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 主要生長在夏天, 如:牛肝菌、青頭菌、米湯菌、涮把菌、火炭菌和雞樅等;秋天生長的主要有谷黃菌、乾巴菌、奶漿菌、雞油菌、雞樅等;冬天生長的主要有凍菌、茅草菌等。
在最常見的數十種野生菌中, 中毒概率最高的, 當數牛肝菌。 其他菌類, 特別是雞樅, 中毒的可能性非常小。 為防止中毒, 吃野生菌時要做到四注意:
一是炒野生菌要放大蒜。 不論炒什麼品種的野生菌, 都要放幾瓣大蒜。 如野生菌炒熟後, 大蒜呈烏黑色, 證明其有毒, 千萬不能食用。 如大蒜色白, 則可食用。
二是一定要炒熟。 無論哪種品種的野生菌,
三是不能將多種野生菌混在一起炒吃。 有的野生菌, 單獨炒吃, 安全無毒。 而一旦與其他野生菌混合在一起炒吃, 就會產生毒素, 使人中毒。
四是先嘗後吃。 炒菜時先炒野生菌, 炒熟後, 先嘗嘗, 再炒其他菜。 待幾種菜都炒好了, 時間也差不多有半小時了。 如果野生菌有毒, 吃後半小時就會出現頭昏、噁心嘔吐、視物不清等反應。 如果半小時身體沒有任何反應, 證明野生菌無毒。 然後, 就可以放心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