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籃球技術 訓練籃球球感和籃球防守的方法

籃球運動是流行於世界的球類運動, 在男生中較受歡迎。 想要很好的進行籃球訓練, 首先不是掌握它的投籃技巧, 而是掌握一定的球感並瞭解籃球的球性, 那麼這些籃球訓練方法都有哪些呢?今天就教大家13種訓練籃球球感和球性的方法, 以及籃球技術中的防守技術。

在籃球技術中, 籃球的球性和球感是運動者必須要掌握的一種感覺。 最簡單、快速有效的辦法就是多做一些與籃球接觸性的練習, 比如運球、投籃、拍球等。

13種訓練籃球球感和球性的方法

一、原地低手控球

雙腳與肩同寬前後站立,

雙膝微曲, 右手往下壓球。 球不能高於腰部, 眼睛不看球, 右手壓球而不是拍球。 目的是用手來感覺球, 增強球感。

二、手指交互傳球

雙手手指朝上, 以第一指掌交換快速推彈方式傳球。 頻率要快一點, 施力點在球體下半部。 目的是手指觸球與手腕敏捷性, 掌握投籃與傳球要領。

三、雙手交互用力傳球

掌心朝上持球, 經高舉後再用力往下傳給另一手。 由高舉往下時要用力有往下砸的感覺, 並保持能穩定持球。 目的是手接觸強力來球感覺, 掌握傳、接球要領。

四、持球環頸

持球於頸一側, 將球由頸後傳遞到另一手。 動作要快, 球不能掉落, 手掌心不能碰球。 目的是手腕伸出、手指彈動作, 掌握傳、接球要領。

五、持球環腰

持球於腰側, 將球由腰部後方傳遞到另一手。

動作要快不能看球, 球不能掉落, 掌心不能碰球。 目的是手腕伸出、手指彈動作, 掌握傳、接球要領。

六、持球環繞雙腳S型

持球於腳側, 將球由腳跨下做S型傳繞到另一腳。 動作要快, 不能看球, 球不能掉落, 手掌心、雙腳不能碰球。 目的是手腕伸出、手指彈動作, 掌握傳、接球要領。

七、貼地運球

球置於地面, 以手指快速將球拍起, 並持續快節奏運球。 拍球不能用掌心, 且不能高於5公分, 頻率要快, 球要離開地面, 不能看球。 目的是手指觸球與球體彈性的適應, 掌握掌握運求要領。

八、環繞雙腳運球

快速運球, 並快節奏持續環繞雙腳運球。 不能用掌心運球, 球體不能高於15公分, 不看球、頻率要快。 目的是手指觸球與球體彈性的適應,

掌握掌握運球要領。

九、單手左、右運球

右手掌心朝左, 將球運往左邊, 在球反彈瞬間右手馬上將球改變向右, 再快速向右運球。 雙腳平行彎曲, 籃球不能高於膝蓋, 不看球, 運球有力與速度。 目的是單手改變方向運球技巧, 掌握掌握運球要領。

十、單手前、後運球

掌心朝前, 將球運往前面, 在球反彈瞬間右手馬上改變向後, 再快速向後運球。 雙腳前弓後箭, 球不能高於膝蓋, 不看球, 運球有力與速度。 目的是單手改變方向運球技巧, 掌握掌握運球要領。

十一、原地換手運球

腳彎曲比肩略寬平行站立, 以手腕與手指之力做換手運球。 球不能高於膝蓋, 不看球, 運球有力與速度。 目的是改變方向運球技巧, 掌握掌握運球要領。

十二、背後換手運球

同換手運球要領, 但在身體後方運球。 球不能高於膝蓋, 不看球, 運球有力與速度。 目的是改變方向運球技巧, 掌握掌握運球要領。

十三、原地跨下運球

雙腳前弓後箭, 在跨下做換手運球。 球不能高於膝蓋, 眼睛不看球, 運球有力與速度。 目的是改變方向運球技巧, 掌握掌握運球要領。

防守技術

在大方面分為防守持球(運球)隊員和防守無球隊員兩種。 目前的防守技術增加了一定的攻擊性, 使防守的控制範圍擴大。 移動速度大大提高, 充分運用了手臂動作, 提高了搶斷和封蓋能力。 同時, 防守的協同意識和判斷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一)防守有球隊員

