疾病進行自我修復,從而達到祛病健身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講,太極拳健身是一種“整體療法”。
所謂全面性,是指太極拳的醫療康復作用十分廣泛。對人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感覺系統的許多慢性疾病都有防治效果。
而且還能增高減肥、健美身形、美容黑髮、延緩衰老,同時還能平和心態、振奮精神、消除抑鬱、開朗性格。
它對於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疾病都有康復治療作用,這就是所謂的“性命雙修”。所以很多學者把太極拳健身說成是“全科治療”
太極拳對身體的好處
(1)調整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
緩解現代生活中由於精神過度緊張所引起的"城市文明病",如神經衰弱、抑鬱症、功能性胃腸病等。這是因為太極舉動作連貫、弱韌、緩和、輕靈,練拳時,全身各部位肌肉都需要放鬆,此時,身體感到輕鬆、舒暢,致使大腦得到休息。
此外,太極拳強調“用意不用拙力”,動作要以意命力引導,安詳中全神貫注,這樣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過程才能獲得更好的調整。
(2)有助於保持心血管系統健康,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練拳時,全身肌肉放鬆並引起血管放鬆,從而促使腹壓不斷改變,從而促使下肢及腹部的血液回流入右心房,加強了心肌的營養,也防止了因血流不暢引起的血管硬化。常打太極拳的人患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疾病的較少。
據一項調查,把打太極拳的人和不打太極拳的人分為兩組,太極拳組平均血壓為134。1/80。8mmHg;動脈硬化率,太極拳組是39.5%,對照組是46.4% 。
(3)有助於骨骼、肌肉和關節組織的健康
太極拳是“動無有不動”的全身性運動,全身各大小肌群和關節都參加活動,因此長期練習有助於使關節運動靈活,改善關節韌帶彈性,增強肌肉堅韌和伸縮力。舉例說明,太極拳組發生脊柱畸形的有25.8%,對照組為47.2%。
兩組人員腰椎活動的幅度也有很大差異,太極拳組人員彎腰時手能觸地者占77.4%;對照組只有16.6%。最近,美國科學家的一項調查結果指出,常練太極拳的老人的摔倒和骨折率都遠低於不練拳的老人,他們認為,太極拳有預防和延緩骨質疏鬆的作用。
結語:綜上所述,霧霾天氣不適合到室外練太極拳,同時,習太極拳能夠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改善呼吸功能,日常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可以通過練習太極拳防治,而且練太極拳還能預防癌症。
逆呼吸是氣隨形走、呼吸與動作配合一致的呼吸,是部分練拳者追求的呼吸方法,帶有明顯的層次性。它脫離了深呼吸深、細、勻、長的規律,感覺也跟深呼吸相反,呼氣時小腹鬆弛,吸氣時小腹收縮。
同時腹式逆呼吸也不像深呼吸那樣有節律,而是隨著練拳動作的升、降、開、合,小腹自然、自動有松有收,呼吸完全跟隨動作,配合動作,氣沉丹田,內氣運行。
這種感覺是練拳時無意中出現的,是突然和微弱的,這時如果對這種感覺不在意而仍在那裡順其自然,這種感覺馬上就會消失,等待第二次出現則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時如果馬上意識到這種呼吸的變化並抓住這種感覺,使自己的意識跟隨它,並有意識地運用它,很快就能掌握這種呼吸方法,使自己的呼吸與動作配合而令功夫上身。
這是調息比較艱難的一步,有的人練拳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仍是只知其理不會其功,如果沒有明師指點而是自作聰明、妄猜私忖,往往搞不通反而會走彎路。
四、拳式呼吸法
拳式呼吸也叫丹田呼吸,是逆呼吸的繼續與發展。因逆呼吸能較好地氣沉丹田、內氣運行而牽動腹肌,所以說拳式呼吸實際是腹肌運動呼吸,它的感覺是呼氣、吸氣時腹肌都收縮,鬆弛只在呼吸之間的瞬間。
練拳時不管是大開大合,還是急進急退,呼吸完全與動作合拍,這時呼也氣沉丹田、吸也氣沉丹田,內氣運行更充實。
這時動作與呼吸的關係是主與從的關係,呼吸緊跟動作、配合動作,是腹肌運動的結果。
