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四注意”預防幼兒遠離早春咳嗽

根據不同症狀, 護理方法不同 陳曉主任說, 早春是感冒的高發期。 一般感冒引起的咳嗽1~2周就會自愈, 父母們只要密切觀察寶寶狀態, 不用太擔心。 但有時候寶寶會咳上3~4周甚至更久, 總也不見好, 這就是慢性咳嗽了。 引起寶寶咳嗽的原因通常有支氣管炎、肺炎、哮喘、胃食管反流、氣道異物、百日咳等。 除了及時帶寶寶去醫院看醫生之外, 父母們也要瞭解, 當寶寶患上不同的疾病時, 要有不同的護理方法。

支氣管炎: 寶寶肺部的支氣管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 當支氣管被黏液充滿時, 寶寶的呼吸就會變得越來越不順暢,

黏液也會刺激寶寶不停地咳嗽, 想把黏液咳出來。 症狀:寶寶感冒後出現邊喘邊咳嗽, 咳嗽的聲聽起來有些刺耳, 而且他的呼吸速度很快, 情緒很焦躁。 護理要點:多休息, 多喝水, 咳嗽厲害時可以洗個熱水澡。 大部分得了支氣管炎的寶寶需要藥物治療, 比如抗生素、化痰藥, 但要由醫生決定。 回到家後, 多讓寶寶休息, 多給寶寶喝水。 保持上身直立, 會讓寶寶感覺呼吸通暢一些。 寶寶咳嗽厲害時, 可以給寶寶洗個熱水澡, 多吸入水蒸氣可以緩解咳嗽。 有些病情嚴重的寶寶可能需要在醫院注射點滴或住院治療。 一旦支氣管內的黏液消失, 寶寶就不會再咳嗽了。

肺炎: 當病毒或細菌進入寶寶肺部後, 會化成黏液充滿肺泡,

寶寶要想方設法把這些液體從肺里弄出去, 所以肺炎引發的咳嗽很難聽, 甚至有些恐怖, 有點像被花生卡住了。 症狀:咳嗽, 總能咳出痰來, 另外可伴有高燒, 呼吸加快, 平均每分鐘可達60次以上。 護理要點:每天測量體溫, 觀察寶寶指甲和嘴唇。 如果是細菌性肺炎, 按照醫生指導給寶寶用藥。 平時多讓寶寶喝水, 每天早晚給寶寶測量體溫, 體溫過高時, 要按照醫生指示給寶寶吃退燒藥。 如果高燒持續三天, 最好帶他去醫院檢查。 每天還要注意寶寶指甲和嘴唇的顏色, 正常情況下是粉紅色, 如果出現藍色或灰色, 要去醫院檢查。 有些寶寶會感到胸痛, 可以把溫熱的毛巾放在寶寶胸部, 緩解疼痛。

咳嗽變異性哮喘: 慢性哮喘的寶寶氣道處於高反應狀態,

有時會產生黏液, 黏液又刺激氣管, 產生癢癢的感覺, 寶寶就會不由自主地想把黏液咳出來。 還有一些外部因素會讓哮喘的寶寶咳嗽得更厲害, 比如過敏、感冒、冷空氣等。 症狀:持續的夜間乾咳。 在運動後, 寶寶的咳嗽會變得更嚴重。 如果是比較小或比較瘦的寶寶, 當他吸氣時, 能看到胸部有明顯的凹陷。 護理要點:平時要認真打掃房間, 經常曬被子, 曬完的被子要輕輕敲打。 如果懷疑寶寶是哮喘, 要帶他到醫院檢查。 通常醫生會詢問寶寶是否有過敏史、家族裡是否有哮喘病史, 以確定寶寶是哪一種哮喘。 平時要認真打掃房間, 經常曬被子, 因為塵埃、蟎蟲也會成為導致過敏性哮喘咳嗽的原因。
有時, 花粉也會成為哮喘性咳嗽的誘因, 所以曬完的被子要輕輕敲打。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3歲以下的寶寶食道和胃部之間的肌肉群發育不完全, 胃食道反流物(酸性)引起喉、氣管後壁酸性炎症形成反射性支氣管痙攣性咳嗽。 症狀:分為功能性胃食管反流和病理性胃食管反流。 功能性胃食管反流常見於6月齡以下嬰兒, 表現溢乳為主, 多發生在餐後, 睡眠時較少發生, 生長發育不受影響, 隨年齡增長症狀減輕, 通常不需治療。 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表現反流頻發, 且持續時間長, 多發生於臥位、睡眠及空腹時。 寶寶進食之後出現氣喘及持續的沙啞咳嗽。 寶寶在吞咽食物的時候有灼熱感, 或是出現嘔吐症狀。 1歲以內的小寶寶有可能變得煩躁或出現腹絞痛,

大點兒的寶寶則會出現氣喘、挑食等反應。 護理要點:胃食管反流性引起的咳嗽多出現在進食後, 媽媽應特別注意調節好寶寶的體位, 將床頭抬高15-30度, 嬰兒採用仰臥位, 年長兒左側臥位。 適當增加飲食的稠厚度, 少量多餐, 睡前避免進食。 低脂、低糖飲食, 避免過飽。 肥胖患兒應控制體重。 如果孩子呼嚕呼嚕地咳嗽持續2周不見好轉, 尤其是日輕夜重或晨起後出現陣發性咳嗽伴嘔吐, 父母應該帶他去看醫生, 及時完成有關的輔助檢查, 儘快明確診斷。 醫生一般會建議讓孩子在吃飯30分鐘內保持直立姿勢, 睡覺的時候頭部稍微墊高一些, 使用促胃腸動力劑與抑酸劑控制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