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肝肺論治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

●抽動-穢語綜合征屬於中醫“痙病”和“肝風”的範疇, 主要病因為風和痰, 病機關乎五臟, 本源在肝, 病發於肺。

●治療側重從肝與肺論治, 在用具有疏風宣肺, 利咽通竅功效經驗方的基礎上, 根據臨床症狀, 結合飲食、生活環境、生活習慣以及體質進行辨證論治。

●由於本病病情複雜多變, 短期很難治癒, 停藥後甚至在服藥期間也容易反復或加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強調護與預防, 需要患兒家長積極配合。

抽動-穢語綜合征是現代兒科臨床常見的神經精神系統疾病, 大多數患兒同時伴有多動的表現,

故又稱之為“多發性抽動症”。 臨床表現為慢性、波動性、多發性的運動肌(頭、面、肩、肢體、軀幹等肌肉)快速抽動, 交替出現, 伴有不自主的發聲和言語斷續。 具體表現為眨眼、點頭、噘嘴、皺眉、聳肩、扭頸、抬臂、踢腿、鼓肚等;喉肌抽動則出現輕咳、喊叫怪鳴, 甚至口出穢語、咒駡等。

本病從1825年由法國醫生圖雷特斯首次報告後才開始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對其病因病理進行探索和研究, 但迄今仍無明確的結論, 在治療方面也無特效藥物。 臨床上常以鎮靜劑來治療, 不但效果不理想, 而且副作用較大。 我們用中醫藥治療配合飲食、精神等調護取得較好療效。

病因病機

抽動-穢語綜合征是現代醫學病名。 中醫學雖無此名稱, 對其症狀描述卻有類似的記載。

以抽動而言, 早在《內經》中即有“諸痙項強, 皆屬於濕”的論述。 《金匱要略·痙濕暍篇》敘述了太陽病致痙, 痙病就是以項背強急, 四肢抽搐, 甚至角弓反張為主症的病變, 其發病原因一是由於風寒濕邪壅阻經絡, 氣血運行不利, 筋脈受病拘急而成痙之“剛痙”;一是津血虛少, 不能營養筋脈以致抽攣僵僕之“柔痙”, 本病應屬於“痙病”的範疇。 《內經》中還談到“諸暴強直, 皆屬於風”;“風勝則動”;“諸風掉眩, 皆屬於肝”等, 故凡一切抽動、搐搦、痙攣、震顫都為風邪偏盛之象, 因此本病應屬於肝風。 有關穢語方面, 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雲:“三陽並而上升, 故火熾則痰湧, 心竅為之閉塞”。 屬於痰火上擾, 心竅被蒙, 神志逆亂而發。 基於上述, 我們認為本病應歸屬于中醫“痙病”和“肝風”的範疇。

病因 我們對此病進行了大量廣泛深入的研究, 在本病原有四大障礙(運動障礙、行為障礙、思維障礙、人格障礙)的基礎上, 進一步對其進行探討總結, 梳理分類, 並研究了它與抽搐的關係、與喉鳴穢語的關係、與感統失調的關係、與強迫症的關係、與自閉和孤獨症的關係、與焦慮和抑鬱症的關係, 總結出該病的主要病因為風和痰。

病機 風和痰的關係在病理方面甚為密切。 往往風動則火生, 火盛則風動, 風火相煽, 則熏灼津液為痰而上壅, 痰壅則氣逆而竅閉。 既可因風而生痰, 也可因痰而生風。 風痰竄動可致抽搐瘛疭;痰阻氣道則喉間痰鳴怪叫, 形成上盛下虛、陰陽不相維繫的病理變化。

根據“諸風掉眩, 皆屬於肝”和“肺為貯痰之器”的理論, 本病的病機關乎五臟, 本源在肝, 病發於肺。 系風痰鼓動, 橫竄經隧, 陽亢有餘, 陰靜不足, 陰陽平衡失制所致。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陰靜陽燥。 ”“陰在內, 陽之守也, 陽在外, 陰之使也。 ”陰主柔靜, 陽主躁動, 守使相依, 則陰陽協調;但小兒具有“陽常有余, 陰常不足, 肝常有余, 肺常不足”的生理特點, 又因肝為風木之髒, 體陰而用陽;肺屬金, 為清淨之髒, 一旦風痰互結, 風痰鼓動, 往往陽亢無制, 出現剛躁掣動。 另外, 肝風易於化火, 木火刑金則出現金鳴異常, 形聲不正。 尤其肺為嬌髒, 嬌肺遭傷不易愈, 若感受外風, 亦能引動內風而加重病情。 所以本病一旦形成, 病情會起伏不定, 變化多端, 治療難以速效。

