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糖尿病和骨質疏鬆一直困擾著老年人, 然後這兩種疾病治療起來相對複雜, 且很難根治, 如何防治, 糖尿病吃什麼好也就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
在臨床上, 骨質疏鬆和糖尿病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1型糖尿病的患者一般體型比較瘦, 身體脂肪含量少, 而脂肪組織可以分泌產生雌激素和雄激素, 脂肪含量低, 性激素產生就會減少, 使骨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另外, 胰島素對骨的生長發育也起著重要作用, 1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身體胰島素水準絕對缺乏, 從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加之由於高血糖產生的利尿作用,
2型糖尿病和骨質疏鬆間的關係比較複雜。 發病早期, 由於患者多數比較胖, 而身體中的胰島素水準比較高, 所以在疾病初始, 骨密度和正常人比起來並無差距。 但到了後期, 病人往往出現很多併發症, 如胃腸道病變會影響病人進食, 胃腸對鈣的吸收減少;
腎臟病變可使人體中一種很重要的激素——1, 25(OH)2D3的合成受到影響, 而這種激素正是調節鈣吸收的重要激素, 如果合成不佳, 人體內就會缺鈣;另外, 高糖利尿的結果會造成鈣從尿中丟失。 在疾病後期胰腺功能衰竭, 患者胰島素水準降低, 也會造成骨質疏鬆的發生。
1.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
骨質疏鬆的最大危害就是容易發生骨折,
糖尿病患者骨折後需要臥床, 從而易出現血栓、感染及心腦血管病等併發症, 導致再次骨折的風險更大。 如果糖尿病患者發生骨折接受手術治療後傷口不愈, 則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所以糖尿病患者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後的危害性比無糖尿病者更顯著。
由於糖尿病患者骨質疏鬆的風險增加,
其次, 控制血糖, 減少血管併發症, 早期使用胰島素, 對於預防骨質疏鬆頗有益處;再次, 糖尿病患者應當補充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 日常多進食富含鈣的食品, 以彌補鈣的過量流失, 這樣不僅有利於鈣代謝, 還能減少跌倒的幾率, 是預防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重要措施。
總結:糖尿病和骨質疏鬆之間的關係很微妙, 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骨質疏鬆要從生活習慣上入手, 改掉以往的惡習為第一步, 加強自身的運動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