腹肌運動加強了丹田氣,為“力由脊發”提供能源,這就是“腰為第一主宰,丹田為第一賓輔”,這就是虛其心、實其腹的表現。到這時太極拳三調中的調息就告完成,以後就要保持這種狀態堅持鍛煉。
太極拳健身祛病機理與特點
1、太極拳健身祛病機理
太極拳是武術拳技與氣功原理的有機組合,太極拳練好了,就是氣功,打太極拳就等於練氣功中的“動功”。太極拳作為有氧代謝運動,它強度適中、節奏分明、連綿流暢,加之意念導引、精神專注、動靜結合,松靜自然。
以及吐納調息,呼吸深、細、勻、長等,因而加強了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防禦功能。用中醫的理論來解釋,就是通過太極拳的鍛煉。
使人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精、氣、血、津液、神、智等生命指標參量達到內在的和諧平衡及自身與自然界外在的和諧平衡,使人進行生理、心理、病理的自我調控、自我修復,從而達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2、太極拳健身祛病特點
太極拳的強身健體以及對慢性疾病的康復治療作用,歸納起來有兩個顯著特點,即:“整體性” 和“全面性”。
所謂整體性,是指太極拳健身及醫療康復作用,是整體把握生命機能,注重“生命之樹”的培基固本,增益正氣(維繫生命的能量),而不是針對某些具體疾病或某個局部起作用的特殊療法。
太極拳是從整體上發揮作用,通過鍛煉強化和旺盛生命機能,使之自我調控、對疾病進行自我修復,從而達到祛病健身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講,太極拳健身是一種“整體療法”。
所謂全面性,是指太極拳的醫療康復作用十分廣泛。對人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運動系統、感覺系統的許多慢性疾病都有防治效果。
而且還能增高減肥、健美身形、美容黑髮、延緩衰老,同時還能平和心態、振奮精神、消除抑鬱、開朗性格。
它對於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疾病都有康復治療作用,這就是所謂的“性命雙修”。所以很多學者把太極拳健身說成是“全科治療”
太極拳對身體的好處
(1)調整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
緩解現代生活中由於精神過度緊張所引起的"城市文明病",如神經衰弱、抑鬱症、功能性胃腸病等。這是因為太極舉動作連貫、弱韌、緩和、輕靈,練拳時,全身各部位肌肉都需要放鬆,此時,身體感到輕鬆、舒暢,致使大腦得到休息。
此外,太極拳強調“用意不用拙力”,動作要以意命力引導,安詳中全神貫注,這樣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過程才能獲得更好的調整。
(2)有助於保持心血管系統健康,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練拳時,全身肌肉放鬆並引起血管放鬆,從而促使腹壓不斷改變,從而促使下肢及腹部的血液回流入右心房,加強了心肌的營養,也防止了因血流不暢引起的血管硬化。常打太極拳的人患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疾病的較少。
據一項調查,把打太極拳的人和不打太極拳的人分為兩組,太極拳組平均血壓為134。1/80。8mmHg;動脈硬化率,太極拳組是39.5%,對照組是46.4% 。
(3)有助於骨骼、肌肉和關節組織的健康
太極拳是“動無有不動”的全身性運動,全身各大小肌群和關節都參加活動,因此長期練習有助於使關節運動靈活,改善關節韌帶彈性,增強肌肉堅韌和伸縮力。舉例說明,太極拳組發生脊柱畸形的有25.8%,對照組為47.2%。
兩組人員腰椎活動的幅度也有很大差異,太極拳組人員彎腰時手能觸地者占77.4%;對照組只有16.6%。最近,美國科學家的一項調查結果指出,常練太極拳的老人的摔倒和骨折率都遠低於不練拳的老人,他們認為,太極拳有預防和延緩骨質疏鬆的作用。
結語:綜上所述,霧霾天氣不適合到室外練太極拳,同時,習太極拳能夠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改善呼吸功能,日常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可以通過練習太極拳防治,而且練太極拳還能預防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