若僅強制鎮定, 非獨不能治, 反而延誤或加重病情。

遣方用藥

根據對症狀、病因病機的分析, 我們在治療方面側重從肝與肺論治。

肝為剛髒, 肺為嬌髒, 一剛一柔, 一陰一陽, 剛柔相濟, 陰陽協調, 若肝風平息火清痰化, 肺氣肅清, 經脈通潤, 心靜神寧, 則病自緩解。 因此, 我們通過疏肝調肺、滌痰通絡、調整陰陽等方法, 從而達到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的正常生理狀態。

另外, 肺為五臟之華蓋, 外邪入侵, 首先犯肺, 肺臟受邪後又易引起其他臟腑的病變。 治肺既可治療肺臟本身的疾病, 又可治療肺外其他臟腑的疾病。 本病患兒常見吸鼻、聳鼻、吭吭等動作, 或伴有鼻腔不利、鼻黏膜發紅、鼻塞癢痛、鼻流濁涕, 以及咽喉不適、咽部幹痛或紅腫等鼻咽部症狀, 而且感冒後易誘發抽動發生或症狀加重。所以,我們根據長期臨床經驗總結創制疏風宣肺、利咽通竅的調肺Ⅱ號(辛荑、蒼耳子、玄參、板藍根、山豆根)作為基礎方,並根據臨床症狀表現靈活加減運用。

抽動 根據抽動的部位不同選用不同的藥物。如用天麻、鉤藤疏肝熄風以治搖頭,清滋而不膩胃,寒涼而不傷正;葛根、木瓜、伸筋草、川牛膝舒筋活絡以治聳肩、肢體抽動;黃連、菊花、白附子清熱明目以治眨眼;白芍、炙甘草酸甘化陰以治腹部抽動、經常性腹痛。

喉鳴穢語 選用蟬衣、僵蠶、青果等清熱利咽,與板藍根、山豆根合用可控制異常發聲。若發聲明顯,不能自控,甚至影響說話、交流者,可選用錦燈籠、兒茶、牛蒡子以加強清熱利咽潤喉之功。

感覺統合失調 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學習成績時好時壞,記憶力不好,性急,可選用丹參、菖蒲、郁金、遠志等入心經藥物,清心經之痰熱,解心中鬱悶,開竅祛痰,寧心安神,以達到安神益智之功。

強迫症 表現為強迫思維、重複語言、重複動作等,以化心經之痰為主,可選用丹參、菖蒲、竹瀝水、膽南星、木瓜等清心化痰,化濕和中。

自閉、孤獨症 表現為不合群、膽怯、固執、社會能力交往差等,與肝失疏泄、肝膽功能失調有關,可選用丹參、菖蒲、郁金、遠志、天竺黃、膽南星、柴胡等清心化痰,疏肝解鬱之品治之。

焦慮、抑鬱症 與痰熱、痰濁有關,常選用珍珠母、靈磁石等,因藥性鹹寒入肝、心經,有平肝潛陽,鎮心安神之效;用浮小麥、炙甘草、大棗等以治髒躁,也可選用黃連溫膽湯、礞石滾痰丸等靈活運用。

總之,方藥的選取運用要靈活,要根據每位元患兒的不同情況,結合飲食、生活環境、生活習慣以及體質進行辨證論治。

預防調護

由於本病病情複雜多變,短期很難治癒,停藥後甚至在服藥期間也容易反復或加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強調護與預防,需要患兒家長積極配合。

預防感冒 我們在大量臨床病例的觀察中發現,大多數患兒往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慢性病灶,而病情又隨著這些慢性病變的輕重而變化,感冒會使病情反復或加重。因此,平時應積極加強鍛煉,預防感冒,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病。可以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治療原則,靈活應變。

飲食禁忌 古往今來,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飲食對疾病的影響。對於本病患兒,尤應注意以下幾點。1.不吃海鮮產品及腥發之物:如無鱗魚、海魚、海蝦等,以及羊肉、公雞肉、豬頭肉等肥甘厚味之品。2.不吃燒烤食品:如烤羊肉串、炸薯條等油炸油煎食品。3.不吃辛辣刺激之品:如生薑、生蔥、生蒜、辣椒等辛辣走竄之品。4.不喝刺激性飲料:如雪碧、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飲品。

