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警惕寶寶嗜睡當心腦膜炎, 細菌性腦膜炎是病死率和後遺症發生率高。 在充分考慮病原學特點和抗菌藥物、藥理特性的基礎上進行及時、有效的抗菌治療, 是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和減少後遺症的保證。
細菌性腦膜炎在嬰幼兒中發病率較高, 而且危險性強, 如果新生兒光睡不吃奶, 不愛動不哭鬧, 家長應警惕腦膜炎“潛伏”體內。
細菌性腦膜炎是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中常見的一類疾病, 是由於細菌通過各種途徑進入腦內, 引起的急性炎症。 炎症發生部位一般在腦和脊髓軟腦膜、蛛網膜及腦脊液。
細菌性腦膜炎患兒可能在出生後兩三天就發病, 而且容易和敗血症一起發作。 但是不發燒, 白細胞也沒有增多, 因此會給早期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 有的孩子在出生後2~4周才發病,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光睡不吃奶, 不吃不動不哭鬧, 那麼就要警惕是否患上腦膜炎。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 發熱、嘔吐、易激動、抽搐發作、尖聲哭鬧等都屬於常見的腦膜炎症狀。
由於急性細菌性腦膜炎, 尤其是腦膜炎雙球菌性腦膜炎, 可以在數小時內引起生命死亡, 必須及早做出正確診斷並進行緊急治療。 因此, 當懷疑到細菌性腦膜炎時, 應立即給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