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心氣虛的方藥
1、宅中東加減:炙黃芪15克、炙黨參12克、朱茯神10克、遠志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丹參6克、柏子仁10克、酸棗仁10克、炙甘草6克。 本方適用於心氣虛, 無寒、熱象症狀者。
2、養心東加減:炙黨參12克、炙黃芪10克、柏子仁10克、酸棗仁10克、朱茯神10克、當歸10克、白芍10 克、百合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本方適用於心氣虛偏陽虛症狀者。
3、炙甘草東加減:炙甘草12克、炙黨參10克、生地黃15克、阿膠珠10克、朱麥冬10克、大麻仁10克、百合10克、廣木香6克、生薑6克、大棗5枚。 本方適用於心氣虛偏陰虛而兼見脈結代, 或促者。
心氣虛可以按摩神闕穴
神闕穴(肚臍)是保健養生的要穴之一。
心氣虛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按摩神闕穴來達到調理氣虛的目的, 此外氣虛質者經常艾灸神闕穴可補養氣血、舒經活絡, 能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 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艾灸神闕穴的具體方法是:採取仰臥的姿勢, 彎曲雙膝, 把艾條的一端點燃, 放在距離肚濟釐米處懸灸, 持續灸20〜30分鐘即可。 同時也可以手持艾條沿著肚擠轉圈。 艾灸時要集中注意力, 保持艾火和皮膚的距離, 以免灼傷皮膚。
在醫典古籍《類經圖翼》裡,
文中小編為大家介紹了治療心氣虛的方藥以及穴位按摩, 此外, 心氣虛的朋友也可以多吃一些補氣食物來達到輔助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