減少不必要的精神負擔 症狀的反復和加重與社會環境因素有著很大的關係,如學習緊張、負擔過重,沉湎於電視和遊戲機、睡眠不足,過度勞累以及家長、學校老師管得太嚴,作業過多等都可能引起。因此,家長應督促患兒避免長時間看電視、打遊戲,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刺激,減少心理壓力。學校教師也要積極配合,儘量減少學業負擔,給予他們關心和愛護,不責怪體罰,多給啟發鼓勵和表揚,幫助其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而且感冒後易誘發抽動發生或症狀加重。所以,我們根據長期臨床經驗總結創制疏風宣肺、利咽通竅的調肺Ⅱ號(辛荑、蒼耳子、玄參、板藍根、山豆根)作為基礎方,並根據臨床症狀表現靈活加減運用。

抽動 根據抽動的部位不同選用不同的藥物。如用天麻、鉤藤疏肝熄風以治搖頭,清滋而不膩胃,寒涼而不傷正;葛根、木瓜、伸筋草、川牛膝舒筋活絡以治聳肩、肢體抽動;黃連、菊花、白附子清熱明目以治眨眼;白芍、炙甘草酸甘化陰以治腹部抽動、經常性腹痛。

喉鳴穢語 選用蟬衣、僵蠶、青果等清熱利咽,與板藍根、山豆根合用可控制異常發聲。若發聲明顯,不能自控,甚至影響說話、交流者,可選用錦燈籠、兒茶、牛蒡子以加強清熱利咽潤喉之功。

感覺統合失調 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學習成績時好時壞,記憶力不好,性急,可選用丹參、菖蒲、郁金、遠志等入心經藥物,清心經之痰熱,解心中鬱悶,開竅祛痰,寧心安神,以達到安神益智之功。

強迫症 表現為強迫思維、重複語言、重複動作等,以化心經之痰為主,可選用丹參、菖蒲、竹瀝水、膽南星、木瓜等清心化痰,化濕和中。

自閉、孤獨症 表現為不合群、膽怯、固執、社會能力交往差等,與肝失疏泄、肝膽功能失調有關,可選用丹參、菖蒲、郁金、遠志、天竺黃、膽南星、柴胡等清心化痰,疏肝解鬱之品治之。

焦慮、抑鬱症 與痰熱、痰濁有關,常選用珍珠母、靈磁石等,因藥性鹹寒入肝、心經,有平肝潛陽,鎮心安神之效;用浮小麥、炙甘草、大棗等以治髒躁,也可選用黃連溫膽湯、礞石滾痰丸等靈活運用。

總之,方藥的選取運用要靈活,要根據每位元患兒的不同情況,結合飲食、生活環境、生活習慣以及體質進行辨證論治。

預防調護

由於本病病情複雜多變,短期很難治癒,停藥後甚至在服藥期間也容易反復或加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強調護與預防,需要患兒家長積極配合。

預防感冒 我們在大量臨床病例的觀察中發現,大多數患兒往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慢性病灶,而病情又隨著這些慢性病變的輕重而變化,感冒會使病情反復或加重。因此,平時應積極加強鍛煉,預防感冒,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病。可以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治療原則,靈活應變。

飲食禁忌 古往今來,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飲食對疾病的影響。對於本病患兒,尤應注意以下幾點。1.不吃海鮮產品及腥發之物:如無鱗魚、海魚、海蝦等,以及羊肉、公雞肉、豬頭肉等肥甘厚味之品。2.不吃燒烤食品:如烤羊肉串、炸薯條等油炸油煎食品。3.不吃辛辣刺激之品:如生薑、生蔥、生蒜、辣椒等辛辣走竄之品。4.不喝刺激性飲料:如雪碧、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飲品。

減少不必要的精神負擔 症狀的反復和加重與社會環境因素有著很大的關係,如學習緊張、負擔過重,沉湎於電視和遊戲機、睡眠不足,過度勞累以及家長、學校老師管得太嚴,作業過多等都可能引起。因此,家長應督促患兒避免長時間看電視、打遊戲,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刺激,減少心理壓力。學校教師也要積極配合,儘量減少學業負擔,給予他們關心和愛護,不責怪體罰,多給啟發鼓勵和表揚,幫助其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