1、防持球隊員

主要指防守對方在前場持球而又未運過球的隊員。

防守時主要是干擾和封阻其投籃, 堵截對手突破自己的防守, 封鎖對手向自己的身後傳球, 同時還要根據進攻隊員的技術特點與球籃的距離、位置等, 運用各種步法搶佔有利位置, 控制對手的主攻目標。

(1)防投籃

防守時站在對手與球之間, 防守的距離要根據對手離籃的遠近而有所不同, 對手持球在週邊, 一般是以伸臂能觸及到球為宜, 多採用斜步防守, 前腳同側的手臂向斜上方伸出, 另一臂側伸, 以便向側移動, 阻止對手突破。

對手在籃下得球後, 一般要貼近對方, 微屈膝、兩臂微伸於肩上, 準備跳起封蓋。 要避免過早舉起雙臂, 以防對方轉身投籃或突破。

要求

防守投籃較准的對手時, 要分析其投籃的特點和習慣。 根據其準備姿勢和視線以及持球部位,判斷其是否投籃.當對手投籃時要上步封阻,破壞其投籃動作,干擾其出手方向。如果對手跳起投籃,要及時跳起進行封蓋。

(2)防突破

站在對手與球籃之間,但可以根據對手習慣突破方向和同伴協防的情況而有所側重。防守時一般採用平步。兩腳平行站立,兩臂側伸上下不停揮動。當對手突破時,要及時向其突破方向撤步,並迅速滑步堵截。

要求

防守突破能力較強的對手時,要根據其在場上的位置、中樞腳、假動作等採取對策。如對手中樞腳在前面時,可以適當逼近,用同側腳卡住其前腳,使其不能用交叉步突破,如用同側步突破時,也難以直向籃下。

如果對手習慣以右腳為中樞腳,經常從防守隊員左側突破時,可以採用平步或用左腳在前的斜步防守,重點堵其左側,迫使對手無法突破或只能向右側運球。

(3)防傳球

防守時不讓對手傳球是難以做到的,但重點要防其向籃下傳球。比賽中可以根據傳球隊員的視線、持球部位、分析其傳球方向和出球點。

防守週邊隊員時要積級揮動手臂採用掏、打等動作,使其無法及時將球傳出。同時,可以用突上急撒步法,破壞其傳球意圖,使其無法準確的做出決斷。

並要掌握“寧橫不豎”即寧願讓其橫傳球,不讓其傳球到內線,以及迫使對方長傳、高吊等原則。防守內線持球隊員傳球時,要做到“寧外不裡”,即對方得到球後,要迫使對方回傳給外線隊員,不讓其傳給其他內線隊員或向下空切的隊員。

