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善用“調和”求佳效

調和法是《傷寒論》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是指通過調和手段達到化解、祛除病邪的目的。 凡六經病症因陰陽不調出現營衛不和、肝脾不調、氣血不暢、上熱下寒等臨床表現時, 應用調和法治療往往隨手取效。

調和營衛

《傷寒論》原文第12、13條曰:“太陽中風, 陽浮而陰弱, 陽浮者, 熱自發, 陰弱者, 汗自出。 嗇嗇惡寒, 淅淅惡風, 翕翕發熱, 鼻嗚幹嘔者, 桂枝湯主之”。 “太陽病, 頭痛, 發熱, 汗出, 惡風, 桂枝湯主之”。 第53、54條曰:“病常自汗出者, 此為榮氣和, 榮氣和者外不諧, 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 以榮行脈中, 衛行脈外, 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

宜桂枝湯”。

太陽為六經之藩籬, 主一身之表, 統周身之營衛, 衛外而禦邪, 當人體正氣相對不足, 太陽衛外禦邪功能減退, 邪氣侵犯時則營衛功能失調, 發為太陽經病。

桂枝湯為《傷寒論》首方, 取桂枝之辛溫, 解肌祛風, 白芍之酸寒, 斂陰和營, 一發一收, 相反相成;配生薑辛溫之發散, 合大棗甘溫之補益、甘平之調和培中。 雖5味成方, 然內外相濟、開斂有度。

和解少陽

《傷寒論》第96條曰:“傷寒五六日, 中風, 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 嘿嘿不欲飲食, 心煩喜嘔, 或胸中煩而不嘔, 或渴, 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鞭, 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或不渴, 身有微熱或欬者, 小柴胡湯主之”。

少陽為樞, 位居太陽、陽明之間, 故謂之半表半裡。 若邪犯少陽樞機不利而致諸症,

治當小柴胡湯以和解。 正如成無己所說:“傷寒邪在表者, 必漬形以為汗, 邪在裡者, 必蕩滌以為利, 其不內不外, 半表半裡, 既非發熱之所宜, 又非吐下之所對, 是當和解則可矣。 ”

小柴胡湯為邪犯少陽之代表方, 又叫三禁湯。 當邪由表進入少陽, 不全在表, 又不全在裡, 邪處於半表半裡時, 禁汗、禁吐、禁下, 只宜和解。

方中柴胡氣質輕清, 升達疏透能疏解少陽之鬱滯, 使少陽邪熱外解;黃芩苦寒味重, 清瀉邪火, 使少陽邪得內消, 能清胸腹蘊熱以除煩滿, 二者相配, 外透內瀉, 故可解半表半裡之邪, 為方中之主藥。 半夏、生薑調理胃氣, 降逆止嘔;人參、炙甘草、大棗益氣和中扶正氣。 本方寒溫並用, 攻補兼施, 升降協調, 內外並舉, 具有疏利三焦、宣通內外、調達上下、和暢氣機的作用。

臨床凡見少陽樞機不利之病證皆可用該方加減治療。

調和胃腸

《傷寒論》第155條、149條、157條、158條曰:“心下痞, 而複惡寒汗出者, 附子瀉心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 嘔而發熱者, 若心下滿而鞭痛者, 此為結胸也, 大陷胸湯主之。 但滿而不痛者, 此為痞, 柴胡不中與之, 宜半夏瀉心湯。 ”“傷寒汗出解之後, 胃中不和, 心下痞鞭, 幹噫食臭, 脅下有水氣, 腹中雷鳴, 下利者, 生薑瀉心湯主之”。 “傷寒中風, 醫反下之, 其人下利日數十行, 各不化, 腹中雷鳴, 心下痞鞭而滿, 幹嘔心煩不得安, 但以胃中虛, 客氣上逆, 故使鞭也, 甘草瀉心湯主之”。

瀉心湯(辛開苦降)的立法依據是寒熱(濕熱)互結, 此時之寒、濕非溫不散, 熱非寒難清, 單用辛溫散寒之法則邪熱更甚,

單用苦寒泄熱之法則脾陽更傷, 惟有辛開與苦降有機結合, 寒熱(濕熱)自平。

本法適用于正氣輕微受損, 脾胃氣機升降紊亂所致的寒熱錯雜、虛實夾雜、升降失司的寒熱互結, 阻塞於中焦之痞證。 代表方為半夏瀉心湯。

方中黃連苦降、乾薑辛散, 兩者配伍為典型的辛開苦降配伍法, 降火散寒, 調整氣機升降, 為治療寒熱夾雜的主藥;半夏辛溫、黃芩苦寒, 二藥配伍, 亦屬寒溫並用, 輔助黃連、乾薑, 以上4味為祛邪而設;人參、甘草、大棗益氣和中, 為扶正而設。 諸藥配伍, 寒熱並用, 辛開苦降, 補瀉兼施, 使邪去正複, 脾胃升降之機恢復而心下痞滿自除。

另外方後所注:“去渣再煎”, 意在使藥性純和, 並停留胃中, 利於和解。 若胃虛食滯,

兼有水飲內停, 則減乾薑之量, 加大生薑用量, 以溫胃散水, 即生薑瀉心湯。 後世師其法, 凡脾胃虛弱、客邪乘虛而入, 寒熱錯雜、升降失調之痞、嘔、利諸證, 皆仿此化裁治之, 每獲良效, 足見仲景遣藥配方之妙。

調和肝脾

《傷寒論》第318條雲:“少陰病, 四逆, 其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本病之四逆為肝脾不和, 陽鬱不伸, 氣滯不暢所致。 正如《醫宗金鑒》雲:“凡少陰四逆, 雖屬陰盛不能外溫, 然亦有陽為陰鬱, 不得宣達, 而令四肢逆冷者, 今但四逆而無諸寒熱證, 是既無可溫之寒, 又無可下之熱, 惟宜疏暢其陽, 故用四逆散主之”。

方中柴胡輕清升散以疏肝理氣, 使肝氣條達則氣機宣暢;枳實行氣散結, 與柴胡升降相用, 共奏氣機樞轉之用;配芍藥、甘草和營緩急,取其酸斂以制柴枳,又有酸甘化陰而寓滋水涵木之用。諸藥成方,肝氣條達,郁陽得伸,肝脾調和則肢厥自愈。

共奏氣機樞轉之用;配芍藥、甘草和營緩急,取其酸斂以制柴枳,又有酸甘化陰而寓滋水涵木之用。諸藥成方,肝氣條達,郁陽得伸,肝脾調和則肢厥自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