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是從古到今無數人追求的目標。 前沿科學已經逐漸揭開了人類衰老及長壽的密碼, 這個密碼便是存在於染色體上的“端粒”。 端粒長則壽命長, 端粒短則壽命短。 雖然通過基因工程或端粒啟動技術, 延年益壽還尚需時日, 不過通過生活方式的簡單改變也能使端粒得到保護或延長, 進而延長人類壽命。 美國《預防》雜誌就在3月26刊文, 教給大家可改變長壽基因的7件事。
1.少把壓力掛嘴邊。
壓力看不到摸不著, 殊不知壓力真的會影響壽命。 美國加州大學在一項針對同齡女性的研究中發現, 經常感到壓力大的女性,
不過, 平時經常通過練習瑜伽、冥想打坐、與朋友聊天或者聽聽音樂等方式緩解壓力, 可以使端粒酶活力提高43%, 進而起到延長端粒的作用。 另外, 研究人員還特別推薦了“扮鬼臉解壓法”:面部收縮(仿佛有東西砸到腳上時的面部表情)15秒, 然後放鬆, 反復幾次後, 可有效緩解緊張情緒。
2.讓運動成為“朋友”。
久坐不動能減壽可不是聳人聽聞。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 絕經後婦女如果不鍛煉,
3.餐桌上多些粗糧。
膳食纖維是健康飲食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的研究發現, 膳食纖維(特別是來自穀物的纖維素)除了在保持消化系統健康上扮演必要角色外, 還能延長端粒的長度。 研究人員認為, 全穀食物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4.經常盯著體重秤。
如果你發現肚子上的“游泳圈”又大了一圈, 那麼你離長壽的目標就又遠了一步。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院的一項研究發現, 肥胖會導致慢性炎症, 進而出現氧化損傷, 而端粒對氧化損傷非常敏感。 身體超重或肥胖時間越長, 身體所受氧化的損傷就越大, 肥胖會加速人體衰老進程。
5.多補充“天然維生素”。
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的研究發現, 補充維生素C、E和B12有助於延長端粒長度, 因為它們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可保護端粒免受損傷。
6.每週至少吃兩次魚。
保護心臟和健腦是吃魚公認的好處。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項有關營養對人體端粒影響的研究發現, 吃魚還能改善並保護端粒。 人體在補充魚中含有的歐米伽-3脂肪酸四個月後, 就可以使血液細胞中的端粒更長。 三文魚、金槍魚等多脂魚含歐米伽-3脂肪酸最多, 可以抵抗炎症和氧化損傷, 進而對端粒起到保護作用。 研究者建議, 一般成年人每週至少應吃兩次魚。
7.試著堅持以上好習慣。
改善長壽基因是一件長久的事情, 研究人員表示, 將多種健康習慣相結合, 才可以使延長端粒的效果最大化。 研究發現, 如果通過打坐放鬆身心、經常進食全穀食物和魚類、適當補充複合維生素、每週6天堅持每天步行30分鐘、補充魚油, 最終能讓人體端粒酶活力提高29%—84%。 因此, 要想自己更加長壽, 就要做到將這些好習慣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