要求

(1)要以防投和防突為主,並根據對手的特點有所側重。

(2)應綜合分析持球隊員的情況,判斷其真正意圖,不要被對方的假動作所迷惑。

(2)防守過程中始終要伺機搶、打對手的球,給持球隊員施加壓力。但一定要動作突然快速,注意保持身體平衡,避免犯規,並且手、腳和身體要善於做補償動作。

2、防運球隊員

防運球要選擇“球——我——籃”的位置。全場一對一防守時,要保持一定距離,半場防守時可以靠近,有時甚至採用“貼身防守法”,迫使其向兩側運球。

一般情況下,防守者要使對手的球處於自己兩腳之間,軀幹對著球,身體重心下降,可以兩臂側伸,也可以一臂前伸干擾,不讓其任意改變方向,一臂側伸阻截。

要求

(1)全場防守時要掌握堵中逼邊的原則,控制其運球路線,儘量誘使對手向夾擊區運球。

(2)對方運球快速超越時,要全力追堵,降低對手運球速度,以便與同伴交換防守。

(3)重心要始終保持在兩腿之間,不要盲目打球,打球時要看準時機,在移動中用手臂側擊,打球動作要和及時保持原防守姿勢有機的結合。

(二)防守無球隊員

比賽中,防守隊員絕大部分時間是防守無球隊員。防守的主要任務是不讓對方空切到籃下和在有威脅的區域接球,同時協助同伴進行防守。

1、強側防守

防守離球較近的對手時,要靠近對方,選擇略偏向有球一邊的位置。防守的姿勢是面向對手,側對持球隊員,靠近球一側的手和腳在前,封鎖了對方的接球路線。重點是不讓對手順到的接球,迫使對方持球隊員越區傳球。

2、弱側防守

防守離球較遠的對手時,距離對手要遠一些,防守時偏向有球一側的角度要大,既能控制對手,又能回縮籃下進行協同防守,先控制籃下腹地。防守的姿勢是側對無球隊員,兩腳平行站立,重心下降,兩臂自然屈於體前,隨時準備出擊搶斷與阻截。

3、防空切

防守對方空切時首先要堵卡。不讓對手順利切入。對手向籃下切入時要用手臂和身體合理擠壓對手。逼使其反復擺脫和繞道變向。並且要用手臂在其體前或體側揮動,干擾其接球,使切入隊員不能及時得到球和使傳球隊員猶豫而不敢冒然傳球。

防守時要根據防守隊員切入路線和球的關係選擇防守位置。如對手空切時遠離球,可以堵其前。如果對手離球近可以堵其側後,但都要封鎖住通向籃下的去路。防守對方溜底時,可以在對手進入籃板下區域時,轉身面向對手,在一刹那間不看球的活動。

要求

(1)要“以人為主,人球兼顧”,在位置選擇上和注意力分配上,應首先看住自己的對手,然後兼顧球的活動和幫助同伴協防。

(2)要根根對手的特點、離籃遠近和離球遠近選擇防守位置,做到內緊外松,近球緊遠球松,鬆緊結合。

(3)在對手由持球變為無球時,頭部不要隨球轉動,應要及時調正防守位置與防守姿勢,以防對手空切。

(4)要隨時做好補漏等協防準備.必要時可大膽放棄自己對手協助同伴防守對方最有威脅的隊員。

結語:看到這裡,小編希望大家通過上文的閱讀可以對籃球球感和球性的訓練有一些新的認識,同時對於籃球的防守技術能夠多一些瞭解,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夠認識到籃球技術掌握的重要性,並從此培養起堅持運動的習慣。

根據其準備姿勢和視線以及持球部位,判斷其是否投籃.當對手投籃時要上步封阻,破壞其投籃動作,干擾其出手方向。如果對手跳起投籃,要及時跳起進行封蓋。

(2)防突破

站在對手與球籃之間,但可以根據對手習慣突破方向和同伴協防的情況而有所側重。防守時一般採用平步。兩腳平行站立,兩臂側伸上下不停揮動。當對手突破時,要及時向其突破方向撤步,並迅速滑步堵截。

要求

防守突破能力較強的對手時,要根據其在場上的位置、中樞腳、假動作等採取對策。如對手中樞腳在前面時,可以適當逼近,用同側腳卡住其前腳,使其不能用交叉步突破,如用同側步突破時,也難以直向籃下。

如果對手習慣以右腳為中樞腳,經常從防守隊員左側突破時,可以採用平步或用左腳在前的斜步防守,重點堵其左側,迫使對手無法突破或只能向右側運球。

(3)防傳球

防守時不讓對手傳球是難以做到的,但重點要防其向籃下傳球。比賽中可以根據傳球隊員的視線、持球部位、分析其傳球方向和出球點。

防守週邊隊員時要積級揮動手臂採用掏、打等動作,使其無法及時將球傳出。同時,可以用突上急撒步法,破壞其傳球意圖,使其無法準確的做出決斷。

並要掌握“寧橫不豎”即寧願讓其橫傳球,不讓其傳球到內線,以及迫使對方長傳、高吊等原則。防守內線持球隊員傳球時,要做到“寧外不裡”,即對方得到球後,要迫使對方回傳給外線隊員,不讓其傳給其他內線隊員或向下空切的隊員。

