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 活在工作、生活、情感、人際等多重壓力下的我們, 安全感似乎正被一點點吞噬。 喜歡熬夜、莫名孤獨、經常沉默、有某些特殊偏好、不輕易相信別人……這些都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試問, 你的安全感是不是也丟了呢?
現狀
九成人過不踏實
出入中央商務區的白領, 衣著光鮮、沉著自信, 內心卻對前途充滿憂慮;兩鬢斑白的退休老人, 衣食無憂、兒孫滿堂, 卻整日擔心健康會不會出問題, 甚至擔憂家人可能會出意外。 可以說, 人的一生, 就是不斷尋找安全感的過程——關於孩子, 父母怕奶粉有毒、怕校車出事;關於成年人,
2010年的一項有關國人安全感的調查顯示, 高達96%的網友認為自己沒有安全感。 《小康》雜誌的調查表明, 食品安全是國人最大的不安, 社會治安和醫療安全感遭遇危機, 中等收入階層的不安全感凸顯, 經常焦慮的人超半數。 在通往安全感的道路上, 國人仍需要跨越一道道門檻。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 安全感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 支撐起生命和心理健康。 擁有它的人, 主觀滿意度高, 樂觀自信;缺乏它的人, 生活滿意度低, 焦慮恐懼。 安全感有時是外在的, 比如擔心失戀、失業、生病……這些擔心有明確的物件,
檢查
回答9個小問題
在閱讀以下文章之前, 不妨先回答下面9個問題:
你是否經常對世事不滿?
你是否感到生活對自己不公平?
你是否容易受傷害?
你是否缺乏自信、對自己不滿意?
你是否感到別人不尊重、不喜歡自己?
你是否對未來心懷恐懼?
你是否感到別人不可信任?
你是否容易不安?
你是否經常懷疑別人議論自己, 而且對他人的評價很敏感?
如果你的答案基本都是“否”, 那麼恭喜你, 你是一位安全感較強的人;如果答案以“是”居多, 那你很可能是一位缺乏安全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