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曬太陽為何引發藥疹

原來服用某些藥物後, 藥物進入人體, 隨血液迴圈分佈到皮膚, 在光照的誘發下, 就會促使人體產生藥物過敏反應, 即光敏性藥物皮疹。

光敏性藥疹如何發生呢?

光敏性藥疹的發生與每個人的體質有關, 個體差異很大, 每個人出現的輕重不同。 有的患者在服用或注射過光敏感藥物後, 如果同時又有一定量的日光照射, 曬過的皮膚就會發紅發癢, 或出現小痘痘、小水泡等, 類似於光照後的皮膚反應。 嚴重者有時會出現全身症狀, 如發熱、頭昏、嗜睡、精神萎靡, 甚至過敏性休克等。 服用的藥物量越大, 在陽光下曝曬的時間越長,

過敏反應就越嚴重。

這種光敏性反應發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一部分患者在服藥後短暫接觸光線後就可能出現水皰, 或者即使口服一次藥物也可發生。 即便是多雲的天氣, 服用上述藥物也會使一些患者的皮膚產生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 但大多數人僅有輕微的皮膚不適感, 甚至不易察覺。

為什麼服用藥物曬太陽會引起過敏呢?

服用藥物後經日光照射發生藥疹, 一是由於光的毒性反應, 它是因內服或局部接觸光感藥物後, 身體吸收紫外線較多, 達到一定能量時, 產生對細胞的損傷;二是光的變態反應, 藥物在光的影響下轉變為抗原性物質, 引起變應性藥疹, 這種反應可由短暫的外出引發。

哪些藥物會引起光敏性反應

引起光敏性反應的藥物主要有十大類:

1.抗生素中的喹諾酮類:常用藥物有氟派酸、氧氟沙星等。

2.四環素類:常用藥物有米諾環素、美他環素等。

3.磺胺類:如磺胺嘧啶, 目前臨床上磺胺類藥的使用已大幅減少。

4.抗真菌藥:如臨床上很常用的酮康唑、異曲康唑等。

5.抗結核藥:如比嗪醯。

6.氨基糖苷類藥: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慶大黴素、氯黴素等。

7.非甾體類藥:如常用的止痛藥布洛芬、雙氯芬酸等。

8.心血管類藥:如前面提到的雙氫克尿塞、硝苯地平、胺碘酮等。

9.抗抑鬱類藥:如抗精神病藥奮乃靜等。

10.皮膚科外用藥:如氫醌霜等。 複方氫醌霜是皮膚科治療黃褐斑、雀斑、黑變病等常見色素性皮膚病的常用藥,

但醫生都會建議患者晚上塗抹, 白天不用。 因為氫醌就是一種光感性物質, 陽光會加重其對皮膚的刺激性, 引起過敏反應。 而且氫醌性質不穩定, 易氧化變色, 在光照及鹼性條件下尤甚, 因此須注意避光保存。

服用光敏性藥物後要怎麼做?

服藥半小時後再外出

含光敏性物質的藥物比較多, 一般患者很難記住這些藥物的名稱, 但患者只要在服藥後短時間內不接觸強光線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皮疹的發生。 因此建議患者, 最好在服藥後半小時內不要外出。 雨後天晴時, 紫外線照射強度很高, 如果患者服用光敏性藥物也應避免這種天氣時外出。

光敏性反應雖然在不同患者身上症狀輕重不同, 但多集中在皮膚嬌嫩者、小兒、老人、女性,

以及免疫缺陷病、紅斑狼瘡、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身上。 因此, 建議這些患者在使用光敏性藥物時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在家中應關上窗簾, 外出要特別注意皮膚防護, 可戴上寬簷帽或撐遮陽傘, 並塗上防曬霜。

99藥劑師溫馨提示一旦出現皮膚反應或皮膚損傷, 應立即停用具有光敏感作用的藥物, 並去皮膚科就診, 不要自作主張亂用藥, 以免延誤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