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中老年人看病有誤區

誤區一:

患者不願意配合醫生做必要的檢查, 自己點名要藥。 這類多為一些中老年慢性病患者。 他們自認為久病成醫, 當醫生提出根據病情需作必要的檢查時, 他們常常覺得麻煩, 沒有必要。 哪裡不舒服, 拿點藥吃, 症狀減輕了也就算了。

比如, 有的高血壓患者甚至連測血壓也認為多餘, 以至於長期作一般性頭痛治療。

誤區二:

略懂一點醫學知識, 盲目地給自己下結論, 跟著廣告走。 這類人多為一些有文化、懂一點醫學常識的中老年患者。 他們比較注重收集資訊, 瞭解情況, 往往會因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有了異常或是長了什麼東西而整日不思茶飯。

還有一些中老年患者, 把藥品廣告中的適應症硬往自己身上套, 一味跟著廣告走, 千方百計要求醫生多用“好藥”、“貴藥”、“新藥”。 有的患者更是一種藥還沒用完一個療程, 就要求醫生另換新藥。

誤區三:

依賴和濫用保健品。 眾所周知, 保健品只能對疾病治療起輔助作用, 況且有的保健品只是“食”字型大小。 而有些中老年患者明明患有某方面的疾病, 卻不遵醫囑, 一味依賴和濫用保健藥品。

誤區四:

很少關注自己。 他們即使有病去看醫生, 也不願詳細述說病情。 有的患者甚至在初診中已發現有點疑問, 需作複查確診的, 也視作兒戲。 究其原因, 主要是自認為身體一向很好,

沒有什麼不適感覺, 思想上放鬆了警惕, 其結果是小疾釀成大病。

誤區五:

習慣經常看醫生, 有疑病傾向, 這類人約占內科門診病人的10%。 他們總覺得自己患有某種嚴重疾病, 但經常去看病, 說自己想像中的不舒服症狀, 但經醫生檢查, 一般又沒有器質性病變。

因此, 他們往往對檢查結果不滿意, 頻繁往返醫院。 其實, 現在很多醫院都開設了心理科, 這類中老年病人不妨去看心理醫生, 對症治療才有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