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 簡單地說就是單位體積內的骨量明顯減少了, 骨的微小結構遭破壞 , 從而增加了骨的脆性。
骨骼是人體的重要器官, 起著支撐和保護、造血及調節人體礦物質代謝的功能, 對人體生存至關重要。 一般而言, 人體共有206塊骨頭, 外觀各有不同, 有長骨、短骨、扁平骨及不規則骨, 但其微細結構大致相似;外層是構造緻密的皮質骨;內部是由縱橫交叉骨小梁呈立體構築組成的海綿狀骨。 這種有一堅硬的外殼加上內部主體結構的骨小梁網使骨骼具有了用最小品質而能獲得最大的承受力的特點。
青壯年時期, 骨骼非常緻密, 骨小梁很多, 骨代謝活躍, 進入老年期由於種種原因致使骨小梁變薄、變細、斷裂、吸收, 數量減少, 小梁間的間隙變大;皮質骨也會變薄、孔隙增多。 骨礦物質含量或骨密度減少, 當降低到一定限度(所謂臨界值)時, 骨骼就難以承受外力負擔或衝擊而易發生折斷, 嚴重時骨皮質薄如紙張, 而海綿骨消失殆盡, 整個骨骼顯得疏鬆、多大孔, 因而稱之謂“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是一種與老化有關的過程, 一方面隨著年齡增長, 造骨功能減退, 越是高齡, 骨流失得越多, 越會出現骨質疏鬆症, 這也是與老年人的生理代謝發生了許多變化有關。 如老年人室外活動減少, 陽光照射少, 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減退,
二、如何防止老年人骨質疏鬆
人到老年, 骨骼的保健是個重要課題。 老人骨質疏鬆, 預防重於治療, 重點要防止骨質進一步快速流失, 要保護好脆弱的骨質。 而維護一副品質完好的骨骼, 就要從日常的生活習慣做起。
1、多參加體育運動
適度的運動有益於肌肉和骨骼的健康, 能增進肌肉的張力和彈力, 增強骨骼的耐受力,
2、注意合理營養
鈣是骨骼維持強度所必需的要素, 富鈣食品有助於鈣代謝平衡, 利於骨礦物質沉積, 充足的蛋白質有助於骨基質形成。
老年人飲食中鈣量常常不足, 這與食量減少, 食欲差, 消化功能減退等因素有關, 因此要注意富鈣食品的攝入, 如牛奶、雞蛋既能提供優質蛋白, 又含有豐富的鈣、磷。 其他還有綠色蔬菜、豆類及豆製品、魚蝦、海產植物、貝類等。
3、防止跌倒
老年人的骨骼因為疏鬆而變得脆弱, 但只要保護得好, 就像一個玻璃杯那樣, 不墜地碰撞也不會碎, 因而防止跌倒是預防骨質疏鬆引起骨折的重要措施。
4、藥物治療
目前已有多種藥物應用於骨質疏鬆症, 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 如飲食鈣量不足者, 可服用鈣片補充。 目前常用的鈣片劑型很多, 用藥應遵醫囑, 病情較重的不能單用鈣劑, 應配合其他藥物治療。 維生素D有利於鈣質吸收, 也可選用活化維生素D, 對老年人有更佳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 藥物治療只是治療中的一部分, 應該與其他有關骨保健的方法結合起來, 選用何種藥物應視個人病情而定,
5、培養良好習慣
吸煙能增加血液酸度使骨質溶解;飲酒過多、過頻可導致溶骨的內分泌激素增加, 使鈣質從尿中丟失, 都屬禁忌之例。 心境樂觀、暢達, 動作、思想也會敏捷起來, 有助神經反應和平衡功能的加強, 從而減少骨折的發生。 有病痛應及時就醫, 許多內分泌疾病、骨髓瘤、白血病都可引起骨質疏鬆。 有些藥物能促進骨質溶解。 如強的松、肝素之類要合理慎用。
衰老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規律, 骨組織也不例外, 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疏鬆起來, 但只要我們善於自我保健, 就完全可以延緩和減輕骨質疏鬆的發生。
三、關於骨質疏鬆症的問答
1.骨質疏鬆症分哪幾類?
骨質疏鬆症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疾病。 骨質疏鬆症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退行性骨質疏鬆症又可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
2.什麼人易患骨質疏鬆症?
一是絕經後婦女,致使骨吸收增加,是導致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中老年人鈣調節激素的分泌失調致使骨代謝紊亂,此外,消化功能降低、戶外運動減少等都是老年人易患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原因。
3.骨質疏鬆症有何表現?
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併發症。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骨質疏鬆症一般分兩大類,即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退行性骨質疏鬆症又可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2.什麼人易患骨質疏鬆症?
一是絕經後婦女,致使骨吸收增加,是導致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中老年人鈣調節激素的分泌失調致使骨代謝紊亂,此外,消化功能降低、戶外運動減少等都是老年人易患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原因。
3.骨質疏鬆症有何表現?
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後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後出現。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併發症。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