要求

(1)要以防投和防突為主,並根據對手的特點有所側重。

(2)應綜合分析持球隊員的情況,判斷其真正意圖,不要被對方的假動作所迷惑。

(2)防守過程中始終要伺機搶、打對手的球,給持球隊員施加壓力。但一定要動作突然快速,注意保持身體平衡,避免犯規,並且手、腳和身體要善於做補償動作。

2、防運球隊員

防運球要選擇“球——我——籃”的位置。全場一對一防守時,要保持一定距離,半場防守時可以靠近,有時甚至採用“貼身防守法”,迫使其向兩側運球。

一般情況下,防守者要使對手的球處於自己兩腳之間,軀幹對著球,身體重心下降,可以兩臂側伸,也可以一臂前伸干擾,不讓其任意改變方向,一臂側伸阻截。

要求

(1)全場防守時要掌握堵中逼邊的原則,控制其運球路線,儘量誘使對手向夾擊區運球。

(2)對方運球快速超越時,要全力追堵,降低對手運球速度,以便與同伴交換防守。

(3)重心要始終保持在兩腿之間,不要盲目打球,打球時要看準時機,在移動中用手臂側擊,打球動作要和及時保持原防守姿勢有機的結合。

(二)防守無球隊員

比賽中,防守隊員絕大部分時間是防守無球隊員。防守的主要任務是不讓對方空切到籃下和在有威脅的區域接球,同時協助同伴進行防守。

1、強側防守

防守離球較近的對手時,要靠近對方,選擇略偏向有球一邊的位置。防守的姿勢是面向對手,側對持球隊員,靠近球一側的手和腳在前,封鎖了對方的接球路線。重點是不讓對手順到的接球,迫使對方持球隊員越區傳球。

2、弱側防守

防守離球較遠的對手時,距離對手要遠一些,防守時偏向有球一側的角度要大,既能控制對手,又能回縮籃下進行協同防守,先控制籃下腹地。防守的姿勢是側對無球隊員,兩腳平行站立,重心下降,兩臂自然屈於體前,隨時準備出擊搶斷與阻截。

3、防空切

防守對方空切時首先要堵卡。不讓對手順利切入。對手向籃下切入時要用手臂和身體合理擠壓對手。逼使其反復擺脫和繞道變向。並且要用手臂在其體前或體側揮動,干擾其接球,使切入隊員不能及時得到球和使傳球隊員猶豫而不敢冒然傳球。

防守時要根據防守隊員切入路線和球的關係選擇防守位置。如對手空切時遠離球,可以堵其前。如果對手離球近可以堵其側後,但都要封鎖住通向籃下的去路。防守對方溜底時,可以在對手進入籃板下區域時,轉身面向對手,在一刹那間不看球的活動。

要求

(1)要“以人為主,人球兼顧”,在位置選擇上和注意力分配上,應首先看住自己的對手,然後兼顧球的活動和幫助同伴協防。

(2)要根根對手的特點、離籃遠近和離球遠近選擇防守位置,做到內緊外松,近球緊遠球松,鬆緊結合。

(3)在對手由持球變為無球時,頭部不要隨球轉動,應要及時調正防守位置與防守姿勢,以防對手空切。

(4)要隨時做好補漏等協防準備.必要時可大膽放棄自己對手協助同伴防守對方最有威脅的隊員。

結語:看到這裡,小編希望大家通過上文的閱讀可以對籃球球感和球性的訓練有一些新的認識,同時對於籃球的防守技術能夠多一些瞭解,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夠認識到籃球技術掌握的重要性,並從此培養起堅持運動的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